如何才能作出好文章

大凡这天下的事,往往是既有术又有道。道为本源,术为手段。因此,要想办好一件事没有道不行,没有术亦不行。唯有术、道结合方能成功。写文章也是一样,要想写出好文章,也需要将它的术和道相结合才行。

"大凡这天下的事,往往是既有术又有道"(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什么是文章的道?什么又是文章的术呢?

在我看来文章的道是文章的灵魂所在,主要来源于文章作者自身在写这篇文章时注入的感情和思考,表现在文章本身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经常会被告知,要作出好文章的首先需要立意高远。这句话对不对呢?有待商榷。朱自清的《背影》立意并不算得上高远,写的对象是满大街随处可见的发福后大肚子的中年男人。可是那个男人是他的父亲,这个父亲要给自己离别的孩子买橘子。朱自清写下了父亲给自己买橘子的过程,可是就是这么一件很小的事,朱自清注入了自己的感情,写的非常的真实形象。所以不论你什么时候想起书中的情节,你的脑海里都会呈现出一个胖胖的大肚子的中年人努力想要攀上月台,给自己儿子买橘子的背影。

"《背影》中父亲努力的想要攀上月台"(图片来自网络)


因此,一篇文章要想写的好,写的有感染力,首先一定要有真实感。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真实感呢?我觉得文章的作者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比如你想要写出一篇好的游记,那流水帐的记录下自己的行程是不够的,这充其量算的上是攻略。你首先要知道自己去那个地方是为了干啥。是为了和自己平时书中所学相印证?还是因为胸中有疑问,必须得到实地一探究竟?再或者是因为喜欢一首诗、一阕词、一篇文章或者是一个人,使得你就是单纯的想去看看,不需要什么多余的理由。你只有带着这样的情怀出发,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有人愿意去看。不然就如今这个时代而言,出门只要不去景点,各个城市其实都差不多,也就是饮食习惯和发展的繁华程度不同。就景点而言,往往也都是人工加以修缮,大多也是千篇一律,韵味难存,早就与几百年前的古人所见相去甚远。

"首先要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图片来自网络)


就我个人的自身经历而言,我因为想知道环滁的西南诸峰究竟有多美,不得不前往滁州;因为好奇于《白蛇传》的传说,我到了西湖断桥之畔;因为有感于《桃花扇》中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故事,不得不去秦淮河畔;因为想要探访千古文人的江南情怀,于是选择到乌镇一探究竟;因为喜欢“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仓央嘉措,于是孤身入藏……总之,我每去一地通常都是带着问题和情怀出发,往往收获颇多。而要想具备一定的文人情怀,就需要你多读书,多和古人对话交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但也不全是靠读书,比如我还很想去云南和蒙古走一走,原因很简单,我喜欢电影《五朵金花》,所以我想去云南看看电影里苍山、洱海的美景;我喜欢乐曲《敖包相会》,所以我想去蒙古的巴彦呼硕敖包山去看看那个天下第一敖包长啥样。因此,出发的原因可以多种多样的,但情怀一定是关键的纯粹的。

其次是要有一定的人生经历,都说“文章憎命达”。虽然我们不希望每个人都去遭受苦难,遭受痛苦和打击但是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必须要有一定的人生经历才行。都说好的文学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才是文学成长的沃土,没有生活这片沃土提供营养,怎么能滋养出优秀的作品呢?要知道路遥为了写《平凡的世界》亲自到矿上和矿工们同吃同住,朝夕相处;曹雪芹亲身经历了自己家族的衰亡才写出了贯绝古今的《红楼梦》。而现在的高中生,每天过着教室—食堂—宿舍这样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想要他们写出好的文章,也算是难为他们了。

"要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就是得多思考,其实这个应该和上面的两项结合起来说。因为光经历不行,经历顶多是给你提供素材还得需要思考来将它们提炼打磨出来。人很聪明也很懒,聪明在于人只要在一件事上吃了亏,他就会去考虑如何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再吃这个亏。人很懒在于很多人只要自己没吃这个亏,他是绝不会愿意花点时间去看看别人吃的什么亏,自己能不能吸取一点教训。这也侧面说明了光靠读书也不行。你读到的,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人生经历,别人的思想。这个时候的人就会很懒,懒得去思考别人的经历和想法,最终的结果就是知道反正有这么回事。这样怎么能推陈出新,做出佳作呢?非得是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去想、去思考。这个时候读的书开始有用了,开始真正体会到前人作品的妙处,体会到作者人格的伟大。原来还真有那么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原来是他们撑起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这个时候,才算上真正消化了那些书,才能作出好的作品。这个时候的作出的作品是有灵魂的,是真实的,因为里面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融入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得多思考"(图片来自作者)


因此,要想作出好文章,一定要给自己的文章注入灵魂,有真实感。

在文章有了灵魂之后,我们就需要考虑如何给文章塑造外在的“身体”。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文章的“术”,即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现形式。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同一个人,邋里邋遢和梳妆打扮给人的印象会完全不同。同样一篇文章想要作的好也需要“梳妆打扮”。这就需要你有很好的写作技巧,很深厚的语言功底。同样的体会,同样的感慨,有的人只会徒自叫唤,“呀,时间过得真快”,稍有功底的人会说“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可是张爱玲却说“时间太瘦,指缝太宽,不经意的一瞥,就已隔经年”。同样的情怀,同样的感慨,孰高孰低我想大家一目了然。只是不知平日里注意形象的我们,怎么到了写文章这块就忘了“梳妆打扮”了呢?

"得梳妆打扮"(图片来自网络)


就现在而言确实有很多人过于急功近利,各种“几十天帮你搞定一样东西”的广告,不敢说铺天盖地,但绝对可以说是不绝于耳。我就曾经听过“六十天帮你搞定写作”的广告,我自然是绝不相信的。只是误导了很多家长,可怜了那群孩子。毕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把文章写的好点,考试的时候分数能高点。只是本意虽好,本末倒置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想要写出好文章绝对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要知道就是被称为“诗圣”的杜甫,在面对写作的时候,也不得不发出“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感慨。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图片来自网络)

注:本文皆系原创抄袭必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928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192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46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86评论 1 28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295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7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3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86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10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06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75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55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393评论 3 32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7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3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63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