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去参加了卢思浩的读者见面会。前两天从在福州的闺蜜口中听到这个名字,觉得有点耳熟,思绪蔓延过后想到很像是一个作家。
不得不说,他的书我还没看过。《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是我听过他的作品中最频繁的了,但…还是没看过。
然而最早,我询问一个读初二的女生,喜欢谁的书,平常喜欢看什么书,然后听到了卢思浩。
于是排了20分钟的队领票,票没有很多,但还是可以拿的到,还再加上一点点的幸运,轮到我们的时候还剩下5张。
去见面会的路上,想着我没去百科搜过他,没在公众号上找过他的文章,没看过他的正脸照片。但也没关系,这是一次分享,谁说一定要熟悉才能相见呢?
朋友说,有人在他的微博下评论留言还有几个小时就能见到他,倒计时等等,我说,我不喜欢这种粉丝效应欸。
粉丝的习惯性疯狂反而拉远了距离,关系也转换为一定程度上的不平等,就像偶像一直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这种太过明显的期待和刻意追随,容易让自己的情绪受到不可控因素的牵引,影响理智。
所以啊,因为是名人,身上必然有光环,也有独特之处,所以我期待;因为是普通人,一样受过伤,一样喜怒悲欢,所以我等待。
白衬衫,洁白的鞋子。带着黑色眼镜,文质彬彬的气息。还有黑色的手表。语气诙谐,大方自然,熟练地在台上与我们对话。
他说他读书时候的故事,因为大舌头被嘲笑;他提及父母,父母的地位在第一位,父母也支持他做他想做的事;他讲到好朋友,在最失意的时候告诉他,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他说任何事情都有代价。自由的代价,是孤独。梦想的代价,是时间。
岁数差的不多,但在一开始的自我介绍中,得知他已经读完了博士。
语言流畅,声音中带着直爽的语调,毫不避讳的用词。他一直说他身高198,腿长。
从容得就像熟悉的同学在聊天,毕业的学长在分享。
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富有才华的少年,侃侃而谈中透露出训练有素的口才和演讲技能,幽默风趣不失礼仪。
时间把握的刚刚好,没有任何不连贯的衔接。
我的情绪自始至终都很平静,以至于朋友以为我并不是很喜欢这样的讲座。
听到幽默的表达会笑,听到命题会思考。听到不同的人生会体会。我想这是最重要的情绪和态度,也是作为作家接受到的最大的尊重。
其他的对于名人效应的追从以及制造的激动情绪,都无关紧要。
亦或许我之前不认识他,也没有喜欢他。所以才能这么冷静淡定,少了一些外在的影响。
但从卢思浩成为卢老师,我想引以为豪的并不是相貌,而是不断输出的价值观以及可供仰望的才华。
所以我所认真的,我关注的,只是他所说的话,他表达的状态,他写的书和文章。这些就够了。
我们之间有那么一点细微的又显眼的差距和鸿沟。
细微在于时代的统一,接收外界信息的相近,所以可以亲切自然。
显眼在于遥隔万里的不只是距离,还有阅历才华的远难及,我们的松懈他的努力。
仅有35分钟的讲话,20分钟的问答。问答中他说,不要称作粉丝,而是读者。读者与作者的关系,单纯地因为共同看过一本书,体会过一句话。由此存在的一点相同与相通。
后面的签售环节,没有书的我,当然没有去啦。
写完这篇,开始看《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他说父母看完,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浩浩啊,你老实说,爸妈是不是对你不够好?
他解释,颠沛流离是一种状态,在这世上没有几个人会去了解你,也没有几个人愿意理解你。了解是理解的前提。
大家都在忙,在自己的世界颠沛流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