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管校聘已差不多尘埃落定,快该开学了,很多老师都说自己患上了“开学恐惧症”,尤其是寄宿制初中和高中,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想起接手一个新班,从早六点到晚九点,不停地忙碌,要把几十个独具个性的青春期孩子,聚拢到一个班级里,让他们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非常有挑战性。
任务重只是一方面,很多老师对开学恐惧,主要在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过于僵化。
一些朋友曾谈起,那种精神上的闭塞、压抑、桎梏,往往令人意志消沉,提不起一点劲头。
现在的教育,普遍对教师管理太过,限制太多,像管学生一样管老师成为常态。
教师朋友们,想想你平时在学校里的情形,是不是这样?
学校越来越像个现代化工厂,处处要求教师整齐划一。不仅要穿统一的工装,就连教学上也要求高度一致。
很多学校要用同一个教学模式,每周甚至每天都要说课,对课程进度、课程计划、教学内容及环节设计、教学方法,规定得越来越细致;甚至连教师每节课讲多少时间、练多少时间都要管。
老师上一节课,学校能派两三拨人来查课:先是教导处来,再是领导来,值班老师也来。
在越来越多、越来越细的条条框框之下,老师越来越像一个上课机器——程序给你设定好了,你照着做就是。
旁逸斜出,自成一家,教学个性,这样的词语,对于现在的教育和教师来说,未免太过奢侈了吧?
老师还有学术自由吗?还可能有创造性吗?
想起民国那些大师,刘文典曾在校园的月下讲《月赋》;徐志摩也曾把讲堂设在春天的美丽山野之间,他靠着一棵大树轻轻诵出优美的诗句;辜鸿铭讲到得意处,会忽然唱段小曲……如果放在当今的教育环境里,他们还能不能这样潇洒呢?
教育不完全等同于现代化工厂的统一管理,教师和学生也不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零部件。教育,要慢慢来;教师和学生,需要一些自由生长的精神空间。
我是戚老师,感谢关注、阅读,欢迎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