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洛姆在《自为的人》中说:你可以拥有汽车和电冰箱,但你不等于它们。你是谁?
二十世纪早期,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提出,世界乃生命冲动留下来的符号。生命冲动的最高形式是人,其次是动物和植物。生命冲动的最低形式是岩石。
很显然,柏格森是按照精神到物质的层次来划分生命层次的。人属于有精神支配的生命,是生命之精华;动物和植物居于精神与物质之间,属于不完全的生命;而岩石属于物质,是生命冲动过程产生的垃圾。
按照柏格森的理论,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分人类,把人类分上层、中层和下层。
居于上层的是那些精神高度发达的人,这些人往往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这些人是人类中最完美的人。这样的人,按照尼采的金字塔分法,是站在人类金字塔顶点的人,他们物质上可能很匮乏,但在精神上,他们往往非常富足,他们是“精神贵族”。
居于人类之上层的人,大多是艺术家和哲学家。这些人往往生活在自己的想象或思想中,不知道世俗的国王是谁,不知道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拥有着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立王国。
居于中间层次的应该是那些有一定思想但又很容易沉醉于物质享受的人。这类人在数量上明显地多于上面提到的上层分子,他们是社会物质的绝对拥有者。不夸张地说,他们占据着人类共同财富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财富。
这些人包括社会的当权者、精明并且与权贵之间有密切关系的商人、艺人、不法分子及少部分知识分子。
属于最低层次的人主要是那些过于物质化的人。这些人的大脑里往往没有思想。他们只关心眼前几厘米的空间。为了获取眼前的芝麻绿豆大的物质,他们愿意牺牲情操、道德、健康和生命。
这样的人往往没接受过良好文化,他们生存模式与动物基本没什么区别,如果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他们还知道畏惧权势,畏惧由别人制定但对自己毫无益处的“法律”。
在欠发达地区,这种人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发达地区,则大约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中层人的数量。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如果有太多的物质,他只会终日忙碌于物质的积累,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层次降级,降到老鼠和海狸之辈那儿去,成为人群中的动物。反过来,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中物质成分很少,这个人就可能会成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出另一种结论: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由较低级别的层次进步到较高级别的层次。
那么如何实现由低级别层次向高级别层次的转变呢?最有效的阶梯是学习和思考。要学习前人留下的思想精华,要思考生活及生命的意义。通过学习和思考培养正确的世界观,矫正自己的脚步,使自己在精神上丰富起来,健康起来,强大起来。当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世界观,精神生活变得日益丰富,这个人离动物的层次就远了,反过来,他离人的层次就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