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感谢一位群友关于亲密关系的敞开。我想这是埋藏在心底的结和秘密。从描述中只能了解到只言片语,所以不能有针对性。我们先对描述中的关键词做一个分析:亲密关系、妥协、被动、隐忍、打击、害怕、困扰。因为没有办法获得更多信息,只能做一些有限的分析。
仅仅是看到关键词就可以了解当事人是比较防备和谨慎的。其实大部分人都是防备的,因为外面有诸多风险。看到风险、面对风险是智慧,被风险阻碍是惋惜。这位朋友能在群里说出心里话,真的很有勇气。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能掌控自己的人生,但又不免被周围的人影响。若不希望被影响,只有逃避。逃避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只能蹉跎了岁月。
今天的话题其实很典型,只不过每个人经受的程度不同。有的人不能走进亲密关系,有的人走进了又想逃离。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有的人很难走进亲密关系,很难开启一段情感经历,曾经我就属于这一类人。有一个原因是门槛太高。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条件比较好的优秀女性。她们希望找与自己匹敌的优秀俊美男士为伴,但那些看得上眼的优秀男士早已有伴。或者没有勇气表白,一般女性都比较含蓄,与自己心仪的对象只能擦肩而过。
我们的标准之所以这么高,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一个假设——这个人是我的结婚对象。我们还没有了解一个人就用结婚对象的标准衡量他,似乎不太地道。而我真正开启自己第一段恋情出发点是对自己说了一句话:“谈恋爱又不一定要结婚。”请问第一个恋爱对象达到我的结婚门槛了吗?没有!因为恋爱不一定结婚,所以我开放了条件去了解一个人。很多人的品质和外在条件一点关系都没有。
也因为接触和了解,这个外在完全不符合我条件的男士最终成为了我的丈夫。所以我挺感激当年对自己说的那句话,让我开放了条件,有机会了解对方。
但其实走进婚姻我还是没有安全感。因为我害怕把自己的情感完全交给一个人,觉得就好像把任人宰割的刀交给别人。一旦走到分手的那一天,我会感觉到有随时受伤的危险。所以关于爱的付出我曾经也是有所保留。
其实很多恐惧都是我们相像出来的,去经历比相像更重要。因为经历了你会发现没有什么可怕的,就算走到了最坏的当口,也一样可以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然而因为莫须有的恐惧而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那才是真正的可惜。
在感情中是否需要隐忍、妥协呢?实话说,你不想谁都不可能勉强你,你若隐忍、妥协了,说明你愿意接受隐忍和妥协的结果。委曲求全肯定没有好结果,感情的天平也会失衡。委屈就是对自己伤害,会滋生更多的怨恨。
我们为什么不能轻易地走进一段亲密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对感情的不安全感。还有门槛和自身魅力值的不对等。我们在选择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选择我们。
我们身边或许有许许多多的离异回到原点的例子。于是我们只好对自己说,一个人生活也挺好的。这句话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奈。不相信自己能拥有幸福的人确实难以拥有幸福。
实际上亲密关系走一遭之后,没有人是回到原点的,一定是到达一个新的起点,至少变得比原来聪明。亲密关系的结局取决于我们自己。没有谁能一开始就做得很好,都需要磨合,去寻找彼此的相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