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人工智能”的概念大火了一把。不仅第一次出现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百度大佬李彦宏、小米创始人雷军、腾讯CEO马化腾也纷纷大力加持,一盘很大的棋感觉要来了。
朋友圈疯传的各种触目惊心的标题“未来多少个工作即将消失”、“多少人即将被淘汰”,加上近来热点事件,某些大企业30岁以上员工的尴尬境地,把这种焦虑推上了风口浪尖,仿佛已经绘声绘色描绘出了未来的局面。
这些传说要被“人工智能”KO的职位,几个特别亮眼的都是现在特别吃香,比如律师、医生、翻译、金融顾问等,这些复杂的人脑作业,也可以被分解模块化,运用大数据建立模型,在无限次的“条件-反馈”的调试下也能有“以假乱真”的效果。至于“重复性模块”比较多相对又较简单的服务业就是遍地哀鸿了。
一时间人们仿佛看到了过去抬轿子、打更等这些职业的消失,就如同预言的未来,司机被无人驾驶取代,装配工人被机械手臂取代,工业样品小商品制造者被3D打印取代等等,最可怕的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脑力劳动者竟然也难逃趋势。大数据算法能写财经报道,产出是记者的N倍,如果你说文学创作依然需要人脑,目前已有的实验已经可以将唐诗分解为关键词,利用框架算法写出诗句,现在看来这些诗并非出于情感表达令人无法认可它的价值,但这正是人工智能将会突破的一大步。而且假设我们隐藏事实,杜撰一个作者,人们先相信了这是真的诗,未必不会咬文嚼字,品出一些味道来。未来可能我们也真的会有不少“假的小说”、“假的诗”、“假的音乐”,而你又能分辨多少呢?
失去存在价值,令人恐慌。科幻变为现实后,社会结构、生活秩序将会发生剧变,这些似乎不日就将降临的未知与变化,才是令人焦虑的根源。
各种言论和观点如潮水般涌来,认同最多的一种看法,呼吁我们弃理从文,颠覆过去“有理走遍天下”的片面观念,将艺术、人文等门类捧上宝座,这些创意创作性的工作本身的特点就是个性化,依赖于人脑,总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吧?理科生药丸,风水轮流转,文科生和艺术生似乎是未来的人生赢家。
这样的说法当然有它的道理,不然也不会得到很多人的关注与簇拥。正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加剧焦虑与恐慌,在这样的背景下,群众容易失去独立思考,就像在股市高点蜂拥入场的人,对某种预期报以绝对的信任。所以,我准备了几大桶冷水来降降温,让我们冷静冷静,无论谁药丸,先破除自我欺骗的魔障,才能真正探寻自我价值的定位,形成自己的看法,摆正迎向未来的方向。
1. 见天见地见众生,最后还是要靠脚走路。
每当看到群众“大彻大悟式”一面倒的时候,仿佛看到了无数“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的缩影。隔着屏幕参与了人工智能的探讨,读过了提早到30岁就开始的职业危机,然后呢?大多数还是该干嘛干嘛,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又成功的混完了。套用一句话特别合适,以大多数人混日子的程度,还轮不上忧虑人工智能。
咱们先把手上的工作做出思路来好嘛?是不是觉得这点事情好没劲,反正人工智能以后都能做,不用你多花心思白费功夫,到时候坐着享受,那边自动就把事情弄好了,简直都可以提前退休了。不对诶,好像要取代的就是你呀。
行动力缺失不是身体的问题,而是思想酒足饭饱的倦怠,颅内高潮已经满足了成功的各种幻想。把人工智能对未来的影响力转发到朋友圈,加上自己的感慨与见解,在心理上仿佛已经完成了个人转型,离成功不远啦。
过完了键盘瘾,多用用这个句子“对啊,然后呢?”。审视一下自己,你的生活有任何变化吗?哪怕只是伸出了一条腿。
2. 非黑即白的二元观念,或许只是大脑的欺骗游戏
什么情况下人们最容易咬死一样东西“没有用”?不是他们不需要这样东西的时候,而是他们拥有不了的时候。
如果支持理科生药丸,哈哈,数学不用学了,化学不用学了,物理不用学了,生物不用学了……开森不开森?真想特别@一下教育局,也许最后想开了,响应未来的号召,把这些学科都取消了吧。这样的人,真的会因为取消了数理化就可以很舒服了吗?大家都挤到文科艺术领域,竞争只会更激烈,可能被淘汰得更快哦。
如果我们的出路,就是退缩到一角,找一个还能“被需要的地方”,随着时间流逝,这个空间只会越来越小。如果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去看,我们的大脑需要进化成比人工智能更高级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你懂得人工智能的原理,它们所涉猎的方方面面也尽在掌握之中。而它们比你快、比你精确、比你效率高正是它们的价值体现,也是你使用它们的原因。好比我们掌握了驾驶技术、设计了交通体系,于是可以驾驭车辆,加速我们的行进速度,而并不会因为车跑得比我快,而感到威胁。这个更高级的体系包括理科、文科、艺术、跨界与迁移的能力等等,未来对人类的要求反而是更高了,如此才能驾驭于人工智能之上。
3. 从他人设限到自我设限,是大脑升级的重重关卡
我们可能升级成这个更高级的体系吗?这意味着要成为学霸xN,文史哲理化物生通吃,还得练成乾坤大挪移,把它们融会贯通终成一体。听上去就觉得好难不可思议。
而其实呢,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所有学科门类,都只是在做一件事: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人类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观察自己,把他们理解到的记录流传下来,最终变成一本本教科书。所以,这就不奇怪为什么说,文学、科学、哲学等学科是从山脚不同的方向出发,但最终都会在山顶汇合。汇合后,它们即使人类所能观察到的全部世界与自己。达芬奇被誉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他的成就让他拥有诸多头衔,科学家、发明家、画家、天文学家、雕刻家、军事工程师、建筑工程师、数学家、音乐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作家、植物学家等,他是站在了山顶的人。
如果怀着最原始的好奇心,踩着前人的脚步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为何不可能爬上山顶呢?虽然人类的大脑潜能只开发了5%之类的说法已经被证伪,但是普通人和“天才”的智商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异,结果却大相径庭,说明大脑的利用效率确实有所不同。我们最大的敌人来自他人设限,并累积成为最牢固的自我设限。
从小到大,你听过多少来自他人的评价。
女生小学普遍比男生成绩好。
男生的数理化比女生强。
理科好的话文科就不好。
英语很难学。
立体几何对女生很难,因为她们的空间抽象思维没有男生好。
女生学文科更有优势。
……
这些心理暗示大都成功的变成了自我设限。
例如女生数学不好,所以在一个数学问题上遇到了点挫折,男生继续解决,女生退下阵来,心想说得没错,女生确实数学不好,然后就可以好轻松啦。
在你脑海里条件反射地弹出“不会”、“做不到”、“不行”、“不能”、“不可能”的时候,到底是谁把这种非理性的呼声植入你的内心深处?面对人工智能,升级大脑才是最好的出路,向山顶攀登,是人类保持活力的最美姿态。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在他的短篇科幻小说《赡养上帝》里,推理出人工智能和人类可能的一种结局。人工智能的发达,会让人类倦怠并退化,直到某天人类除了会熟练使用机器以外,什么也不会,完全依赖机器而生活。当这些人工智能设备出现故障,人类即会灭亡,因为再也没有人懂得如何修理。
当我们放弃了自我习得,拿出“没有用”的借口,躺进懒惰的摇篮,不再先学习加减乘除,然后使用机器运算提高效率。沉溺于不动脑的舒适,人工智能的威胁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