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晚,上海体育中心WBO蝇量级世界拳王卫冕赛,36岁老将邹市明战至11回合终不敌28岁日本选手木村翔,痛失金腰带。
这是某头条的标题。一时间网上又是风起云涌,有人说年龄不该成为失败的借口,有人说英雄迟暮,但我想说,邹市明,你依旧是我心中的拳王。
2004年,雅典运动会上邹拿到了铜牌,职业拳坛看到了他的天赋,打造了许多世界顶级拳王的唐﹒金开了张一百万的支票说:跟我走,这一百万就是你的。但是邹没签,他知道只有奥运金牌才能给他带来一个华丽的转身,于是他把所有的希望都赌在了下一个四年。果然不负有心人,他摘得了金牌,他哭了。以为自己终于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了。可是没多久,现实还是把他狠狠的按在了奥运会的赛场上——在他打算说我终于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时候,领导先说,我们不能让冠军如昙花一现,下个奥运会也要好好打……就这样,参加了三次奥运会的他,和其余职业拳手相比,年龄成了短肋。
诚然,国家对于邹市明的培养在他的光辉道路上所起的作用是绝对不可否认的,但同时,为奥运会而练的十三年里,养成了自己的习惯,埋藏了很多职业拳击里的致命错误。曾经的杀手锏现在可能是错误示范,但习惯终究是难改的。他的教练常常因为此对他说fuck,go home…… 但邹市明的拳击天赋真的是高的可以射日了,加上全世界都想速造一个中国拳王的氛围,很快,他就对拳王金腰带展开了第一次冲击。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并消沉了8个月。
记得有一期《爸爸去哪儿》里他和他妻子都画上了老人妆,他说:“拳击也许是我的追求,我希望我的人生再去为它搏一次,我答应你,就一次。”他妻子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女人,无论何事,她都支持着他,哪怕每一次他出门去上台前,她都要承担心惊肉跳的痛苦,但只要他坚持着,她就努力的帮他照顾好家庭,好让他放手去博。有人说这次失败是英雄迟暮的悲凉,可我看到的却是晚成的英雄。
拳击,这种血色诗意,本不是中庸的我们,孔夫子的后代所能轻易接受的。但邹市明却用自己的22年唤起了国人对于拳击的关注,至少让我这种本来对拳击事业毫无兴趣之人变得会主动观看拳击比赛。直到后来在偶然间读到诺曼•梅勒所写:我一生中看到过很多壮景,而当一名拳击手挨到重拳却岿然不倒,溅起的汗珠和血滴瀑布水雾般从天而降,我彻底被这项勇敢的运动征服了,我现场见证了最壮丽的场面。我才明白这项运动有种语言所无法描述的壮阔。
今人叹,中国拳击事业除了几个顶尖人才之外已是断层。但我相信,一个真正热爱拳击的人会有唤醒国人对于拳击事业的关注的力量,能给那些本对拳击有所禀赋但苦于生计的人而选择放弃的人重拾信心,或者是为拳击的明日之星慢慢的蓄一个商业环境。
无论怎样,邹市明这个名字,又给我一个为自己身为华夏人而自豪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