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作者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

在德鲁克先生眼里,管理者有三个要点:一是协调,二是决策,三是为决策负责。只要符合这三点要求,没有下属也是管理者。

一,是什么让管理者不能“卓有成效”?

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

2,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

3,只有当别人使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具有有效性。

4,管理者受组织“内部”局限,要努力认清组织外的情况。

二,掌握自己的时间,尽量减少浪费,增加投入在有价值活动上的时间。

第一步,记录时间。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需要对该资产进行盘点,清楚地知道消费在哪里了,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一般情况下,不记不知道,一记吓一跳,会发现以为在重要的事情投入了蛮多时间,其实远低于想象。

第二步,管理时间,消除浪费。个人层面:取消本来就不该做的;授权别人可以做的;不要浪费别人时间。组织层面:经常出现的问题,制度化;精简人员;减少会议;统一沟通的方式、途径,减少交接浪费。

第三步,有效安排:要事优先;碎片时间整块化,减少切换;勇于放弃;不要因为压力而决定优先顺序。

三,用人所长:对自己、下属、上司,都要用人所长。

对下属的3问:我们的组织和我,应该期望你有怎样的贡献呢?我们该期望你做些什么?如何才能使你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团队合作的1问:谁需要我的产出,并使它产生效益?

自我发展的3问:我对组织能有什么最大的贡献?我需要怎样的自我发展,学习什么知识和技能,才能将我的哪些优点用在我的工作上?我应为自己设定怎样的标准?

如何管理下属?基于目标,用人所长。不要问,他能跟我合得来吗?要问,他能贡献什么?不要问,他不能做什么?要问,他能做些什么?用有一技之长的普通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如何管理上司?我的上司究竟能做些什么?他曾有过什么成就?要使他发挥他的长处,他还需要知道些什么?他需要我完成什么?

四,有效决策。不要天天忙于做决策,而只做少数重要的决策。很多影响很小的事情,不要浪费脑力做所谓的决策,交给直觉也可以。而对重大事项,则一定要投入足够的脑力。

有效决策的五个要素:

了解问题的性质,是经常性的还是一次性的。

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边界条件”。

仔细思考正确方案、满足条件、妥协让步事项,以期被接受。

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