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开始时是每个周四我们几个人共读一本书,每个人的阅历、思维都不一样,产生的观点也不同,但这样并不影响彼此分享与吸收。我们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缺陷、阴暗面,也能觉察内心的温暖、细腻和积极。我们开始探究身边的人,和我们一样焦虑、对未知恐惧,对孩子唠叨、对创业迷茫……
我一直记得一本书里面的序:有一天,我们终将离去,留下我们的孩子独自面对这个世界,而你,想要留下一个内心不幸福的人在世上吗?我想,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这个否定的答案怎样践行?是置于高阁束之?还是让自己融入,引导孩子或是身边的人一起感受幸福。
423的读书推广中,遇见很多问题:不需要、没时间、不喜欢、没有这个习惯、大人还要学习、读书是孩子的事、读书是学校的事……等等等等,我们希望孩子也建立和自己一样的心理体征吗?对读书这件事不喜欢吗?我们拿什么来告诉孩子读书有用?
也许是身边的推广太多,信息量太大,又或者是大家都很忙,导致对阅读也很排斥,当然也很欣慰愿意停下脚步的路人,从排斥到产生共鸣到认可。我们不能说你的每一个问题、每一种困惑、每一份焦虑、每一次的痛彻心扉……都会在书里找到答案,但确实可以无限的接近正确,在某一个点你会找到答案,会解开疑惑,会平复心情,会和自己和解,允许并接纳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拆掉思维里的墙里有一段话说: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不妨试试看一个坏的(不确定的)开始吧。因为一个坏的开始,总比没有开始强。而完美的开始,则永远都不会来到。
从思维模式的转变开始,接纳,和书一起找到自己恐惧、苦恼焦虑的原因。找到那些我们内心世界中可以突破的地方去突破,找到那些不能突破的地方去接纳。改变不易,也会痛苦,因为很多想法、观念、认知已存储于大脑。而我们要做的是和局限中的以及未知的自己作斗争。
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它无关年龄,却与生活息息相关,与你的每一个阶段连接,只要你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