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印度电影,第一次,在中国就这么意外的火了。而我,主要是从鬼脚七的公众号里面得知这部电影的推荐,他说,这是一部让他即使卧病在床,也要硬撑着起来看的一部电影。因为害怕剧透,所以就没往下翻,于此就种了草。这周五晚上,正好无事,便买了附近电影院的一张票。
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级优秀的电影,幽默流畅的剧情,回归人性的个性表演,在这部电影里面都没有缺失。虽然当时印度的农村十分落后,民风愚昧,但是在电影里都轻松却又不失真的表现出来。
电影里,父亲想要儿子,却一连生了四个女儿,村里的老人、妇女传授各种所谓的生儿技巧,都以失败告终。最后,爸爸不得不放弃他的冠军梦,把曾经的奖牌和相片沉入箱底。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个女儿暴揍了两个邻居家的男孩子,被父亲看出了女儿潜在的天赋,于是开始了对两个女儿的魔鬼训练。两个女儿,跟所有的其他平凡的女儿一样,爱漂亮,爱睡懒觉,爱美食,爱少女心面子,但是,在父亲的严教之下,不能睡懒觉,裙子不能穿,长发不能留,东西也不能乱吃,只能严格训练。
终于他们忍不住了,偷偷的开始了对父亲的反抗,并以此为乐。终于,在跟一个待嫁的姐姐私下的诉苦中,姐姐告诉俩姐妹:我真羡慕你们有个好父亲,手把手教你们摔跤,而不像我,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务,等到年龄合适,就被嫁到一个陌生的男人手里,继续为他生儿育女做家务,根本没有机会掌握自己的命运,几乎就是一商品。知道此时,姐妹俩才发现父亲的良苦用心,一直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着女儿,教她们摔跤,长大后能独立生存,而不是像村里面那些妇女一样,成为男人的附庸。于是姐妹俩如梦初醒,自觉地努力训练,终于一步步成长,打败了一个个对手,成为了全国冠军。此时,大女儿去了位于新德里的印度国家体育学院,接受正规训练。
从偏远的农村来到首都的大都市,很快的,大女儿开始迷失了,不再那么刻苦训练,开始学会了留长发,乱吃东西,形成了这样一种价值观:父亲的训练方法过时了,运动员不用那么辛苦的训练,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取得进步。结果,现实接连打了她的脸,国际赛场上接连落败。知道此时,在妹妹的劝说下,姐姐再给父亲的电话中哭了出来,另一头的父亲,眼泪也流了下来。最后,父亲亲自来到新德里租房,给两个女儿当教练。终于克服种种困难,女儿获得了英联邦运动会的摔跤冠军,成为了父亲的骄傲。
有人说,电影中的父亲是自私的,他都是为了自己未竟的梦想,强迫女儿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来教育,没有尊重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但是,那又能怎样,在那种阶级固化和封闭的村子里,只有她父亲是清醒的,如果她放任自己女儿,那么可以看到,若干年后,他的四个女儿将会跟村里的那些婆姨一样,沦为男人们的生育工具和家务工人。表面上看,父亲非常希望有个儿子,但是并不能说明父亲重男轻女,因为他深知,在那种村子,男人比女人改变命运的机会更大。但是,当他发现了女儿潜在的天赋之后,高兴的彻夜未眠,因为,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于是,为了培养女儿,他开始了与整个社会的抗争,从赊欠卖肉到恳求体育局官员,放下了自己要强的面子。
每个时代,每个社会环境,都是一个牢笼,在那种历史环境下,要想改变命运,跳出这个牢笼,做父亲的没有更好地选择。只有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孩子们继续走他年轻时候未走完的路。毫无疑问,这位父亲,不仅仅目光远大,不畏世俗,性格坚毅,聪明勤奋,更为重要的是,他把那种沉沉的父爱深埋在了心底,靠着这些品质,才得以突破重围,帮助女儿赢得了世界冠军,而这个世界冠军,远比中国现在奥运会上的任何一块金牌都要沉重。因为,这个世界冠军,让女儿不仅成就了自我,还为广大地位低下的印度女性树立了榜样,给了印度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猛烈一击。
从这一点来看,无疑中国人民是幸福的,建国初期在老毛的号召下,妇女得以解放。而印度没有经过暴力革命,其封建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了当今。但是,中国妇女真的完全解放了,顶半边天了吗,却也未必。虽然现在大多数家庭都不会重男轻女,但是,仍然不少家庭保留着封建的传统思想。在《欢乐颂2》里面,曲筱绡家庭富裕开明,关雎尔家庭富裕也较为开明,邱莹莹家庭贫困却没有重男轻女,但是樊胜美家庭却依旧重男轻女,明明儿子烂人一个,母亲却还是不断剥削女儿偏袒儿子,虽然这是父母的思想悲剧,但是,不仅樊胜美没能摆脱,却又陷入了这种悲剧之中。即使小蚯蚓家庭贫困,但也知道要回请男朋友吃饭,也知道要努力挣钱,争取配得上男朋友。但是,樊胜美却说,男人请女人吃饭买单是天经地义的。也许,她也认为,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一个男人身上也是天经地义的。不知不居中,樊胜美应了那句名言:总有一天,我们会慢慢的变成我们曾经讨厌的那种人。
在网络媒体上,我们也常常看到很多例子,绿茶们骂着社会不公平,骂着渣男,骂着家庭,可是,她们是否曾想过,当你理所当然吃着男人的饭,坐着男人的豪车,住着男人的房子,而不思考自己是否德不配位的时候,你有没有资格谈论公平。自古以来,公平都是自己争取的,靠实力说话的。毫无疑问,摔跤的爸爸比村子里的任何人都更能明白这一道理。
以前,我们总是嘲笑印度阿三,笑话他们的婆罗门等级社会,笑话她们的懒散和落后,也笑话他们在电影里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但是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印度人民的觉醒。据片尾的字幕,受到女儿成为世界冠军的鼓舞,很多印度女孩都开始学习摔跤,虽然这有些不太妥,但是,至少这是一个星星之火,是可以的燎燃的。而反观我们天朝,仿佛这几年过得太顺了,大家都有钱了,反而拍不出一些高质量的电影,尽是一些无病呻吟的国产爱情搞笑片,票房冠军已被好莱坞霸占了。对于此种不作为,观众只会用脚投票。
曾看到水库的欧神,爆出和他老婆关于对刚出生女儿的教育理念,她老婆希望富养女儿,学钢琴,学芭蕾舞,学各种贵族的生活模式,因为他的家产足够女儿安享几辈子,何必要去跟社会去竞争呢?而欧神则希望教会女儿学会思考,学会独立,学会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即使社会出现动荡,也不会因此陷入囹圄,沦为玩物。在大女儿吉塔进入国家体育学院后,开始被大都市的灯红酒绿所迷惑,慢慢的瞧不上父亲教育的摔跤,就像一个刚进城的农村人,总以为城里的一切都好,而自己家乡的都显得很low。我并不是说,一定要守旧,城里的,发达社会就不好,而是,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一定要清醒的知道,事物的本质是什么,自身的根本又是什么。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看上去是一部不像印度的印度电影,没有拉美人民的那种懒散,而是充满了一种东方的奋斗精神和对社会牢笼的抗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