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羊娃故事会一直流传下去吗

国庆假期,同学朋友聚会,酒过三巡,难免感慨人生,也许是人到中年的通病。

有一个故事大概都听过。

一个记者,背靠陕北黄土,采访一个正在放羊的小娃娃。

记者问:“你每天都在干什么呀?”

“放羊。”小娃娃答道。

记者又问:“放羊为了什么呢?”

“挣钱。”

记者再问:“挣了钱呢?”

“娶媳妇。”

接着问:“娶了媳妇呢?”

“生娃。”

记者不放弃:“生了娃呢?”

……

小朋友想了想,说:

“放羊。”

……

在我们这个“知识改变命运”的年代,放羊的事太过遥远,那是父辈们的故事,我们现在可能出入高档办公楼,西装革履,拿着苹果电脑,演示着高端大气的ppt,放羊娃在我们眼中,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你有没有想过,你工作是为了什么?”

我实话实说:

“小时候在村里,受的教育就是努力学习有一天能考上大学,那会大学生了不得,考上大学意味着从此人生大不同,现在大学也上了,就想着能多赚点钱,给老婆孩子好点的生活,为了孩子买个学区房,以后老了也能帮孩子补贴点钱买套房子。”

我们自以为自己的表现优于父母。

其实这不过是经济结构转型造成的误会而已。

现在这些在公司格子间里哼哧哼哧做ppt的人。

和当年踩着缝纫机的女工们  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同理,父母当年在菜市场讨价还价一分两分和现在抢红包很起劲的差不多。

父母当年要给遥控器套个塑料袋和现在手机非得戴个套也差不多。

现在每天刷微博朋友圈的人 跟当年蹲墙根晒太阳嗑瓜子的也没什么区别。

我们嘲笑的“放羊娃”,过着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孩子——放羊的单曲循环式的生活,而我们自己何尝不也变成了读书——稳定工作——娶媳妇——生孩子——继续读书工作的又一个死循环了呢?

这个故事似乎要不断的流传下下去。

我们偶然也会想诗和远方,却搞不清诗和远方到底是什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