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短视频亏了一百万的那个谁

看了一篇名为《在短视频,我亏掉了整整100万》的文章,本文的作者是新媒体大咖,人人都得尊称“前辈”的人。

短视频在这几年越发火热,从农村田园题材到城市办公室职员,从带货直播到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短视频无不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有人说,这是个短视频行业的天下,是个创业风口。

于是一波又一波的创业者涌入短视频,期望抓住这个风口,变成那个能飞上天的猪。

于是,这个前辈在朋友的劝说下,投资加入了短视频的运营行业。

短短一年过去了,前辈朋友的公司以亏空100万,公司倒闭惨败作为结局。

很多人看了这篇文章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因为在我们的认知里,短视频那可是暴利行业:

李佳琪一场直播能赚X千万;

一个40万粉丝的旅游博主,能年入百万;

快手月活跃用户有4亿;

抖音月活跃用户有5亿;

各大平台的数据都告诉我们,短视频是一块美味的大蛋糕,而且b站上各种短视频教学课程,各种承诺月入上万的标题......

这一切一切的数据都告诉我们:抓住短视频的红利,赚钱不要太容易。

可是现实告诉我们,那个飞上天的猪有很大的概率会摔成肉泥。

想要在短视频的领域里取得一席之地,首先你要先成为一个牛叉的博主!

这个难度实在是太难了!

有人统计过,抖音的10%的头部账号,贡献了90%的收入。

这10%的头部账号里真正能赚到钱的也不超过2%。

可想而知,一个没有经验的创业者想在短视频取得成绩,这难度不亚于考上清华北大。

提到短视频就不得不提到几年前大火的公众号。

一个“十点读书”账号就能买个4亿人民币。

一个几十万的号主,只要经营得当,年入百万不成问题。

那些有名气的大号都赚得满盆钵。

于是那几年就掀起了注册公众号的狂潮,很多人觉得暴富就在眼前。

可是当年大量的公众号有几个经营到了现在,多半早已经扑街。

大家之所以认为公众号、短视频赚钱大都是因为眼睛盯着那些头部账号,看到它们赚钱就觉得这个行业很好赚钱。

殊不知,大多数人掉进了“幸存者偏见”的误区里。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连岳在做公众号之前,在《南方周末》写过很多年专栏。

咪蒙在成为咪蒙之前,是南方系的资深编辑。

像十点读书这样的头部账号,它的创始人是从一个行业的牛人变成另一个行业的大咖!

如果没有足够的才华,没有运营技巧,没有耐得住的意志力,又没有资金的扶持,想要成功那概率跟中彩票差不多。

有多少人都是本末倒置了,觉得某个行业赚钱,一窝蜂的涌入,梦想着一夜暴富。

可是那些在行业里做的成功的人哪个不是经过多年的沉淀,坚持,再加上自己的才华和勤奋,才取得如今的成就。

只看到表面的光鲜就轻视入行的艰难,失败早已注定。

有知乎网友说,抖音上最新跳舞火起来的小姐姐,是舞蹈学院毕业的;

“无脸男”是魔术师出身;

动画小和尚,背后也有一个专业的编剧和动画制作团队。

我们有多少人,刚开始热情满满地给各大公众号投稿,结果没有一篇被采用,于是放弃了;

有多少人,在抖音上上传了几个视频,一个没有货,于是放弃了;

有多少人看到插画师一张海报卖几万的新闻,就火急火燎地报班学习,遇到了没有想到的困难,于是放弃了。

这是我们多少人的真实写照啊!

你眼睛盯着的那些成功的人,有的那个不是在他们所在的行业里勤恳耕作几年甚至十几年,那个不是耐得住外界的喧嚣,静下心来专心创作。

这些是不会有人告诉你的,因为我们的这个社会往往展示的只是成果,而过程则自动忽略。

最近一个月,我一直在坚持学习画插画,首先是被网上的那些有关插画师多么吸金的信息所吸引,其次还是因为自己想要圆儿时的绘画梦想。

不可否认的是,我在学习的开始,真的无数次想要放弃,因为所学习的理论对我来说都是无比的陌生。

还好,我的热爱支撑了我度过了前期的艰难时刻,即便是现在的我偶尔也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尤其是看到大佬们轻松就能画出让我自形渐惭的作品,这种念头会越发强烈。

可是我不甘心放弃,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喜欢我可以放弃,但是仅仅因为是不会而放弃的话,太可惜了。

对于那些想要从事公众号以及短视频的新手,在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你们不妨先冷静一下自己发热的头脑,想一想自己是否有可以不断输出的才华以及坚持不懈的毅力。

现在的社会终究太过于浮躁,在这个只看重结果的社会里,你最好透过光鲜的结果去窥探那被隐没的不为人知的过程。

即便正当风口,那些飞上天的猪终究只是少数,更多的是被摔得七零八落的肉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