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向往着变成牛人的普通人。
进入四月以来的这几天发生了很多事儿,虽然这些事儿都不是发生在我的身上,而是发生在我关注的那些大神们身上,但在我的心里却引起了波澜。有的牛人搞了个线下课程,看着朋友圈里发的那些现场照片,我心里很是羡慕,心想不知道是否有一天我也能站在这样的舞台上给别人上课,若是可能有,这样的一天是在什么时候呢?我想象不出来。有的是在荧屏搞了个长谈。我觉得这类性质的节目,能走上荧屏真的很好,真的很高兴,知识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他们总是在做事,我们看到的一方面就是他们总是能做成事。
我已经记不清楚当时是怎么关注逻辑思维这个公众号的,虽然每天都有语音推送,说实话我很少听。仔细回想应该是从李老师那本把时间当作朋友我才慢慢地发生改变的吧,这些改变是不可逆的,以至于我现在都不敢想象如果在我的生活中没有出现这些人或事,我现在是一个什么境况。
那是2015年11月份左右,那段时间也没什么事,就在网上找书看,也不知道看什么,就找一些别人推荐的书。不知道看什么类别的,想起在那年的暑假,也是偶然的机会看了一本拆掉思维里的墙,当时觉得挺让我震撼的,所以那段时间一直在找类似的书籍,可是也看了好多,当然都是很畅销的书,只是在没有那样震撼的感觉了,直到遇见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后来又关注了他的公众号和读完了他的其他作品,这都是在2016年春节前后。那个时候也没觉得自己怎么样,在别人看来也就是因为读了两本书而就自认为不一样了,但是我自己清楚的知道自己还是很迷茫,好多事情都不知所措,干着一份在别人眼里还说的过去的而我自认为工资低的可怜的工作,想扔又舍不得。
转眼到了七月份,我第一次知道李老师在得到开了一个付费专栏,我第一感觉是排斥的,应该不是排斥这个产品,应该是排斥付费,这在之前都是免费的,虽然是年费199,但在当时还是觉得不值得,我当时还有一个想法这会不会是骗人的,我是大概持续了一两个星期才订阅的,现在想来这199元人民币花的真是值得,它为我带来的价值远远超过了199元。通过这个平台,我认识了很多牛人,看到了很多牛人是怎么做事的,这些牛人都做了哪些事,这对自己是一个无法言传给他人的感受。
我刚开始订阅的的时候,也就是每天会读文章,有的时候觉得文章写得很好,对自己帮助很大,就又回过头来接着再读几遍,文章后的行动与思考没有在意,也没有重视文后的留言。不过在这个阶段文章里的内容也多多少少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改变。
举个例子来说,有些事情慢慢地会学着去思考了,而不在是愣头青是的瞎胡闹,也不在是无头苍蝇似的乱撞,最明显的变化是越来越发觉时间的宝贵,不在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无意义的人和事儿上,我都没想到,我能戒掉电视瘾,我更没想到的是,我现在在做事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它的时间成本,所以,逛街和逛淘宝的时间都自然的变的少了。就是很渴望快速的变的又钱,快速地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再举个具体的例子,我就是每天阅读英文原版书籍,轻而易举的混过了在职研究生研究生的英语考试。再考试之前,我通过查字典的方法读完了动物庄园的英文版,超越感觉的英文版,超越感觉这本书读的马马虎虎,英语考试的成绩也超出了我的想象。后来我又把这本书读了第二遍,现在是在读第三遍,还是感觉不懂,我就是读的太慢了,越读越发现自己不会读书,越来越觉得这方面花费的时间太少了。
真正的发觉自己不一样了是在开始写作之后。当然这离不开我上述说的这些前期的积累。最初开始的原因也很朴素,我就是计算了好多次李老师因为在得到上开专栏赚了多少钱,看着那数字说实话真的很心动,我清楚的看到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建立今天的影响力的,我也想这样,所以在拖延和错过这么久之后终于开始了,当时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一旦开始就不能停,现在两个多月了践行的还算可以。我是从文章后的思考与行动入手写的,后来也写每天对生活中一些事件的思考,在不断写的过程中也有很愁的时候,就真的不知道写什么,但最终还是写下来了,确实也没赚到钱,朋友们好奇了几天之后也就各自干自己的事儿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好像早已经把我写作这件事忘的一干二净了,而我还在默默地坚持,现在也会为内容发愁,但是一旦动手写,我觉得无论内容质量怎么样,两千字真的不是难事儿了,而受益的最多的是,我自己本身的思考清晰了很多,也会慢慢地打磨、练习思考这件事,整个人也变的平静了很多。同时,我也坚信,这条路会越走越好。
最后,你会发现那些成功的人身上有些素质是相通的。他们是某个长板特别长的人,在这个长处的基础上再去做事儿,再去学习其他的东西。无论学历怎样,他们都是读书的人,而且都是读书密度很高的人,就是很擅长从书中找答案的人。无论是已经成功的,还是在成功的路上的这些人,绝对不是你看到的那样每天舒舒服服喝茶的人,都是忙着做事的人,也都会迷茫,也都是很折腾的人,也都是在不断挣扎的人。更想象不到是这些牛人都不是各自地牛,而是在组团做事,独自站领山头称王,他们之间还都有合作,大多还都是好朋友,我也是无语了,我得出一个结论,社交从来都是成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差的还很远,路还很长,差距很大,甚至还在不断拉大,赶紧做吧!这是给自己的忠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