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不曾得到的一切都想给予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些天看到一个电视剧的片段,一个小姑娘不想上学,但是非常有生意头脑,一分钱打手里过都能变成两分钱。

父母都已经不在了,没怎么念书的大哥认为钱可以有机会挣,但是读书的年纪却回不去了,坚持施压让小姑娘上学。

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那样,混也要混到高中毕业。

而很有学问的二哥却认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道路,而读书只是其中一条,没有必要强迫不想读书的妹妹浪费大好光阴去做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记得这个二哥劝慰大哥的话,她不爱读书,喜欢并擅长做生意,就应该让她去闯一闯,这样即使以后载跟头了也不会后悔。

看到这里,先生问我,要是以后我们的妞也这样,你是不是会像那个大哥一样?

我很认真的回他,会像那个二哥一样。

虽然我也渴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喜欢读书并且成绩优秀,但是当了妈妈之后,在心底我更希望的是她能够健康快乐。

越长大越深刻体会到,快乐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古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以此来激励我们要方法多样,最终走向成功。

可是,成功是没有定义的,有人用金钱衡量,不否认,越有钱就越有选择快乐的权利。物质基础稳固,忧虑理所当然的会减轻点。但是在此之上,快乐似乎更应该作为成功的标准。

像我们同龄的大多数人在小时候是没有被尊重过自己的想法的,最起码我没有。倘若你想有个考大学之外的职业梦想,恐怕是要被全家人甚至全族人抨击的。

在这些抨击中,也许底子都是爱护,但是更多能被我感知到的只有嘲笑和打击。

考不上大学,未必会爹不疼妈不爱,只是父母会觉得你这一生可能要走得辛苦,不会那么放心了。在没有亲眼目睹你拥有足够强大的经济能力之前,恐怕都是用不信任或是唱反调的方式来约束你。

虽然我不喜欢,但是我能够理解。

培养孩子的方式有千万种,可能我们遇到的爸妈采用的就偏偏是我们不爱的那一种。

所以,我一再告诉自己,为人母之后一定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

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代表学校去参加县里的歌唱比赛,我爸得知后就说,如果唱不好多丢人,还不如不去。

作为一个十岁的小孩子,从未有过人前唱歌的经历,这种说法还是很让我胆怯的,犹犹豫豫是不是该放弃。

记不得当时我妈妈说了什么,只记得每天晚上洗脸的时候,她就听我一遍遍唱,告诉我哪里唱的不对,所以最后我还是去了。

懵懵懂懂的,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但是再想起来从没有后悔过。想想倘若真是因为怕丢脸退缩了,恐怕心里还是会遗憾的吧。

从这个经历中我感触到孩子需要的更多的是鼓励,而不是太多负面的考虑。

虽然我们一直被教导做一件事要运筹帷幄,思考利弊,但是对于孩子,在她纯净的思维轨道里,还是不要植入这些比较好。

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更想也更适合只看到前途的光明,这样才可以兴致昂扬地朝前走。

一路成长我有过很多不喜欢的被教育方式,在当时的愤恨里也会暗暗发誓以后绝对不会走这样的老路。

但是原生态家庭的影响有时候是潜移默化的,传统的教育一贯如此,从日常生活的场景到电视电影的熏陶,做到绝对无差错真是有些难的。

不过,虽然作为妈妈,我的很多地方做得还不够完美,但是我会努力朝着更好的方向靠近。

那些我不曾得到过的一切,都会努力给予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7年2月28日 自五帝时代至夏、商,中华文明建立。人类通过自己的认知和双手,从迷蒙无知地遵从自然,到认识自然...
    安澜文学社阅读 1,265评论 5 2
  • 能量、举止、言论一致:理解为‘你心里真正的想法和你做出来的事和你的语言是完全的。`
    zhangxiaoyu阅读 550评论 0 1
  • 从小就听过“妈妈爱吃鱼头”的故事。一开始是感动,后来便有了自己的想法。 对于这个故事,我会感动却真的无法发自内...
    余驰chica阅读 500评论 0 0
  • 配置hadoop集群 前置准备: 集群之间能够无密码SSH登录『 Hadoop』从零安装第五弹 - 简书http:...
    Sakura_P阅读 32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