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欧阳芊双
01
人们常说老天是公平的,给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一天24小时,可是当我们去仔细观察的时候又会发现,同样的24小时,因为每个人的利用情况不同,却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那些优秀的人之所以成绩卓越,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合理地利用了“暗时间”。在刘未鹏的《暗时间》中,对暗时间进行了这样的说明:
暗时间简单的说就是思维的时间,也就是没有产生直接成果的时间。
一个人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
也就是说看起来是同样状态的两个人,一个人的大脑可能是放空的状态,而另一个人则可能是满负荷运转,这种对时间不同的利用方式,导致了结果的大相径庭。
记得小时候家长和老师如果夸谁家的孩子学习好,一定不忘了说一句,人家一定是偷着学的。
我想,这里说的“偷着学”应该就是指暗时间吧,毕竟每个人时间都是相同的,就算是熬夜学习也不见得就名列前茅,知识的消化才是关键。
02
如今我们获取知识越来越便利,尤其是大家对知识付费开始认可以后,每天都可以获取不同的优质知识。为了减缓焦虑,很多人痴迷于学习的状态,认为只要不停地学习就是 一种充实。
但往往我们忽略了中间消化的环节。在接触知识的那一刻,我们的学习才刚刚开始,要想让它和我们旧有的知识产生连结,成为自己的知识,我们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消化才行。
如今工作生活节奏这么快,如果单独开辟一块时间用来消化也不太现实,所以这种见缝插针的方式就有必要利用起来。
无论是走路、吃饭、逛街甚至是睡觉也可以好好地利用起来,这就相当于一个电脑,虽然当前窗口有很多事情在做,但后台仍有些进程在运行。
自从“碎片化”这个概念出现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碎片时间的利用。因为什么都不干就会觉得是种浪费,而只有做点什么才觉得心安理得。哪怕只是刷刷新闻,翻翻朋友圈,至少也觉得“有事可做”。
可是在我看来,当你没有明确目标的时候,这种并不是在利用时间,而是在打发时间。只是为了慰藉自己内心的空虚而采取的行动而已,试问那些所谓碎片获取的知识有多少转化了呢?
最郁闷的是,当你把所有空闲时间都占满以后,就像是堆满杂物的房间一样,你已经忘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那些拼命获取的知识,还没来得及转化就被遗忘了。
03
当然凡事也有另一面,上面说的是充分利用时间到没空消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时间都被偷走了而不自知。
在胜间和代的《时间,会用才能身价倍增》当中,就指出如果我们想要合理利用黄金时间,就一定要避免生活中那些时间的窃贼。
那哪些是时间的窃贼呢?就是那些浪费和闲耗我们时间的事情。比如长时间的劳动、上下班交通时间过长、烟酒等依赖性的活动、无效的社交,甚至还包括犹豫判断的时间等等。
我们时常因为处于这些事情中,所以觉得做不了其他事情,时间也就不自觉地浪费掉了。
对于这些窃贼,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替代、改良等方法压缩闲耗的时间,避免对时间的浪费。
我们常说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这首先要取决于对自身时间利用情况的反思。仔细观察生活中那些被大量占据的时间,是被“窃贼”偷走了,还是被自己放空了。
找回时间的主动权,才能让时间变成创造自身价值的帮手。好好地利用暗时间,这将是你和其他人拉开距离的关键。千万别让时间窃贼占了便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