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三年级,她最近带回家的一道数学作业题让我对加拿大的小学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三年级的数学题“应该”是什么样子?我找来一套国内的试卷。不出所料,各种计算占了大头,加减乘除,两位数,多位数,甚至分数。而这也正是我印象中数学题的套路。
应用题也差不多,无非是把计算隐含在了实际问题当中。
从李村到县城的里程大约有36千米。我从李村出发骑自行车用了4小时到达县城。平均每小时骑行多少千米?
这是再常见不过的数学题,标准答案也清楚明白。比如这道骑自行车的题,答案为36÷4=9(千米)。试卷所附的参考答案十分严谨,这道4分的题目,列对了算式得3分,计算正确得1分。如果没有写“答”,或是没有正确使用“千米”这个单位,扣0.5分。
这是我们所熟悉的小学数学题。题目干脆利落,答案清晰简洁,绝没有多余的废话。
加拿大小学生的题目却不是这样的。
我家小姑娘带回来的这道题是关于“数据管理”的。询问学生上学需要多长时间,把得到的结果列出了一张表格。表格共两列,左边是从家到学校的时间,从最短的5分钟到最长的45分钟,以5分钟为间隔递进。右边一列则是学生人数。比如有1名学生需要5分钟,8人需要15分钟,2人为45分钟,等等。
就这一张表格,出了四道题目。
a) 根据表格绘制一张柱状图,以1格长度代表5分钟。
b) 将你所绘的图形与一位同学的比较。两张图看起来像吗?解释你的答案。
c) 有几名学生花费的时间较多?
d) 一名学生只要5分钟就能到校。这名学生是住得离学校最近吗?解释你的答案。
说实话看到这些题目我有点懵。第一题根据数据画图,虽然我自己上小学时没做过这样的题,但这还只是学习内容的区别,尚在可以理解的范围。第二题找同学对答案,还要说明两人的答案是否相似,这真是数学作业吗?以出题者的思路来看,这道题隐含的意思是允许有不同的答案,只要合理反映数据,不一定需要符合“标准答案”。
第三题就更有意思了。“有几名学生花费的时间较多?”多少算是“较多”呢?题目并没有明确定义。那么,是不是要先算出所有学生花费的平均时间再找出高于平均值的学生人数?这也许是一种思路。但既然这道题是先画柱状图再答题,显然是鼓励学生观察图形而不只是使用表格中的数字。那么是不是该利用图形来找到中位数呢?再或者既不算平均值也不找中位数,而是让学生单单只是通过观察来自己定义什么是“较多”,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算是正确答案呢?
如果说前面三道题多多少少都还算是加拿大教育思路之下的数学题,第四题就连我家小姑娘都提出“抗议”了。按照我们所习惯的数学题的套路,数字是一切问题的基础,上学花费的分钟数值越小,路途当然越短,这还有什么好问的吗?
可是加拿大小学生并不这么想,他们只按照他们的生活常识来理解问题,并不主动去把答案局限在数学课本范围内。小姑娘冲我抱怨:“我不想做这道题了。”
“为什么?”我一边问一边看了一眼题目:“你要我帮助吗?”
“不要。”小姑娘不屑地说:“这是法语的,你也看不懂。”
“那你给我讲讲这题问的是什么。”
“他问这个上学5分钟的人是不是住得离学校最近。”
我有点吃惊,问:“那你觉得呢?”
“这可不一定。”小姑娘一点不犹豫:“可能他坐车,其他人走路。这表格只说了上学的时间,又没有说他们每个人是怎么去学校的。”
“所以这道题你要怎么回答呢?”
小姑娘不耐烦地说:“我知道怎么做,但是他要求解释答案,这道题有这么多种可能性,我要写一大篇才能说清楚,我不想写那么多字!”
小姑娘说得没错,在加拿大小学三年级的评价体系中,不论数学、科学还是体育、健康,学会知识点、能够运用,只是“良好”的标准之一。想要“优秀”,不只是要算得对,更重要的是要能用语言描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要不厌其烦地一步一步详细说明。这种文字说明的详细程度,常常是假设读者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国外的教材那么长,其实看看三年级小学生的作业就能看出些端倪。
加拿大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是一直以来为华人家长所诟病,但这样的题目,引导孩子全面思考一个问题,并且鼓励孩子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我倒觉得这种教育的思路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最近ChatGPT横空出世,带火了人工智能的话题。ChatGPT会不会迅速取代某些工作岗位引发了大家的争论。一片讨论声中,有一个段子很有趣:
很多打工人担心自己会被 ChatGPT 取代,其实根本没必要,你见过能说明白需求的老板吗?
笑过之后再来这道三年级的数学题。如果能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老板也许可以用机器取代员工。反之,如果能理解老板的需求并使用机器所能明白的语言把问题清晰地描述出来,员工就有不被机器取代的价值。这道看似没什么“数学价值”又极其啰嗦的题目,是不是在培养一种“说明白需求”的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