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光的年轮转向2025年的时候,我开始回顾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翻阅一年来的日记,翻看手机里一年来拍下的照片,试图找回我在2024年留下的蛛丝马迹,翻来翻去,我发现这一年来,竟然一事无成,在踏进2025年门口的时候,我实在是羞愧难当,有一种虚度光阴、悔不当初之感。
以往,我会在新旧交替之际,回望走过的路,整理读过的书,以此来显示我没有浪费生命,显示我在很努力地活着。今天,站在2025年的门口,回望2024,数一数,我在2024年里没有干成的那些事儿。
我是一个很无趣的人,智商不高,眼神也不好,我不玩游戏,也不打麻将,因为输不起也赢不了。我不讲究吃穿,不追求面子。因此,我自己觉得我的生活无趣又无聊。为了填补干瘪的灵魂,弥补无趣的生活,读书成了我的一大爱好,说是爱好,实则是无奈之举。在每年年初的时候,我都雄心勃勃地制定读书计划,列出一长串的读书单,可是每一次到了年末总结的时候,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书单是书单,我还是我,列在计划里的书没读几本,计划外的书倒是读了不少,由此可见,我是多么用心不专,用心不专或许就是我在2024年一事无成的原因之一。
这一年,我开始筹划一门课程,结合自身的学科知识背景,整理出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内容。这门课程名称暂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理学》,我还为这门课编撰了一个课程目录。2024年的前三个月,我收集到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买回了十多本相关的书,如《中国传统文化的物理之光》、《文物中的物理学》、《物理学与传统文化》等。从2024年4月份开始,我着手编写课程的第一部分《成语中的物理学》,写了四篇文章后,我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中国古代玩具上,于是我又开始寻找中国古代玩具中的物理现象,比如陀螺、风筝等,这些资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像我童年时代玩的陀螺这种玩具,竟然有上千年的历史,考古学家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有石陀螺。我在查找编撰这些资料,整理出一门课程的时候,时刻感觉自己孤陋寡闻,我感慨这么多年来,我仅仅学会了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只会教辅导书上的习题,我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引领学生认识更为宏大的历史文化,没有拓展学生的视野,这种想法让我不寒而栗,同时也坚定我开发一本除课本之外的课程的决心。但是2024年,这件事我并没有完成,随着阅读面的拓展,我的兴趣从传统文化中的物理学这一范围转向了科学家的故事。
那是我写完了中国传统玩具中的物理学之后,我开始阅读科学家的传记,我先是读了一本叫《物理学史父子谈》的学科史通俗读物,对书中提到了物理学家按时间顺序做了一个梳理,主要人物有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布鲁诺、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第谷、开普勒、牛顿、富兰克林、法拉第、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然后我找到这些科学家的传记,一本接着一本地读,每读完一本,我都写一遍文章,把这位科学家的经历和成就以通俗易懂,带有故事情节的方式写出来。写着写着,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我可以把这些科学家的故事开发成一门课程,课程名称就叫《课堂上学不到的物理学家的故事》,这个想法让我兴奋良久,如果完成这一些列的写作,我大概要研究十五个著名的物理学家的传记,这就意味着我至少要读十五本科学家的传记,写十五篇文章,并准备十五节课的资料。目前,我已经写了六篇,还远远没有完成,可惜的是,到了下半年,我的阅读兴趣又发生了转向,这项科学家的故事系列就暂时不了了之了。
下半年,我有迷上了“儿童阅读”和中国古代名人传记这两个主题的书,在阅读的基础上,我写了四篇研究“儿童阅读”的文章,还写了孔、孟、老、庄四位先贤的故事。我本想把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故事写成一个系列,这一系列一共有十位伟大的人物,除了写过的先秦时期的孔孟老庄,还有司马迁、陶渊明、王阳明、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这就意味着,我要再读至少十多本中故古代名人传记类的书,这又是一个大工程,2024年,我完成的不到一半。
在阅读“儿童阅读”这一主题的相关书籍的时候,我又发现了一个隐藏的主题,那就是儿童文学。因为我的童年无书可读,所以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儿童文学这一专门领域,更不知道阅读儿童文学对一个人的童年能产生重要影响。我读过《儿童文学概论》、读过《儿童文学经典与阅读》、《女巫一定得死》等,有了这些儿童文学理论书籍的引导,我开始阅读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比如《毛毛》、《苹果树上的外婆》等。不过我才读到了儿童文学的冰山一角,远远没有完成。
回想我在2024年做过的这些尝试,一个都没有完成,每一项任务,我都是站在门口,轻轻地推开一扇门,然后走进几步就退了回来,这种用心不专,浅尝则之的心态让我在2024年里所做的一切都是未完成。
此刻,再过几个小时就要进入2025年了,如果非要找出一件我在2024年中完成的事的话,那就只能是我又增加了一岁,走过了不惑之年的门槛。除此之外,一事无成,悲哉!悲哉!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增加的年龄和读过的书给了我足够的勇气去抵抗一切不符合内心的东西,生命短促,往后余生,时间只浪费在自认为美好的事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