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匆匆地行走,只留下了背影,因为要完成任务,却忘记了有多久没有执着于自己喜欢的事。 ——题记
点开简书,进入我的文集,蓦地发现我的更新时间停留在2017年12月30日,而今天是2018年4月20日,原来我离开简书这么些天了。我的写作也停留在了冬季,夏季始复苏,成功地错过了最美好的春季。
为什么会我的爱好——写作会经历这个休眠期呢?因为我很忙。
1月份,月初的期末考占据了四分之一的时间,学习英语的计划占据了我的又一个四分之一,紧接着,寒假来了,规划寒假、收拾行李、回家、调整状态,刚做完这些准备就发现家里不仅冷还没网,就这样又一个四分之一没有了;然而,我成功地抓住了1月份的尾巴,将练习科目三拉上了日程,作为一只小白,长时间没有碰车,紧张在所难免;时间就在练车的焦虑中滑到了2月份,考试、挂科、春节、再次练车、同样的焦虑、再战科三,2月就在科三的焦虑中溜走了;3月终于到了,返校。写作的环境又回到了从前,可是辅修论文还有一个半月就要交定稿了,而我仅仅停留在选题。没头没脑的我,又猛地扎进论文制作,一边掰着手指头计算日程,一边赶着初稿,历时一周终于赶出了一万两千字的初稿交给教授,却因为思路不对,被退回、重新修改题目、再查文献、列提纲、改提纲、写初稿、改初稿,紧赶慢赶得出了一篇框架与内容同时具备的文章,毕业论文也粉墨登场了,不得不再次选题、列提纲、改提纲、准备实验材料、实验、分析数据、写初稿……
猛地一看,接二连三的任务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嗯,的确很忙。但是,真的很忙吗?我真的忙到没有时间去理会自己的爱好吗?
细细回顾过去的那些天,一天24个小时,除去睡觉的8个小时,保持8小时在自己每天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上,洗漱、吃饭花去5小时,也至少还剩下3个小时。这三个小时也足够用来写出一篇文章了,加上前期的充电,中间的写作,后期的修改,一个星期写出一篇文章也是够的,那么这逝去的春季,111天,整整16周,我的应当写出来的16篇文章在哪里呢?既然事情也没有做,时间花在哪里呢?不好意思,我现在完全没有印象了。
曾经,有多少爱好就在一次又一次的“我很忙”中被消磨掉了?但是每一次好像都是相同的戏码在上演着:我很忙没有时间,怎么能够让爱好打扰了自己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呢?时过境迁,看着别人在自己的爱好上小有成就时,又会感慨:要不是我太忙,应当也会坚持下来,现在也该和他一样吧?
也曾尝试过,每天都给自己一个固定的时间来坚持自己的爱好,对于一系列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总是会告诉自己:没事儿,今天完不成也没有关系,反正时间还没有到呢?就这样抗到接近任务的截止日期,用一周的时间,将所有的任务在全部解决,就这样我的坚持又不得不夭折了。即使他曾经很倔强的存活了21天,最终也会被自己亲手扼杀掉。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出走简书这些天,我也在思忖原因,随着我的回归,答案也浮出了水面。
首先,认知上的错误:爱好会耽误自己所谓的正事,所谓的正事会挤占自己花费在某一项爱好上的时间。这是一个认知上的怪圈,就像推卸责任时的踢皮球一样,将爱好与必须完成的任务推到了两个对立的面上,它们在为我的失误而买单后,还会在我的认知上形成一种印象:爱好与任务不可得兼,两者在时间的占用上是站在对立面的。认知上两者的不共存,会推动着现实这样发展。
其次,爱好是用来调剂生活的,不应当被忽略。每一天都会有数不清的事情涌来,他们都裹挟着明确的利益关系,影响的可能就是下一秒,他们的确很重要甚至也会很紧急。这样的事情总是逼着我们不假思索地去执行,久而久之,理所应当的认为,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必须立刻马上去完成。所有的时间都被投入到纷繁复杂的事情中,自己也被现实束缚住,忽略了自己的爱好。在外界环境的压迫下,在浅显易懂的利益关系面前,选择了退步,完成任务,我们被现实拖着一步又一步艰难地往前挪。是否会在某一天,你会猛然发现失去了自我。不同于每天接踵而来的纷繁事物有着利益关系的加持,爱好是个人自动自发的行为,即使不做也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直接的损失。但是爱好是个人的意愿,自己内心的声音,真的不重要吗?当你觉得它不重要的时候,只是你自己忽略了自我而已。我们做的所有外界强加给我们的事情不就是为了自己吗?可是我们却会在做选择时忽略掉爱好,漠视了自己。
最后,自己的时间管理出现了问题。在离开简书的这些天中,从事情的时间安排上来看,我的确是很忙,然而这份忙碌并不是来源于事情本身,而是源自于自己每天的时间利用率低,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思考我接下来要干什么,然后做事的时候也没有一点紧迫感,只要是在做就不着急。每天都没有恰当的目标需要去实现,完成任务的时间不仅长,而且完成了还没有一点的成就感,就这样一点点消耗自己的热情与动力,处理接下来的事情又会更慢。这样就仿佛进入了一个不断自我消耗的死循环中,在这个循环里不断消耗的是自己的恒心与毅力。越往后越是会发现:在处理问题时,混日子的习惯越来越重,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不知不觉中从我的指缝间漏掉了,手中的空虚感会愈渐明显,时间的焦虑感也会越严重。重拾自己的爱好这个愿望会渐渐地变成奢望,最终遥不可及。
离开简书这些天,我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自己临时的退缩而变得更好,只是变得越来越乏味。还好,我回来了,追溯到了事情的本源。
简书,你好!庆幸,接下来的日子里有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