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你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都没有改造欲望,才算真正的觉醒。
2.当你看清自己的真实需求,不再要求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然也就不再偏执于改造别人。
3.人们会通过提出要求或设立目标,并让自己或身边亲近的人实现这些要求或目标,来获得一种对生活及周遭环境的控制感。
而我们之所以需要这种控制感,其根源是:我们对自己“失控”了。
我们对自己有一套“应该思维”,觉得自己应该这么说话,应该这么做事,应该如理想中那样。
而“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这个差距,会让我们陷入失控的焦虑。
讲到这里,或许你已经明白:
只有放下“应该”的条条框框,开始询问自己真实的感觉,我们才能找回对生活的控制感,而无须再苦苦改造他人。
4.我们独立,是因为觉得他人不可靠,自己不会被爱,才需要独自去扛下一切。
我们的独立,总带着点“不得不”的味道。究其原因,这可能跟早年的依恋关系缺失有关。
英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在他的依恋理论里面提到:当儿童的照料者表现出冷漠和拒绝,这个儿童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且他人是不可靠的。长大之后,他也就可能变得“假性独立”。
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处在这样强撑的状态中,很不舒服、想有一些调整的话,试着正视自己对他人的需求吧。
我们是独立的个体,也需要和世界的联结。我们需要爱,需要依赖,需要被看见,需要被放在心上。
表达出这种需要,我们离真正的独立,就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