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丨群体之间,乌合之众

人的记忆是个漏斗,每天漏走一点。

我已记不清第一次读《乌合之众》是在什么心境下,隐约是在内心焦躁的情况下,周末走进书店,一边点了一杯咖啡,一边在排排书架间阅览,仿佛是拥有全世界的国王,在私访自己的领地。

猝不及防地,映入眼帘的一本书。那时候我已经厌倦读作家的美好生活故事,转而对心理学,社会学隐隐约约浮现出一丝兴趣来。

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是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即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

——古斯塔夫 · 勒庞《乌合之众》

书名:《乌合之众》

作者:【法】古斯塔夫 · 勒庞

译者:冯克利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活在群体中,是众多沙粒中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向任何地方,做出众多违背个人意愿的事情,也许这就是我们处于群体中的痛苦来源。

关于群体、关于个人与群体,关于大众,我们很多时候不愿意情绪化却时刻情绪化,不愿意失去理性却常常与感性相伴,我们不愿意成为荒唐的代名词,却不知不觉成为了乌合之众。

在整个宏观框架下,对我最有影响的大概就是其中关于个人和群体的关系,关于教育的论述,关于个人的命运。在阅读过程中,我竟然为16岁处于学生期的痛苦找到了共鸣,这也算是我阅读的一点犒赏了吧。

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也不能改变他天生的热情,而且有时——只要进行不良引导即可——害处远大于好处。

——古斯塔夫 · 勒庞《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之大众心理,于我们的当下,也许不失为一种恰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