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的这幅《江山小景图》兼具气势恢宏和细腻诗意两种特点,因此有人猜测此画作于李唐南渡的最初阶段。
整个画面采用对角线构图,一侧崇山峻岭,一侧江水悠悠。
从右侧开始:
近景处,由平缓的山路渐渐起伏。
山路上,一主一仆在缓缓前行。
山石与水纹的形状相互呼应,只是山石沉稳,水纹轻松而变幻。
不远处的三艘船只较为写实,船上的人物各自忙碌,很有生活气息。
再往远看:
对岸则是一片树林,倾斜的线条仿佛是有风掠过,叶子在不同的晃动。
林间似有独自伫立欣赏风景的人、面对面闲谈的人,岸边仿佛有个用罾网捕鱼的人。
由于画面太过模糊,不能确定是真的还是幻想。
实这样也挺好。
往更远处看,层层的青山让人联想起许多南宋的绘画。
继续展卷观看:
这时,对岸消失,近处的山石渐渐险峻。
看细节:
这些山石在硬朗中又透出南方山水的秀美之气。
山间林木茂密,轻轻摇动的树叶给画面增添了动感。
山顶凹陷处露出的一组屋舍带着庄严和贵气,不是普通的百姓人家。
左侧:
山间的一小节带着栏杆的栈道连接了左右两组屋舍,也使得最初的主仆有了来时路。
而左侧的屋舍显然是贵族或者文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居所。
画面继续向前:
这时画面上出现了一处相对平缓的山坳。近处林木茂密,远处波光粼粼。
细节部分也很耐看:
一人正在过桥。
从山路到栈道,再到木桥,可以想象有一条时隐时现,连续不断的小路,将所有的景色连接在一起,并带着观者一路前行。
林木的表现是这一段的精彩之处。树干的空间安排,树叶的茂密不单薄,同时又有空气流动期间。
树根处的野草给画面增添了氛围感。
与此对应,山石的描绘则简练很多。
林间的一小段山路仿佛时常有人在此处经过。
向上看,一艘渔船正在靠岸,鼓起的风帆暗示着他一天的辛劳。
上方左侧:
宋代的船只一般画得都比较仔细,不像后世文人画那样寥寥几笔。
船头、船尾、船舱顶上各有一人,完全可以脑补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