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总是忙忙碌碌的,星期天的作业收起来,我戴着老花镜看了一节课,依旧没有看完。揉着酸胀的眼眶,我不禁慨叹岁月不饶人,真的是老了。倒回几年,这点作业还是事?下午再看吧,后面两节课要讲新课。这个月得把课讲完,下月进入总复习,仔细算来课程还是比较紧张的。
没想到下午单位群里就发通知,本周五进行朗读比赛。仅仅一周的准备时间,有点太仓促了。一年级统共没有学二百个字,把一首现代诗歌读下来都难,再有感情地诵读出来,不能不说是一种挑战。课程要赶进度,也要夯实基础,决不能占用课上的时间。
先找好朗诵的材料再说。最近这些日子在简书浏览文章过多,两只眼睛看东西又模糊不清了,只好求助同事。
第二天我把任务交给同年级的小刘,她爽快地答应了。立刻坐到电脑跟前,浏览网页。到底是年轻人,干活麻利,十几分钟就找了一篇并打印了出来。
我拿过来一看,题目太大,篇幅太长,内容也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读。同事帮忙我心里就觉得给别人添麻烦了,还要挑三拣四的,自己觉得不好意思。
犹豫再三,我还是向同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没想到小同事很豁达,大手一挥,豪爽地说:“没事,按你说的重新找。这有啥麻烦的。”
年轻就是手脚麻利,不一会儿,一篇朗诵稿就递到了我的手中。这次我对稿子很满意,小同事随即又打印了四份出来。因为这次要求是团体赛,最少得两个人。我根据朗诵稿的内容决定四个人朗读。
我又仔细读了一遍朗诵稿,把没有学过的字挨个注上拼音,接下来就是确定朗诵的人选了。
一年级的孩子读书多数都是唱书,拉着长音。每篇课文我范读,领读之后,很少有孩子能声情并茂地读下来。挑选朗读比赛选手有一定的难度。
夏冰平时朗读课文声音低沉,抑扬顿挫掌握得不错,她算一个。刘一默读书很容易投入感情,领悟能力比较强。欣畅和金轩声音响亮清脆,但是做不到有感情朗读,先试试吧,练习练习,多给孩子们一些锻炼的机会,促使其快速成长吧。
课间把几个孩子叫到办公室,每人读一小节试了试,没有任何感情,就像读商品的说明书。没办法,我开始范读。学生依次试读,夏冰和一默找到感觉了。金轩和欣畅还是不行,尽管声音响亮,没有任何感情。短短二十分钟,怎么可能读好呢!我告诉孩子们回家练习。四个小家伙挺兴奋,有热情就好办。
中午回家,我想在网上搜索同一内容的朗诵视频或者音频,网上这类视频音频很多,但是看得眼睛生疼,也没有一个满意的。
没办法,自己亲自披挂上阵吧。打开诵读软件,输入文字,挑选背景音乐,开始录音,然后播放。最近把过多精力放在了简书,好久不诵读了,声音放不开。删掉重新录制,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总算满意了。
我又单独建了一个小群,把四位参赛选手的家长拉进来,告诉家长课余时间督促孩子听录音练习,课间我再抽空指导。没想到家长积极性很高,当晚把孩子的朗诵视频发了过来。一默的家长已经指导孩子背下了自己诵读的那一部分,并加上了优美的动作,为诗歌增色不少。我马上给予肯定和赞扬。其他家长也效仿,指导自己的孩子边朗诵边做动作,使一首小诗歌变得活泼起来。
接下来就是组合了,明天课间继续练习吧!期待孩子们有精彩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