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发展的壮阔征程中,新时代赋予了党员干部新的使命与担当。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员干部唯有争做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先锋,才能在时代的考验中交出优异答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锐意进取是党员干部突破困境、开拓新局的关键动力。在科技创新领域,芯片技术长期是我国面临的“卡脖子” 难题。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积极组织科研团队,以锐意进取的精神直面挑战。他们不畏惧技术封锁,敢于向尖端技术发起冲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自主研发。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这充分证明,党员干部只有保持锐意进取的劲头,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勇于尝试新方法、新路径,才能在困难重重的领域打开局面。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同样需要党员干部锐意进取。许多乡村曾面临产业单一、人才流失、经济落后等问题。然而,部分党员干部积极探索,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有的乡村利用自然风光发展生态旅游,打造田园综合体;有的乡村挖掘传统手工艺,推动非遗文化产业化。这些创新举措不仅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还吸引了大量人才返乡创业,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党员干部以锐意进取的精神,让乡村实现了从落后到振兴的华丽转身。
埋头苦干是党员干部践行初心、脚踏实地落实工作的必备品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无数党员干部用埋头苦干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人民的承诺。黄文秀同志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她深入群众,一户一户走访,了解村民的实际困难,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在驻村期间,她不畏艰辛,经常奔波于各个村落之间,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贫困群众谋福祉。尽管最终她的生命定格在了扶贫路上,但她埋头苦干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人。正是有众多像黄文秀这样埋头苦干的党员干部,我国才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让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在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中,党员干部的埋头苦干也不可或缺。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基础设施的更新到居住环境的改善,工作繁琐且任务艰巨。党员干部们深入小区,倾听居民意见,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他们常常放弃休息时间,在施工现场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确保改造工作顺利进行。经过不懈努力,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这背后,是党员干部们日复一日、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将锐意进取与埋头苦干紧密结合。锐意进取为埋头苦干指明方向,避免盲目蛮干;埋头苦干是锐意进取的落脚点,让创新想法得以落地生根。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政府部门的党员干部一方面锐意进取,积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埋头苦干,扎实推进系统开发、数据整合等基础工作,最终实现了“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 等便民服务,提升了政府的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然而,在现实中,仍有部分党员干部存在不足。有的缺乏锐意进取的勇气,面对新问题、新挑战,习惯按部就班,不愿尝试新方法;有的缺少埋头苦干的毅力,工作浮于表面,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阻碍了事业发展。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需要新担当。党员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胸怀,争做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表率。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身能力,增强锐意进取的底气;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埋头苦干的精神。只有这样,党员干部才能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