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工业生产领域,稳定、高效的配电系统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石。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企业对配电的要求日益严苛。然而,当下许多生产企业的配电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配电设备老化严重
部分生产企业仍在使用运行年限较长的配电设备,像一些变压器、配电柜等,其服役时间甚至超过了正常使用期限。以某机械制造企业为例,厂内核心变压器已运行近 20 年,由于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内部绝缘材料老化,不仅导致电能损耗大幅增加,而且故障频发,在过去一年里因变压器故障导致的停电次数多达 5 次,每次停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约为 10 万元,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进度与经济效益。这些老化设备的技术性能也远不及新型设备,无法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以及对电能质量的高要求。
电能质量问题突出
谐波干扰
在现代生产企业中,大量非线性用电设备被广泛应用,例如变频器、电弧炉、整流器等。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向电网注入大量谐波电流,导致电压波形发生畸变。在某化工企业的配电系统中,因谐波干扰,部分精密仪器无法正常工作,测量数据出现偏差,影响了产品质量,每年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 50 万元。谐波还会使变压器、电机等设备的铁损和铜损增加,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对通信系统产生干扰,影响企业内部信息传输的稳定性。
电压波动与闪变
生产过程中,一些大功率设备的频繁启动和停止,如大型冲压机、轧钢机等,会引起电网电压的大幅波动和闪变。在某钢铁企业,当大型轧钢机启动时,厂内电压瞬间下降 15%,不仅导致周边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还可能使一些对电压敏感的设备损坏。这种电压不稳定现象不仅影响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企业的设备维修和更换成本。
配电系统设计不合理
容量配置不当
许多企业在进行配电系统规划时,对未来生产规模的增长预估不足,导致配电容量过小。某电子制造企业在业务扩张后,新增了多条生产线,然而原有的配电系统无法满足新增设备的用电需求,时常出现过载现象,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还可能引发电气火灾等安全事故。反之,也有部分企业为了避免用电紧张,过度配置配电容量,使得变压器等设备长期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造成资源浪费和电能损耗增加。
线路布局混乱
一些企业的配电线路布局缺乏合理规划,存在线路迂回、交叉等现象。在某服装加工企业的生产车间,配电线路错综复杂,不仅不便于日常维护和检修,而且在发生故障时,难以快速定位和排除问题,导致停电时间延长。此外,不合理的线路布局还会增加线路电阻,导致线损增大,降低电能传输效率。
运维管理水平有限
专业人员匮乏
不少生产企业缺乏专业的配电运维人员,现有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某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其配电运维工作由一名非专业电工兼任,由于对配电设备的运行原理和维护要点了解不足,无法及时发现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在一次设备故障中,因操作不当导致故障进一步扩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运维制度不完善
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配电设备运维制度,设备巡检不及时、不规范。例如,某家具制造企业对配电设备的巡检周期过长,且巡检内容仅停留在表面,未能对设备内部关键部件进行深入检查,使得一些设备隐患长期未被发现,最终引发设备故障,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节能意识淡薄与措施不足
在当前倡导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仍有许多生产企业对配电系统的节能重视不够。一方面,企业缺乏对员工节能意识的培养,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存在一些浪费电能的行为,如设备长时间空载运行、照明设备长明等。另一方面,企业在配电系统节能改造方面投入不足,未能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高效节能变压器、智能无功补偿装置等。某塑料制品企业,若对其配电系统进行节能改造,预计每年可节省电费约 30 万元,但由于企业对节能效益的认识不足,一直未实施改造。
综上所述,生产企业配电现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增加生产成本,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企业必须重视配电系统的优化与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亿友电凭借深厚的电力信息化服务经验与对用户侧配用电管理的深刻理解,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配用电管理云平台及电力物联网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智能配用电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