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分叉,本质上是一种观念的分歧,它说明比特币的参与各方还没有就比特币未来发展的技术方向达成共识,或者这个共识还没有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而这种观念的分歧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自从产生人类开始就有了,今天我想通过比特币的技术分歧,来梳理一下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几次重大的技术路线的分歧,以及最后如何收场。并且希望从中找到一些看待这类事件的方法。
什么是分叉(fork)
所谓的分叉有这么几种情况:
1. 基本分叉
这种分叉在区块链世界中时刻在发生着,可以算做区块链技术的副产品,譬如两个矿工A和B几乎同时记录了一个区块,这时,就会产生两条区块链,解决的办法就是看随后的区块链会加到哪一个上面,如果添加到矿工A的链条上面,那么就会使得矿工A的链条成为最长的链,那么这条区块链就是被承认的链条,矿工B的记录就会被放弃而失去奖励。
由于向最长的链条上面添加区块是有奖励的,这使得绝大多数人不会做无意义的事情来维护一条短的区块链分叉。因此能够保证比特币有一条唯一的链条而不被分叉。
这种制度设计是在比特币设计之初就被考虑进来的,所以比特币能够运行8年而没有出现分叉。
2. 硬分叉
还有一种情况,是比特币的规则产生变化,而且新的规则无法向下兼容。导致使用新程序的人和使用旧程序的人产生了两条不同的区块链。这种区块链的分叉是不可撤回和解决的。
例如,现在最核心的比特币技术路线的分歧就是要不要取消每个区块1M容量的限制。如果把限制取消,则会引发硬分叉。
硬分叉的产生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旧程序的矿工和维护者发现,就有的程序(或规则)依然有利可图,这会促使他们有分叉的动机。譬如以太坊的the DAO的硬分叉,带来了以太坊和以太坊经典两种代币。
这样来看,硬分叉的规则改变,除非得到了绝大多数参与者的共识,使得硬分叉之后,旧规则的使用者及其区块链分支慢慢凋亡,绝大多数人跳转到新的规则下来,否则硬分叉带来的风险则不可避免。
3. 软分叉
软分叉相较于硬分叉的区别就是,新的规则(或程序)可以向下兼容,譬如说,上面讲的1M的限制,如果限制500K则属于软分叉,即使未升级的节点看到500K的区块也是认可的,可以继续运行。这种分叉能够兼容新旧规则,不会产生两条不同的区块链。
然而,如果仅有一个矿池使用新程序,那么他很可能变成短链条(由于无法记录大于500K的区块)而被孤立,或者干脆产生硬分叉形成一条新的区块链。
软分叉由于其较低的分裂比特币的风险,成为了程序升级的一个常用方法,譬如之前的BIP66和P2SH。
4. 用户触发的软分叉(UASF)
这是一种设想,是想不通过矿池的许可,仅仅通过拥有完整节点的交易所、钱包和公司来升级软件(可向下兼容)。想要参加软分叉的节点需要升级程序版本。
这种做法带来的问题是,如果矿池不同意软分叉,可以通过其算力强行分叉比特币。
那些自古以来的分歧
其实人类诞生之初就产生过分歧,而且比今天严重得多。严重到一个物种的灭绝。
远古
远古人类不止现在一个人类物种,从非洲走出来的人种生物中,有大概三个同时代的人类亚种,分别是智人、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这三个人种远比今天的黑白黄棕人种区别要大,虽然也可以通婚生育,但确实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不同的亚种。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现代智人之外的人类物种,然而今天除了现代智人之外,其他的所有人类物种都灭绝了。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甚至比我们的祖先智人更大,力量更强。Why?
有种说法是尼安德特人虽然拥有更大的脑容量,大脑的扩容更多的是存在于后脑的视觉区域,真正大脑的语言和思维的前额叶区域的功能并未得到进化。而智人的大脑则是得到了全功能的进化,这使得我们的祖先能够碾压尼安德特人而取得进化战争的胜利。
这是第一次技术分歧。
K.K.说科技是有生命的,就像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细菌、真菌这六种生物一样,有自己的演化历程,应该算是第七种生命。
科技演化
科技的演化也是伴随着分歧,从最初的农业技术到一、二次工业革命,从互联网到现今的区块链。每次技术的进步都会产生百花齐放般的技术分歧。
工业革命
所谓的工业革命本质上来说是原动机的技术革新,从自然动力的风力、水力、畜力和人力的直接利用,变革为对矿石能源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的利用。
在技术方向上,这些科技产生之初也有过技术路线之争,譬如有关照明的煤气灯和电灯的技术方向的争夺。
电灯与煤气灯
两者同时共存的时间在中国长达53年,最终由于技术进步,电费下降。电灯凭借亮度高,安全性好的优点最终胜出。
直流与交流
这是爱迪生与特斯拉的一段公案,特斯拉的天才发明交流电和爱迪生的直流电的技术交锋的故事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最终的结果我们知道,虽然期间J.P.摩根也出资支持爱迪生,交流电依然是科技发展的方向。这种趋势似乎是不受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液晶与等离子
在显示技术上,也长期存在过液晶技术和等离子技术的路线竞争。等离子因为显示靓丽且可以做超大屏幕而一直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一直都液晶技术也可以做到这么大,这么靓丽且像素更小、屏幕更薄的时候,这场战争才最终落幕。
我想说的话
技术的发展它似乎最终总是指向同一个方向。就是在解决一件事情的方法上面,我们只会保留一个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如何找到这个方向,从而做到活在未来呢?
- 理解技术
新技术的产生之初,绝大多数人都是无法理解的,更遑论在新科技爆发的时代,会出现许多的新技术同时产生的现象,这时的我们如果没有快速学习的能力,没法看到技术的内涵,就别说要如何站队的事情了。
新技术的爆发期,无法获得更多的别人的解读,更多的需要我们获取原始信息,通过自己的理解内化成自己知识的能力。譬如阅读原文的能力和获得逻辑的能力。
- 看到发展
技术分歧的最终结案,是通过技术的进步来实现的。譬如液晶和等离子的分歧,最终是通过液晶技术的发展,等离子技术的瓶颈无法突破。如果是持续关注这个行业,同时能够看到两者技术发展的未来的话。应该能够提前看到两者较量的结局。
- 自有逻辑
既然知道在解决问题的方法里面,我们只会保留最简洁有效的路线,那么我们就需要锻炼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的能力。看到问题的本质,同时也要看到解决问题的本质。
这种逻辑训练是不仅仅对我们理解技术,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也是多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