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本书进行批判性阅读分为5个步骤(更适用于论说类书籍):
一、略读
对一本书的略读是阅读的一个重要步骤,因为略读首先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这本书是否有继续进行批判性阅读的价值。
略读:有选择性的浏览书中的部分内容和标题,以获得对本书的概览。
要明白怎样略读,需要弄明白这3个问题:
1.选择读哪些内容?
2.概览是什么意思?
3.浏览是指什么样的速度?
1.略读时选择哪些内容?
书名
书名往往是作者写作主题的表达,所以在阅读之前,认真的看看书名,了解作者要写关于哪方面的内容;通过书名可以大概的对书做出分类,比如说《如何阅读一本书》,看到书名,我们就能知道这是一本实用型论说类书籍。
目录
目录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地方,但目录是作者对整本书重点思想的总结和概括,通过阅读目录,能很快地发现作者在书中讲述了哪些观点,这些观点是怎样组织构架起来的。
前言/序
有的作者会在前言部分对整本书的构架,写作的目的,重点思想做出说明,能让读者迅速的总领全文。
索引/参考文献
通过查看索引,参考文献,我们能看到作者在书里用了哪些关键词,他的思想都来源于哪里。参考文献不仅能帮我们判断这本书的价值,还可以作为后期扩展阅读的书目。
每章的开头和结尾
在一般的论述性文章里,作者会把自己的论点或结论放在这两个位置,所以,可以先翻翻这部分内容,了解作者的主要思想。
自己感兴趣的重要章节
读一本书的目的是为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对一本书来说也不可能每一章都同样重要,所以,找到自己最为感兴趣的那一章节,看看作者具体是怎么论述一个观点的,他的论证是否逻辑清楚,论据是否科学合理。通过完整一个章节的阅读,你会对作者的论述风格形成初步的判断。
2.概览是什么意思?
怎样算是对一本书形成概览了呢?要能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1)这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写作主题是什么?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出全书的主要内容。
(2)全书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要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3)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主要论点是什么?
(4)这些论点是怎么组织起来的,文章的大纲结构是什么?
(5)作者提供的例证大概是哪些类型,怎么安排的?
3.浏览是指什么样的速度?
一个字“快”。虽然每个人的阅读速度不同,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但我们要刻意去培养自己快速浏览的能力。如果你觉得自己读书速度不够快,建议你每次阅读的时候都打开秒表,计算下自己的阅读速度,并记录在你阅读的材料上,时时提醒自己要做刻意训练。
注意:在浏览时,如果遇到自己不懂的难点,请做出标注并略过,没必要停下来去思考。
二、反思
我对这个问题持有什么观点,使我对作者的观点产生偏见或敌意,让我不能公正的对待和接受他的观点?
1.关于这个知识我的观点是什么?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3.我们的观点有什么相同、补充、冲突?
4.怎样克服我们之间的冲突?
反思的第一点就是整理自己原有的旧知识体系。看看自己对这个问题有哪些想法,形成了什么论点。而通过略读,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作者观点。然后对比作者的观点对我旧的知识体系是形成了补充,还是和我的旧知识有不同。人们往往容易接受和自己意见相近或相同的观点,但对和自己认识相反的观点本能的反对。
偏见的形成,一来是因为自己固有的观念,二来是一些虽然零散,但经常在你耳边萦绕的观点,比如说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往往会首先想起在电视上听到的那个广告品牌,因为熟悉,你自然的认为它是可信的。所以,如果作者的观点和你原有的知识体系有冲突,应该特别反思自己原有的知识是否有偏颇。
三、精读
我认为精读一本书主要就是做两件事:
1.理解作者
理解作者就是要通过阅读,找到作者的论点、论据、论证,并能用自己的话准确的复述出作者的意思,并把这些观点组织成一段有序的论述,说明文章的核心。是把书从厚读薄的过程。
2.自我解码
自我解码就是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思考,做出自己的注解。这是把书从薄读厚的过程。
(关于如何精读,建议大家参考《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分析阅读和《精进》第四章“解码”)
四、评价
在精读基础上,对一篇文章的所有论点、论据、论证都形成了总结和记录。评价就是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评价一本书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
1.关于论点
作者的表述有没有“含糊不清”的地方?比如说有些用词有模棱两可,表达的意义不明确。
2.关于论据
从两个方面来衡量:真实性、有效性。
真实性:即论据是否真实可靠。
作者提供的案例是否是经过验证的真实案例,作者提供的研究报告结果、引用的专家观点是否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大家公认的事实?
作者的表述有没有故意用一些具有煽动性的词语过分引导人们的情绪,而不是严谨的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有效性:即该案例是否能够为论点提供有效的支持。
该例证是否与主题相关?有些例证是真实无疑的,但它和要表达的主题毫无关系,即为无效例证。
该例证是否全面、典型?作者是否有遗漏?作者引用的某些信息源是否有时效性?
3.论证
作者的推理过程是否有逻辑性。一般的推理有两个问题:
1.事情前后不一致。也就是原因和结果可能是相互矛盾的。
2.事情没有连贯性。也就是结论和支持的理论之间没有联系。
五、判断
即对上述的评价做出最后的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对于判断一本书,我们可以整体同意或者反对作者的观点;也可以只同意或者反对作者的部分观点;而对于某些模糊不清的观点,可以说明它在那些情况下是适用的,那些情况下是不成立的。但无论是表达自己的何种观点,都需要提供可靠的证据来支撑。否则,我们的判断就只是个人偏见。
总结
所谓批判性,即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即能不盲听信作者的观点,也不能毫无根据的反对作者的观点。通过略读对一本形成基本的框架认识,并判断出这本书是否有继续阅读的必要;接着反思自己的原有的相关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找到结合点,尤其要关注和自己相左的观点;通过精读分析作者的思想体系,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根据事实做出评价,最后在评价的基础上形成对一本书的判断。
批判性阅读是就阅读本身提出的思考辨析的过程。但对于一个新知识,除了辨析的学习思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将知识超出阅读的范围之外,进行实践,把知识转化成技能。
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拥有了技能,你就拥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哪怕这个能力在最初的时候非常微小”。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