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两篇文章,被吓出一身冷汗。
所以,特地来写一写分析帮助那些心理上习惯性患得患失的人群度过艰难的初期。帮助别人能够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感情,认为自己配得上这份感情,不去反复试探别人的心意。以致最后受伤的不仅是自己,还有自己的朋友,爱人。
其实,自卑心理中国人多数都有,巨婴思想每个人都有的。
我来分析一下人物的性格心理,像自卑型人格会反复刺痛对方,直至对方离开。(我的天呐)
自卑型人格也是最最惧怕这种情况的出现——对方非常有礼貌,教养良好,不撕逼,但是就是绝交,而且是拒绝沟通式的绝交。而且是——你以后好也罢坏也罢,老死不相往来,这是自卑型人格最最恐惧的地方。这种情况会成为这种人格内心永远的悲痛,不是自卑感哦,是悲痛。举一个政治不正确的例子,就是《甄嬛传》中皇后与皇帝最后互怼的那样——此生不复相见。
皇后是极具自卑感的人物,她庶出,这是她自卑感的来源与根本。她的遗憾在于,这庶出身份是时代给的,是阶级赋予的,无论她作何种努力,她永远是庶出,这一点永远不能更改,及时她死了,庶出的身份会跟着她如影随形到坟墓里,就算她化为白骨,多年以后,后人轻轻一笑:这皇后,是庶出。
更痛苦的是,皇后饱读诗书,写得一手好字,怎么会不能深刻明白这”庶出“二字之屈辱,怎会不明白自己永无出头之日。正是因为她深深懂得,所以,在她心里,嫡出的姐姐永远是站在阳光下,受尽众人欢迎的bestgirl,而她永远只能在阴暗处,畏畏缩缩,不能见人。及时后来,她位高权重,成了无限荣宠的皇后,“庶出”仍然是她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
她是幸运的,她爱的皇帝并不在乎她是嫡出还是庶出;可是悲哀的是,屈辱蒙蔽了她的双眼,自卑捂住了她的双耳,她并不知道——她介意的,皇帝不介意。这是本应是她此生之大幸,最终却成了她此生之大悲。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她介意的仍然是——嫡庶有别,我是母后皇太后,而你甄嬛不过是个妃子。
其实,仔细分析皇后的内心世界,真正让皇后走上末路的不是“庶出”这个身份,这是形而上的,看问题应该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她因庶出衍生出的自卑心态逐渐将她逼死。因为自卑,她终日沉浸在自身的痛苦中,他人的痛苦,他人的悲哀于她而言是不存在的。因为自卑,她丧失了感知他人痛苦的能力。这一切的一切,导致了皇后敏感、记仇、冷漠、缺乏对他人痛苦的体验能力。如果皇后是个普通人还好,她也就郁郁寡欢,终生不得志罢了。可她偏偏生在了皇家,被四阿哥看上,又成了皇后。
皇后到底爱不爱皇帝呢?分析下来是爱的。可她的爱不是成熟的爱,不爱自己的人,永远学不会爱他人。她对皇帝的爱直接导致了皇帝子嗣凋零,后继无人。这份爱太沉重。皇帝采取的方法确乎是正确的,面对自卑型人格,唯一的可解之道确乎是——默默离开,此生不复相见。这是皇帝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其他的,无论给予皇后多大的惩罚,以皇后的智商(能以庶出身份斗过嫡出长女)都能轻松化解,唯有这一点——默默离开,是皇后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
但是也不能全盘否定自卑型人格,在改变世界的伟人中,自卑型的人占大部分,是拥有理想的自卑型。这点我以前在读各大牛人(世界级的思想家、政治家)传记就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