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最火的电影莫过于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当初小品版的就很不错,后来听说拍了电影,票房大卖,也一直听说特别是适合全家一起去,所以对电影又多加了些期待。只是可惜忙碌的春节整日无休,再加上影院一票难求,也就这样一直拖着了。下午得空,场次有空位老妈也有空闲,于是就临时决定,和老妈一起去了影院,看了期待已久的期盼。
电影的带入感很强,瞬间将我拉回到了那个我以为忘记了的年代,笑声和眼泪也跟随着剧情的起伏跌宕而相互切换。模糊中我望向坐在旁边的母亲,昏暗的光线让我看不清她表情是开怀还是黯然,反正我是没从兜里找到事先准备好的纸巾。电影里贾玲说:“母亲在她的记忆里就是中年妇女的模样。”这话一出,好像瞬间扎到了自己,我在记忆里努力的找寻着母亲年轻时的样子,遗憾的是当翻遍所有记忆的折叠后,还是没能找到想要的那个答案。
后来在家里的影集里,找到了这张我们存的最早的合影照片。虽然是黑白照片,虽然我没有任何记忆的画面,虽然时隔多年,流去的时光仍然遮不住母亲的秀美。
原来,母亲年轻的时候是这么漂亮,电影结束后我挽着母亲的胳膊,慢慢的走着。
记忆中无数的画面喷涌而来,那一年春节我六岁,妹妹出生躺在床上虚弱的她,还不忘给我系上了她的围巾,为的是不让外出拜年的我不挨冷。
那一年,我上了小学,母亲送了我一个彩色的手工书包,那也是我人生中第一个书包。
那一年,我高中毕业,拿到警校录取通知书的她掩面而泣,父亲那天也大宴亲朋,喝的酩酊大醉。
那一年,我第一次离家求学,在安顿妥当后我发现书包里放的煮鸡蛋和饺子,那都是三天以后了……还是那一年,我第一次穿着警服下了清晨的火车,长长的村口我就看到了翘首企盼的身影,寒风里这个身影竟然是那么的温暖。
那一年,在经历笔试面试体能体检后,在公共电话亭里我告诉母亲我们成功了,电话那头的她长久的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后来父亲告诉我,那天老妈高兴的哭了很久。
那一年,我背着新娘子回家,母亲看到我们后便从在单元门口奔我而来,搂着背着儿媳妇的我,我明显可以感觉到她身体的抖动和喜悦……
那一年,她步行穿过城市的街道,带着七月中午的骄阳来到我的办公室,只是为了过来看看她许久没见的儿子。旁边的塑料袋里是她带来的几袋牛奶和苹果,我知道她舍不得搭车,也不知道坐几路公交车能到……
这些年异常的忙碌,忙碌的让我时常都忘了家的方向和母亲的味道。有一天在单位和母亲视频,看着屏幕中的母亲,平添了许多白发和皱纹,心头是剧烈的疼痛,忽然间发现时间真的是个神偷,不知不觉中偷走了母亲的那么多的美好青春……
电影的最后让我忽然明白,李焕英为何在之前的眼神里都是湿润的爱意,原来李焕英早就知道回来的晓玲是她的宝,这次回来就是为了让她高兴一次,而奔跑的中的贾玲也再次让荧幕模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