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王阿姨家的岚岚多听话,安安静静一点都不淘气”
“你瞧瞧,张叔叔家的文文这次数学考试又考了满分”
“这次高考,隔壁家的小飞考上了重点大学”
“张姐家的孩子,保研了”
“你的魏姐姐在政府部门工作,每月大几千呢”
你是否,从小到大,也是听着这么多的“榜样”故事渡过的呢?寥寥的几句话,寄语了父母对你的期望,也让你将父母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当成了“敌人”。于是每次父母在羡慕别人家孩子的时候,你总会在心里小声的嘀咕着:
“岚岚哪里是安静,根本就是木头嘛”
“不就是数学满分,我作文还加分了呢”
“重点大学怎么了,哪有北京这个城市有发展”
“保研就保研呗,我自己考研究生去”
“死工资的企业,我自己干每月上万好不”
我们一直在暗暗努力着,超越父母口中的榜样,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我们总以为这样的努力活着是因为这是我们想要,因为是我想要的,所以我是为了自己想法而活着。但是,你是否有思考过,你以为的这些你想要的生活,是怎么“想出来”的么?
是因为别人在做,所以我要做的更好;是因为我们的原生家庭从小教育我们什么是更好;是因为老师的教导,同学们的赞赏,还有那些数不清楚的奖章奖状来证明,这样做就是好的。所以我们想要做到更多的“更好”,来证明自己足够的优秀,获得大家的认同。
其实,我们想要的生活,也是离不开原生家庭的教育,从小到大的学识,社会的认同以及我们对自己的期望。而就是这些理念,促使我们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符合大众的独特却又不会出框的生活目标。有人说,你这说法不对。我妈从小就要求我做个医生,将来救死扶伤,万人敬仰,可我就是偏偏按照自己的想法学习了经贸,下海从商,腰缠万贯。诚然,你没有听从父母的想法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可是你挑灯夜读的学习,不辞劳累的参加各种应酬,为了一个订单满生欢喜,不也是因为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收获,获得社会认同么?而正是这些认同感,让你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更加坚定:“没错,我的选择是对的。”
《浮士德》里有这样一句话:“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一条正途”。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又希望自己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所以我们只是做着大家都认为对的,所有人都说好的事情,将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想法当成我们自己的想法去努力。可是,那又怎样?谁也不是马云,能够早早的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既然没有远大的目标,那我们只要努力做好大家都觉得对的事情就好啦,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也许就会发现自己前进的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即便是马云,他坚定立场努力奋斗,不也是为了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取更高的利润价值,让广大股东相信他能成功么。
人心都是向上而生的。我们总是会被那些闪闪发光的人所吸引着,而在不自觉中,我们也在像他们学习和靠近。而慢慢的,我们也开始变得闪亮起来,也开始吸引着别人。这或许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人类璀璨的文化瑰宝就在这潜移默化的传承中延展开。深入我们每个人的骨血中,和我们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