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的自己

郑重声明:文章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最近在网上浏览时,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如何科学地衡量动物的智商?这引起了我的深思。

文章谈到,以往常用“脑化指数”作为评判动物智商的标准,也就是大脑与体重的比值。指数越高,一般认为该动物越聪明。按照这个指标,人类的脑化指数高达7.5,海豚是5.3,之后依次是白额卷尾猴、虎鲸、黑猩猩、猕猴,狗和猫则分别只有1.2和1。

网图侵删

但近年来,逐渐认为这项标准也存在相应的问题。主要在于体重对指数影响太大,而同类动物中体型的差异,例如人类的胖瘦差别,并不直接对应智力差距。因此,“脑化指数”如今只作为参考数据,不能被视为决定性的判据。

那么,现在如何判断动物是否聪明?目前较常采用包括两种测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是“镜像自我认知测试”。顾名思义,就是检测动物是否具备自我认知的能力。

实验发现,绝大多数动物无法识别镜中的自己。比如狗,往往会对镜中的影像吠叫甚至攻击,以为那是另一只狗。也有些动物表现相对平静,但那更多是出于性格温顺,而非认知自我。

还有一些动物,例如猪,它可以看到镜子反射背后的食物,并懂得回头去寻找,但这也并不能说明猪有自我认知的能力,只能说明它明白镜子的物理特性,不代表它知道镜中的映像是自己。

真正的“自我认知”,需要动物明确意识到镜子里影像是自己,该如何验证呢?

科学家会在动物视觉盲区,比如额头或脸颊贴上无触感标记,通常是彩色的光斑,再让它照镜子。如果动物看到镜中影像脸上的标记后,不是去触碰或攻击镜子,而是用前肢、翅膀或脚尝试擦拭自己身上的标记,才可认定它认出了自己。

目前通过这项测试的动物非常少。除了人类、部分类人猿和海豚之外,喜鹊也意外地通过了测试。而一向被认为高智商的乌鸦,反而没有通过。这也让我们认知到,智慧的表现形式,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人类也不过是动物的一种,所谓高级动物。我觉得这个自我认知镜像测试,对于人类而言同样意义非凡,我们经常能够通过镜子,通过手机,电脑等一切新时代的媒介,甚至是通过他人的目光去观看这个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却唯独难以看见镜中的自己。

                              2025年处暑於上海杨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