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力分”,方能明力之所逮

与我咫尺之遥的妇幼保健院病房楼灯火通明,当然正对我的只是它的侧面——西门而已。它的正面那几个内置火红色灯光的招牌字体更加耀眼。但无论它的外观多么豪华,我仍旧不希望它内里的“繁华热闹”长久持续。

人这一生,无病无灾就是最大的幸福,如果能与我眼前这种地方不产生关联,那是最好,也是难得的幸运。

同事A这几天时不时就要与我通一次电话,我能深切的感知到她心里的那份躁动不安。有其他同事要离职,她怕危及到自己,更怕自己有限的工作经验难以支撑眼下繁重的工作,她有着深深的不自信,无论是工作还是人际关系。

出于道义,我几次三番都是极致耐心的开导她,但到最后我发现,很多东西即便我说了数次,而她仍然听不懂真正含义。大部分时间,她都是选择性的听,甚至对我所讲出的事例,她还会经常拿去和自己眼前的问题作比较,所以今天当她又一次求助我的时候,我心里对她的有些行为同样产生了深深的不安。

本来自己处于好意,想让她把心踏实下来,但我觉得她那张嘴对有些问题不止是和我一个人探讨的,她可能同时和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人探讨。这样下去,因她而起的是是非非有可能会继续发酵。

长久以来对于公司里的事,尤其人与人之间的闲事,我是能躲就躲,能少说绝对不会多说,可她根本就不是一个能够守住嘴守住心的人。

所以,当我静下心来,仔细想,这几天的事就当又给自己一次教训吧。

她总是想的比做的多,看别处的时间比看自己手里那点活的时间多。这样下去,不光是她自己心里永远不会平静,恐怕我也会被她拉下水。

工作没重点,生活没重点,人际关系没重点,完全分不清主次的一个人,你又能期待她能做好哪些事呢?

渔樵问对第三十四页原文这样写到:樵者谓渔者曰:“吾尝负薪矣,举百斤而无伤吾之身,加十斤则遂伤吾之身。敢问何故?”

渔者曰:“樵则吾不知之矣。以吾之事观之,则易地皆然。吾尝钓而得大鱼,与吾交战。欲弃之,则不能舍;欲取之,则未能胜。终日而后获,几有没溺之患矣。非直有身伤之患耶!鱼与薪则异也,其贪而为伤则一也。百斤力,分之内者也;十斤力,分之外者也。力分之外,虽一毫犹且为害,而况十斤乎?吾之贪鱼,亦何以异子之贪薪乎!”

樵者叹曰:“吾而今而后,知量力而动者,智矣哉!”

樵夫问渔夫:“我经常背柴,背一百斤觉得没有问题,但多加十斤我就无法承受,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渔夫答:“砍柴负薪的事情我不清楚。从我打鱼的这些经验来看这些道理,换个角度就全明白了。我有一次钓到了一条大鱼,鱼为了逃脱则跟我较量。我想放弃,却又舍不得,我想把大鱼拉上来,却又没那么大力量。最终,在跟大鱼较量了一整天之后,我捕获了大鱼。但为了这条大鱼,我差点沉到水里淹死。这不就是把生命置于危险之处吗!钓鱼与打柴虽不一样,但因贪而受伤却是一样的。一百斤是你力所能及的,再加十斤,则在你所能承受重量之外。承受力之外,加一毫都是有害的,何况十斤!我贪求大鱼,你贪求柴多,我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

写到这,我很想说,无论樵者渔者,无论古人今人,知‘力分’,方能明力之所逮。

“量力而行”“心里有数”“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情况下,才能把事做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渔者垂钓于伊水之上。樵者过之,弛担息肩,坐于磐石之上,而问于渔者。 渔夫在伊水之边垂钓。有一个樵夫路过,放...
    阳光_5b2b阅读 1,172评论 0 0
  • 渔者垂钓于伊水之上。樵者过之,弛担息肩,坐于磐石之上,而问于渔者。 渔夫在伊水之边垂钓。有一个樵夫路过,放...
    阳光_5b2b阅读 216评论 0 2
  • “历代文学作品中不乏对‘渔夫’意象的使用。如唐朝诗人徐凝有《问渔叟》‘生事同漂梗,机心在野船。如何临逝水,白发未忘...
    苏向东众创云联阅读 11,487评论 0 3
  • 《渔樵问对》通过渔樵对话来消解古今兴亡等厚重话题,作者是邵雍,北宋儒家五子之一。邵雍学贯易理,儒道兼通,他毕生致力...
    孟氏後裔阅读 986评论 0 3
  • 治生札记--046 渔樵问对 《渔樵问对》通过渔樵对话消解古今兴亡等话题,作者邵雍为北宋儒家五子之一,儒道兼通。 ...
    冯贻伟阅读 63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