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北宸21天写作训练营Vol.1#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宁愿自己辛苦,也不愿意拒绝别人。但是却不能找回价值感。
我相信,这是很多职场朋友的感受。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对自己事情并不怎么上心,没有真正的为自己的私心而努力过。
可是,一旦接受到来自别人对自己的需要时,就会拼尽全力做完事情,哪怕自己的第一感觉是厌恶,但还是渐渐忽略掉自己的情感。
我们有时总是个矛盾体,一方面厌恶来自别人的需要,但是又全力的去帮忙。
很多时候我们都有认识错误,我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或者是不同的场景时,希望第一时间寻求别人的认可,或是自己能尽快的融入到群体中,想到的通常就是帮别人做事,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找到价值认同感。
但往往事与愿违。
把自己折腾得精疲力尽,很多时候换来的都是不讨好,或是在别人的眼中成了老好人,一旦有事就直接找你帮忙。不仅对我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效率。
在实习那年,我进入了一家小公司工作,公司团队有一百多人。因为刚进去,为了更快的融入团队,通常忙完后就会帮助一些老员工做事,刚开始还没有什么,渐渐的问题来了。
没有拒绝别人带来的,除影响了自己正常时间外,也影响到自己生活,有时候为了帮同事加班到很晚。最严重的一次是帮同事画图,弄到凌晨三点中才做完。第二天却被同事埋怨,做的东西不满意,我的心理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感觉自己就是职场便利贴,想用就用,不想用就扔。
不仅没有得到同事的感谢,还被同事到处吐槽,我开始反思自己,帮他们是为了融入这个团队,那么不帮他们就不能融入了吗?我最终的目的是为寻求认同,那么有没其他方式呢。
万能的度娘成为了我解决问题的首选,看了很多人的拒绝案例。非常喜欢陈华伟先生的处理方式,
他刚转行进入四大做审计,有一天,一个同事交给他一个word文档,让他帮忙打印5份年度财务报告寄给客户。刚接到任务时,同事只告诉他,要带一个「小贴纸」,去25层印刷室。由于自己不熟悉,同事也没有说清楚,废了很多时间才办完这件事情。
虽然事情做完了,但是非常痛苦,我们很多人遇到这张问题,通常都是心里面,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但是高手就是不一样,也许这是与一般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吧。他把这次经历,在笔记里梳理了一个标准流程,变成了一个印刷年报的指南。以后有人找他帮忙,直接一张纸条搞定。不仅帮了忙,还让别人觉得欠你一份人情。
看来老祖宗说的,半碗米养恩人,一碗米养仇人。是有道理的
我开始学着陈华伟先生的方法,把握帮助的同事的工作做一个流程,他们在找我帮忙的时候,先问时间,然后告诉她们,不好意思我手里还有紧急工作要处理,你的事情可能要好几天才能帮到你,我这里有份工作指南,也许对你有用,就拒绝了别人。
工作指南对新人有用,对老同事来说完全就是个幌子,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也不得不笑着脸说,谢谢。
从那以后,遇到同事寻求帮助时,我通常会根据情况,还有同事的人品,选择性的帮助。不仅自己的时间多了起来,工作也轻松多了,也开始融入到这个群体。当你开始重视自己的时候,那怕是对手,都会高看你一眼。
对于一些人来说,拒绝别人,或者真实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但是无底线的帮助,是换不回别人的认同的。只会让人觉得你可有可无。我们要学会爱自己,你就是你,你的价值无需他人评定,只需对自己负责。
当你毫无底线的与原则的去承担别人本该担负的责任,你可能也无形中降低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当你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放在别人之后,恐怕也很难赢得别人的真正的尊重。
所以,当我们去帮助别人的时候,可以先问问自己:是愿意的还是不愿意,只有重视自己的感受,觉得自己重要的,才会被别人同等的对待。
帮是情谊,不帮是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