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基本》003——要做的事,保持一点点就好

《100个基本》松浦弥太郎的人生信条

《100个基本》003——简单地生活。要做的事情,保持一点点就好。

简单思考后,选择少量“应该做的事”。如果其中有复杂的事就简单化,认认真真地拼命做到最好。如果什么都插一手,最后的结果不过是每件事都半途而废罢了。“想穿红色的,也想穿蓝色的”,两种颜色都上身,只会显得不伦不类。只要有“想要那样,又想要这样”的想法,就不可能全部实现。不能明确目标,凡事都只能是浅尝辄止。

松浦弥太郎老师的第三个人生信条竟与自己的一些日常所为不谋而合,不由得有些沾沾自喜。

先说“简单地生活”。

生活,往简单了说无非衣食住行,重要的是一日三餐。往通俗了说,也不过就是吃喝拉撒睡。往复杂了说......太复杂了,在这儿就不说了,毕竟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大家也没能说清楚到底啥才是生活。所以,还是得往简单了说,这与日子还是得往简单了过大概是一个道理。

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于我而言,更多的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当局者迷,只觉得复杂,并不知该往哪儿简化,或许是不够聪明、不够智慧?而更更多的时候,是知易行难,就像很多事情,道理不是我们不知道,但就是做不到,不仅苦于方法,更苦于习惯使然、亦或无法坚持。

简单化后“认认真真做到最好”,这除了需要毅力之外,还考验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毕竟每个人的认知程度、眼界宽度、见识广度都将影响其对这件事的“最好”的评判标准,“最好”的完美状态大概只在理论上存在吧,现实中大抵应该是不存在的。所以,尽己所能地去做到“最好”,那个你认为的“最好”,就我的理解而言,这更强调的是态度问题。

那么,接下来再说说“要做的事情,保持一点点就好”。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与“微习惯”的理念有一些不谋而合的地方,这也是我认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开始尝试并因此沾沾自喜的地方。

第一次了解到“微习惯”是在几年前,当时我喜欢的一位时尚博主在推荐自己的年度书单中提到一本《微习惯》,其意在帮助大家轻松养成好习惯。我找来这本书通读了一遍,“微习惯”的意义大概就是:如果你想养成一个习惯,可以从一个小得不容放弃的目标习惯开始去做。比如,如果你想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可以从每天做一个俯卧撑开始。而我的每日微习惯打卡,也正是受到该书的启发,正在实践,虽然目前刚刚起步并未看到什么突飞猛进的变化,但我坚信时间的魔力会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要做的事情,保持一点点就好”的理解上,我的理解是积少成多,量变引起质变。但看松浦弥太郎老师后半段的释义,好像并不是这个意思,其更侧重于强调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并将其一以贯之的意思。既要又要,目标不明确,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不可取。我认同松浦弥太郎老师的观点,但对于红蓝配的举例我有话要说,都说自古红蓝出CP,红蓝配我还是挺喜欢的,哈哈哈~怎么读个书还读出一身“反骨”的样子。

虽然与松浦弥太郎老师的理解不大一致,但我同样认为做事应该专一专注,否则也便不会在年初定下“专注”的年度主题了。可也不得不说,在现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背景下,“既要又要”说的不仅仅是人的贪婪和欲望,有时是一种被迫的选择,有时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比如一边开着不容缺席的会议,一边还要回复着客户的信息,协调着团队的工作,一心可以二用甚至三用四用似乎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的必备技能,这,是一种被迫的选择。而边吃饭边刷剧,几乎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常态。

我深知松浦弥太郎老师说的“既要又要”的危害,书柜上看了开头就扔在一旁,后面遇到有兴趣的书又兴致勃勃地去开下一本,再看几页又扔一旁的书已经垒起高高一摞,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并不是之前开的书不喜欢,也不是单纯的喜新厌旧,究其原因不过是不够专一,更不专注罢了,其余的,都是给自己找的借口。

不过,“要做的事情,保持一点点就好”这个建议,不论是像松浦弥太郎老师说的那样繁而化简,一心一意,还是像我所理解的那样以跬步至千里,聚沙成塔,我认为都值得大家浅试一二。

以上,系本人读松浦弥太郎老师《100个基本-003》拙见,与君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