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一词最早提出的人是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后空想社会主义创造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著作《乌托邦》中林构建了一个财公有,人民平等,按需分配的完全理想社会,此后这个词一直在表现一种世外桃源般的美好。而在“反乌托邦”的概念出现后得到了猛烈的批评,这个现象在巴特勒反达尔文主义的《乌有之乡》得到了预示。在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由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乔治•奥威尔的《1984》达到了顶点。
今天我想介绍的是反乌托邦小说三部曲中的《1984》。《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8年完成的著作。《1984》被选为世纪百大小说之一,更是有人评价:“多一个人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1984》描述了一个极权主义的乌托邦,在1984年只剩下个国家:大泽国、欧亚细亚、东亚。小说是围绕大洋国开展的,国家的绝对领导人是老大哥,他从不露面,但拥有绝对的决策权,大街小苍都是他的肖像,在老大哥下面是内党,约占人口的2%,再就是外党,占15%,剩下的是群众和少部分无产者,党员所受到的教育使他们对老大哥报以盲目的崇拜和对群体的极致追求。这个群体一起游行,一起观看三分钟的仇恨节目,这个群体非常非常的排外,他们想要打倒一切除了他们以外的人,消除一切与他们不同观点的人。而党的口号是: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隶,无知即力量。国家有三个教条:1、过去变性,历史是可以随意更改的;2、双重思想:指同时接受两个矛盾的观点,一边撒谎,一边相信自己;3、对于新语极致追求。所谓新语是通过简化的语言以达到缩小人类思想的目的。原文是这样形容的:绝对不必像过去那样麻烦的,要用什么“卓越”“精彩”之类的词汇,表达起来模糊不清,现在“好”就完全覆盖形容词的含义,如果你想进一步强调好的程度,那就双倍的加“好”完全能满足意思表达的需求。文中党员工作的真理大厦共有四个部门:真理部——负责娱乐、新闻、美术;仁爱部——负责法律及秩序;和平部——负责掌管战争;富裕部——运作经济事务。然而就连名字都是讽刺的,真理即虚伪,仁爱即是集权,富裕即是贫穷。人们始终活在战争中,始终被奴隶着,是麻木的。
《1984》的主人翁文温斯顿作为一个修改历史工作的外党党员,在日复一日的麻木工人中开始怀疑老大哥的存在,在思想严酷的监督的夹逢中做些出格之事,写日记记录所想,出入无产者生活区,遇到了表面无脑崇拜老大哥,实则对一切都嗤之以鼻的朱丽亚,并和她幽会相好,他相信兄弟会的存在,并坚持无产者会战胜一切,在得知内党成员奥布莱思是潜伏的兄弟会成员时他欣喜若狂,甘愿为兄弟会奉献一切,无条件信任他。然而事实是,党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那个给予他藏身的旧货店老板正是思想警察,奥布莱思不是兄弟会成员,这一切都是党的精心部署,温斯顿以思想罪被体仁爱部抓捕。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就是死亡,死亡是最终的结果,但死亡并不是目的,扭转错误思想,相信二加二等于五是酷刑最终的目的,死亡是必定的,但死亡那一刻思想也必须毫无瑕疵。
小说以悲剧收尾,但却并不符合“没有悲剧就是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这个说法。悲剧不悲壮,而是令人吹嘘,他反抗过,斗争过,但他仍不悲壮,因为他被战胜了,“他爱老大哥”这是温斯顿死前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书的最后一句话。
《1984》该书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恰逢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与妻子一同赴西班牙,投身于保卫政府的光荣战争,但是这场战争却由于政府内部分裂而失败,奥威尔没有死于法西斯枪弹下,却差点死于政府内部党派之斗争中,这对奥威尔影响巨大,而他开始思考“捍卫民主社会主义”,以此为思想出发点,一直影响至他的两部成名作《动物园》《1984》。
在《1984》文中奥威尔酿了三杯毒酒:爱与背叛、死亡与自我、虚幻与现实。与朱丽亚的爱情是温斯顿生活的希望的开始与思想孤独的终结。这是命中注定的悲剧,在一个反性时代是没有爱情更没有以爱为前提的婚姻,男人与女人结合是为了党,他们的爱情是一场战斗,是向党的一击,但仅仅是这样,当温斯顿在被酷刑逼迫时大喊着背叛了爱情。他们的爱情从小心翼翼到痴狂,又到麻木,最后只剩下背叛,他们的背叛不能归结于人性,而是他们最终向极权低下了头。
温斯顿对于自由的看法在日记里写到“自由就是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在极权政治下,真理不过是党的真理,党通过控制最多群众,再用群众控制每一个人。
每一个人天生惧怕孤独,没有思想的人更是本能的畏惧孤独,选择合群。温斯顿最后是完全丧失自我的情况下死去,而死亡从来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
《1984》是一部过于现实,过于真实投影和高度浓缩的小说,让人拟乎看到了奥斯维辛,看到法国五月革命,看到文革。。。而《1984》仅仅是将它们进一步绝望化,荒诞化了。《1984》的世界属于世界,而非仅仅是某一个民族的映射,极权在绝大部分国家已成为历史,可是暴力、歧视及存在,还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正处在柔和的《1984》世界,我们没有终日担惊受怕,有思想自由,可以有以爱为前提的婚姻,我们何其幸运,过着从前人渴望的生活。那么,我们也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能改变自己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点点吗?这大概就是读《1984》的意义了。
最后,借奥威尔在《我为何写作》中的一句话来向《1984》致敬,向文学致,也表达自己的期待“只要我活着,就会继续追求文字上的风格,继续热爱大自然,继续乐于欣赏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以及星星点的无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