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货币的供给和需求
货币是作为一般交换媒介的一种商品,货币的交换遍及整个经济体系。货币与所有商品一样,有一个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其他商品都可以用货币单位表达,因此也就有唯一相同单位的价格,而货币的“价格”在市场上并没有唯一的表达。货币商品只有通过在市场上可以购买的所有物品和服务的一个数组才能得到表达。这个数组没有唯一的表示单位,其内部的变动无法度量。尽管如此货币的“价格”或者说是“货币单位的购买力”也仍然是一个真实并且重要的概念。没有单一的“价格水平”或者说可度量的单位可用于表达货币的价值数组,货币的这一性质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因为货币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它的首要目的是于当下或者未来用于交换消费品或生产者物品。
市场上的货币总需求包括两个部分:货币的交换需求与货币的留存需求。即所有其他物品的出售者希望购买货币以及那些已经持有货币的人持有货币的需求。货币是一个遍及市场的商品,每个人都在不断供给和需求货币,而且现有货币库存有很大一部分投入到新的生产当中。市场上的每个人对于货币都是既有交换需求又有留存需求,这与其他商品不同。交换需求是他取得收入之前的需求,作为劳动、土地、资本品或消费品的出售者,他必须供给这些物品,要求货币作为交换,以获取货币收入。我们已知,除了投机性的考量,制成物品的出售者往往有完全无弹性的供给曲线,因为留存物品对他没有用处。一种物品对货币的供给曲线等同于货币以将要供给的物品来表示的需求曲线,因此以土地、资本品和消费品表示的货币的需求曲线往往完全无弹性。
对于劳动服务,情况则会复杂一些。劳动有留存的用途,即满足休闲的需要。一种劳动要素的总供给曲线根据个人的货币边际效用以及放弃休闲的边际负效用,可能是向上倾斜也可能是向下倾斜的。我们假想有一条劳动要素的供给曲线,在每小时五格令黄金的工资率上,会有每周40小时的劳动服务出售。如果工资率提升到每小时8格令黄金,有些人也许会工作更多小时,因为有更大的货币吸引力让他们牺牲休闲去劳动,他们也许会每周工作50小时。但另一些人则会用增加的一些收入获取更多的休闲,他们也许会工作30小时。这样的两种情形分别呈现的是在这个价格范围内“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我们将小时数与工资率相乘,得到不同情形下劳动者的总货币收入。在每小时5格令黄金的工资率上,劳动者每周赚取40×5=200格令黄金的收益。而在8格令黄金的工资率上,供给曲线“向下倾斜”的人每周将赚得30×8=240格令;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人每周将赚得50×8=400格令,这两种情形的人在更高的工资率上都赚取了更多的货币。显然,更高的工资率既吸引人们出售更多劳动,也会令人得以满足对更多休闲的需求。一个人“向下倾斜”的供给曲线不会倾斜到让他在更高工资率上赚得更少货币的程度。
货币的交换价值降低等于是以货币计的物品价格上涨;货币的交换价值升高等于是以货币计的物品价格下降。在劳动市场上,更高的货币交换价值意味着更低的工资率;更低的货币交换价值意味着更高的工资率。那么有规律可以表述如下:货币的交换价值越高,需求量越低;货币的交换价值越低,需求量越高。即工资率越低,赚取的钱越少,工资率越高,赚取的钱越多。因此在劳动市场上,货币需求表不是垂直的,而是随着货币交换价值的提升而递减,与任何需求曲线的情况相同。将其他交换市场中货币的垂直需求曲线与劳动市场递减的需求曲线相加,我们可以得出下降的货币的交换需求曲线。
持有货币的留存需求,由于波动更大,在市场的货币总需求中更为重要。我们已经知道,每个人取得了收入之后,都会将他的货币资产分配往三个方向:消费开支、投资开支以及现金余额,他可以选择增加现金余额即“净积存”;他也可以选择削减现金余额即“净去积存”,现金余额的多少是由他的价值表上现金余额货币的边际效用所单独决定的。
我们现在先讨论确定一下现金余额即货币留存的需求曲线的形状。假设一个人的边际效用使得他想要在某一时期持有10盎司货币作为现金余额。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而货币的交换价值即一个货币单位的购买力上升,这意味着与之前相比,他的10盎司黄金能做更多的事情。所以他会倾向于从他的现金余额中释放一部分用于购买物品。因此,货币购买力越高,现金余额中的货币需求量越低,相反,货币交换价值越低,现金余额中的货币需求量就越高。
于是,现金余额中的货币留存需求曲线,随着货币交换价值的增加而下降。这条下降的留存需求曲线,加上下降的货币交换需求曲线,得出了市场的总货币需求曲线,它也是与每一种商品所常见的方式下降。
对于货币金属的非货币性用途的需求,在发达的货币经济体系中相对来说不重要,但它仍然是存在的。以黄金为例,比如用之于装饰品或生产用途。它的需求曲线同样也是随着货币购买力的增加而下降。随着货币购买力的上升,花销一单位货币能够取得更多的物品,于是黄金用于非货币性目的的机会成本上升,对此目的的需求也就减少了。反之,随着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就会鼓励人们将黄金更多地用于直接用途。这条供给曲线与货币的总供给曲线相加,得到了货币商品的总供给曲线。
在任意时点,货币商品都有一个给定总库存,这个库存都有某人所有。那种将货币划分为“流通中的货币”与“闲置中的货币”的做法是有很大误导性的。美国经济学家埃文·费雪使用了“流通中的货币”这一说法时想象着一部分货币一直在向某处移动而另一部分则积存闲置,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流通”这回事,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场所让货币在里面“移动”。在任何时点,所有的货币都是由某些人所拥有着,也就是包含在他们的现金余额之中。不论货币库存有多少,人们的行动必须使之与持有货币的总需求相一致。即便是交换中取得收入之前,在转移到他人的余额之前,你也必须至少暂时性的以货币形式留存在某人的现金余额之中。因此总需求都是持有需求。因此在市场上,总库存必然与需求货币的总数量相一致。这种情形如《货币交换价值之均衡点的决定》图所示。
上图中纵轴是货币购买力,越往上越高。横轴是货币数量与往右越多。De是货币的总交换需求曲线,递减且无弹性;Dr是货币的留存或现金余额需求曲线;Dt是持有货币的总需求曲线,为方便起见,这里忽略了黄金的非货币性需求。给定货币数量为0S,SS垂直曲线即社会中的货币总库存在某点与Dt曲线相交。前两条曲线相交决定的社会中货币交换价值的均衡点A。交换价值即货币购买力将被定于0B。
现在假设货币购买力比0B略高,在那个点上的货币需求会少于库存。人们将不愿在交换价值上持有货币,急于将之出售以换取其他物品。这些出售会提升物品的价格,降低货币购买力,直至达到均衡点。另一方面,假设货币购买力低于0B,那样的话,会有更多的人需求货币,用于交易或者留存,需求量超过了可多的库存,因此导致的供不应求会再度将货币购买力提升至0B。
第二节 货币关系中的变动
货币购买力因此有两个要素所决定:持币总需求表以及现有货币库存。
从上面《总货币需求改变的效应》图中可以看出,当任一决定性因素发生改变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比如假设总需求表增加即向右移动,那么总货币需求曲线从DtDt移动到Dt'Dt'。在之前的货币购买力均衡点A处,现在的货币需求超过了可得库存,两者相差AE。需求推高货币购买力,直到它抵达均衡点C。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即总需求表的下降,货币购买力也会相应下降。
上面《总货币库存改变的效应》图表示了需求曲线保持不变,总库存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总库存从0S增长到0S'。在新的库存水平上,库存比货币总需求多出了AF的量。货币会在较低的货币购买力上出售,吸引人们持有。货币购买力会一直下降,直至到达新的均衡点G。反之如果货币库存减少,在现有货币购买力上,货币会供不应求。于是其购买力上升,直至达到新的均衡点。我们的分析和图示至此,很容易就得出了货币数量对于其交换价值的影响。
第三节 货币库存的效用
就消费品而言,我们并不深入人们价值表上的主观效用背后,去探究他们的偏好原因。经济学必须止步于排序确定之处。但是对于货币,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问题。因为货币效用仅取决于其作为一般交换媒介的预期用途,因此货币的主观效用取决于货币的客观交换价值,我们也必须更进一步地分析货币需求。在上面的图示中我们将货币需求与其购买力联系在一起,因此也就与我们的分析尤为契合。对于其他物品,市场中的需求是将商品送入消费者手中的一个手段;而对于货币,它的价格是需求表所依赖的那个变量,而且几乎整个货币需求也是由它来锁定的。换句话说,没有价格或者说没有一个客观的交换价值,任何其他物品都会被当做是免费礼品而被一抢而空;但货币如果没有一个价格的话,人们就根本不会使用它,因为货币的唯一用途就是用来交换物品,没有交换价值的话,它就不可能被用于交换,也就不可能被使用了。
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者物品的供给增加,会增加消费品的供给。消费品供给的增加显然有益于社会,因为有些人的真实收入增加,而没有人减少。与之相反,货币唯一的用途就是交换。货币本身不能消费,也不能作为生产者物品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使用。货币本身因此是不具有生产性的,它是死的库存,不产生任何东西。土地或资本总是以某种具体物品及生产工具的形式出现,而货币总是存在于某个人的现金余额当中。
现在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货币库存变动,则货币的客观交换价值发生逆向的变动直到货币关系再度进入均衡状态,当然变动未必是同比例的。当货币变少时,货币单位的交换价值增加;当货币变多时,货币单位的交换价值下降。不论社会货币库存有多少,货币的效用总是被利用到极致。货币供给量增加不论怎样也不会带来社会效益,它只是有益于一些人而以另外一些人付出代价为前提,这一点我们后面会详细讨论。同样,货币库存减少并不会引发社会损失,原因在于货币只是因为在交易中有购买力而被人们所使用,货币库存下降只是增加了每个单位的购买力而已。
对于货币库存变动的影响,我们设想这样一个神奇的情景:某天早上每个人醒来时都发现自己的货币资产变成了原来的两倍。如此这般,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实收入也翻倍了吗?社会的财富有所增加吗?当然没有。被改变的只是货币单位购买力,它已经被稀释折半了,而且瞬间达到了新的均衡点。
因此,任意货币供给总是被最大程度的地利用,因此增加货币供给不会产生任何社会效用。有些经济学者从这个规律推论说,任何投入到开采黄金的要素,都是用在了没有生产力的行业,他们由此得出政府应当限制黄金开采的数量。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忘记了黄金是一种商品,它不单只是货币,它还有用于消费或生产的非货币用途。所以黄金供给量的增加,作为货币它虽然不会给社会带来任何效益,但作为商品它的供给增加却能提供更多的直接使用价值而产生社会效益。
第四节 货币需求
A.均匀轮转经济态和市场中的货币
如前所述,货币确实只有在交换中有用。不过,交易未必一定是当即发生的。一个人对于货币有留存需求,要保存货币余额的理由,其实就是这个人为了未来的交易而留存货币。这就是现金余额的功能:等待合适的时机进行交易。
假设进入了均匀轮转经济状态,在这样一个确定性的世界中,投资不会有损失的风险,也无需在手头保留现金余额,以备消费者开支的紧急需求出现。每个人因此会将自己的货币库存完全分配,依照自己的时间偏好,用于购买现在物品或未来物品。没有人会让自己的钱闲置为现金余额。一个人知道,他会在六个月以后将一笔钱用于消费,因此他会在此期间将钱借出,在恰好要花钱的时候收回。但如果没人愿意让现金余额保留哪怕超过一霎那,就不会出现被持有的货币,货币库存也是无用的。简而言之,在确定性的世界里,货币完全失去用处。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真实世界里,即便是保留在现金余额当中的“闲置”货币,对于它的所有者也起着作用:个人并不确定未来他会花钱购买什么,也不知道其具体时间。“闲置”货币的用途正是基于这一事实。
一些外行的“经济学家”一直机械地尝试将货币需求归结为各种来由,凯恩斯的《货币论》就是这类尝试的典型。但是这样一种机械的决定机制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标准独自决定他的全部现金余额需求,我们只能探索不同交换事件对于需求可能有的各种影响。
B.投机需求
在货币交换价值中对于未来变动的预期是对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及显著的因素。假设在未来某个时点,人们预期货币购买力会迅速下降,这意味着当前的货币单位比它们在未来要更值钱,这样的话,货币需求表会随着人们倾向于在当下而非未来花费更多货币而下跌,因此导致货币购买力在当前下降。反过来讲,预期货币购买力在不远的将来会上升,则往往会提升货币需求表。因为人们预期货币单位的交换价值在未来会上升,所以就决定将货币积存,向他们的现金余额增加货币,结果就是当下货币购买力提升。
因此,未来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预期会降低当前的货币购买力;预期的上升则导致当前货币购买力上升。货币的投机需求与任何物品的投机需求发挥作用的方式相同。对于未来某时点的预期加速了经济体系向那个未来时点的调整。就如同物品的投机需求加速了向均衡位置的调整一样,货币购买力变动的预期也会加速市场调整到那个位置。与任何非货币物品的情形相同,这种投机性预期所犯的错误会自我纠正。
假设人们普遍预期货币购买力要上升,但潜在的供求关系并不支持这种预期。那么,在一开始这一普遍预期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尽管会提升货币需求以及货币购买力,但这一过程并不能持续。因为市场虽然到达了一个假的均衡位置,但投机性的预测者并没有真的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他们出手货币购买物品以赚取利润,这意味着起作用的是潜在的需求,而非预测的货币需求,这个真实的货币需求是小于在此货币购买力上的货币库存的。支出的压力于是降低了货币购买力,使之重新回到真正的均衡点。这个过程我们不妨用图《货币需求投机性预期的自我纠正》来表示。
货币库存是0S,真实或潜在的货币需求是DD,真正的均衡点在A点。现在假设市场上的人们错误地预期不久的将来真实需求会变动,致使货币购买力提升到0E。总货币需求曲线于是移动到DsDs,新的总需求曲线包括投机需求,货币购买力的确像预测的那样移到了0E。但现在投机者开始将他们的获利变现,因为他们的真实货币需求是DD而非DsDs。在新的价格0E上货币库存供过于求,多出来的数量为CF,卖家急于出手他们的货币库存购买物品,然后货币购买力重新回到均衡。可见货币与其他特定物品一样,投机性的预期会自我纠正,它们加速了市场的调整过程。
C.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与事物
在增进式经济体系中,货币需求所受到的长期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增进经济体中,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品进入市场以及生产的阶段增多,交易的机会总是越来越多。这些更多的机会将会极大地增加货币需求表。如果经济衰退,交易机会减少,那么由此而来的货币需求也会下降。
清算系统是发挥货币交换媒介的作用而不需要在交易中有形地出现货币,因而是节约货币的一种设计。两个人之间也许会有一种简化形式的清算。比如某甲可能用3盎司黄金从某乙处购买了一块手表,与此同时某乙用1盎司黄金向某甲购买了一双鞋。他们二人并不需要做两笔货币转移而是可以选择做一下清算操作。某甲支付某乙2盎司货币,然后他们交换手表和鞋。他们做了清算以后,需要实际转移的只是货币的差额,所以各方就能进行各种不同的交易,而所使用的现金大大减少。如果所有交易都是现金交易,清算的使用范围就十分有限,当信用交易出现以后,清算的范围就大大增加了。比如我们假设某甲和某乙在一年或一个月中往来交易十分频繁,他们双方同意不向对方立即支付现金而是给对方信用,一直到月底都无需支付。那么某乙也许在某甲那里买了鞋,而某甲则向某乙买了表。在年底清算时债务被抵消清算,然后净债务人向净债权人一次性付清所欠款项。
一旦有了信用,只要清算系统是方便的,它就会延伸至尽可能多的人。参与清算操作的人越多,抵消就越多,能节约的货币也越多。比如,在一周结束时也许有五个人参与清算,A欠B10盎司,B欠C10盎司,C欠D10盎司,直到E也欠A10盎司,这样的话50盎司的债务交易以及潜在的现金交易根本不需要使用1盎司就能解决。
因此,清算是相互抵消货币债务的过程,它使得巨量的交易得以发生而无需实际占有和转移那么多货币,因此极大地减少了对货币的需求。不过清算系统不可能是万能的,百分之百抵消的情况是罕见的,在不能百分之百抵消的时候仍然必须有一些可以用于完成交易的有形货币。
D.货币购买力与利率
与其他所有物品的价格不同,货币的价格通往均衡的路径本身就必然引发变动,导致均衡点改变。这一点在理论上意义非凡。
一个人可以分配他的钱用于消费、投资或增加现金余额,他的时间偏好决定了一个人将钱用于当下与未来物品的比例。现在假设一个人的货币需求表增加,他因此决定分配一部分货币收入增加现金余额。没有理由认为这种增加会从根本上影响消费投资比率,除非他的时间偏好表以及货币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我们也没有理由认为货币需求的变动会对利率有丝毫的影响。货币需求增加并不必然导致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减少也并不必然导致利率下降,它们之间没有相反的关系。事实上,两者没有因果联系,决定前者的是对货币的评值,决定后者的则是对时间偏好的评值。
在第六章关于时间偏好以及个人的货币库存一节中,我们得知,一个人货币库存的增加,沿着时间偏好表降低实际的时间偏好率,以及相反的货币库存下降,提升时间偏好率,这是在假设货币购买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针对每个人的货币库存所得出的结论,在这一章要讨论的情况下并不适用。
假设,社会中总的收入是100,其中70分配到投资,30分配到消费。货币需求增加,于是人们决定积存总共20的收入,于是开支从100减到80,现金余额增加了20。下一个时间段的收入将只有80,因为一个时间段的开支,会作为相同数量的收入分配到下一个时间段。如果时间偏好保持不变,那么社会中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仍会基本保持不变,即投资56,消费24。价格和名义货币价值,以及收入随着开支的下降而下降,资本结构,真实收入,利率等等,都与之前相同,唯一改变了的是已经下降了的名义价格以及已经上升了的总现金余额货币收入比。货币需求的下降拥有相反的效应,去积存会增加开支,提高价格,并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维持真实收入和资本结构不变,唯一发生的其他变动是现金余额对货币收入的比率降低。
那么货币需求表变动唯一的结果就是,总现金余额对总货币收入比,与现金余额真实价值的同方向增减。货币库存给定,人们更为激烈地竞争货币只会使货币收入降低,直到真实现金余额增加到人们所想要的那么多为止。如果货币需求下降,会发生相反的运动,减少现金余额的需求导致货币收入增加。总现金保持不变,但它对收入的比例及其实际价值都下降了。
严谨地讲,“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这个条件往往会被打破。增加了的货币需求总是会降低货币价格,因此也就会降低黄金开采的货币成本。这会刺激黄金生产,直到淘金的利息回报再次与其他行业相同。因此,货币需求的增加会引起新的货币生产来满足需求。货币需求减少会提升黄金开采的货币成本,而且至少会降低生产新货币的速率。
E.利率中的贸易条件成份
从欧文·费雪开始的许多经济学家声称,市场利率除了包含附加在纯粹利率上的一定风险成分,还包含有一个“价格”或称“购买力成分”。该理论声称,当人们普遍预期货币购买力将要上升时,市场利率会相应地下跌;当人们普遍预期货币购买力将要下降时,市场利率会相应地上升。这个理论背后的推理是这样的:如果人们预期货币购买力会发生变动,那么由时间偏好所决定的纯粹利率在真实意义上就不再是与原先相同的了。假设100盎司黄金可以交换一年后的105盎司黄金,假设现在人们普遍预期货币购买力会增加,这样的话一笔较低回报的借款比如102盎司就可以带来根据预期购买力计算的5%的真实利息。
这个思路从直观讲上就有致命的缺陷,显见是荒谬的。我们用另外一个例子来考察,假设一个人需要为要素支付100盎司,这些要素一年之后会被改造成一个售价105盎司的产品,以获得5%的利息回报。现在,假设人们普遍预期一年之后价格会下降至当前的一半,一年之后该产品的出售价格将会是53盎司。这样的话,有谁会以100盎司购买要素,制成产品在一年之后再以53盎司的价格出售,仅仅是为了可以维持真实利率?除非他没有预期到会如此才会这样做,而只要预期到会如此,他必然会持有货币而非去购买100盎司的要素,因为这样做可以立即使得要素价格降低至他们预期的未来水平,比如从100降至50。
欧文·费雪的错误在于把分析焦点放在贷款利率而不是自然利率上,贷款利率会怎样变动在分析上是很次要的内容,它取决于人们对贷款市场与股权以及其他市场比较情况的预期和判断,它只不过是反映了自然利率。对于自由经济体系而言,单独分析贷款市场是没有意义的。讨论价格运动与自然利率之间的关系应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假设货币中性,即所有价格变动都在同一时间均等地发生;第二,分析要素与产品价格以不同比率变动的情况,这种分析首先应该不考虑市场上它们已经被人们预期的情况。
首先,假设所有价格在同一时间均等变动。我们考虑的是自然利率而不是要考虑贷款市场上借来的100盎司。我们已知,时间是生产结构的本质,所有生产过程都需要时间,资本家在生产和销售之前要向要素所有者支付货币。由于要素是在产品出售之前就买好的,有一个期间价格普遍上涨即货币购买力下降会造成什么影响呢,结果是企业家赚取了一笔显而易见的额外利润。假设他通常用100盎司购买原始要素,在两年后以120盎司出售产品以获取每年10%的利息回报。现在假设货币需求的下降或者货币库存的增加使得在两年时间里所有价格翻了一番。那么一位当初以100盎司购买要素的企业家只是因为时间的推移就可以在两年后以240盎司的价格出售产品,这样他获得的是140盎司的净回报,也就是每年70%的回报率。
基于货币所提供的服务做进一步的分析即可发现,根本不存在什么额外利润,因为两年后的240盎司按照购买力来算,与现在的120盎司大致相等,净回报的真实比率依然是10%不变。一个价格上涨的期间使商人误以为所得货币的增加也是真实的收益,而事实上他们只是维持了真实的回报率,这种情形屡见不鲜。试想如果他们需要再次购买要素的话,就不是之前的100盎司而是200盎司才能购买。
价格下跌则出现相反的情形。资本家在期间1购买要素,在期间3出售产品,此时价格已经普遍下降。如果价格在两年中下跌一半,那么投资100盎司,之后以60盎司出售产品,以综合购买力和要素重置费用计算,60盎司的回报实际上等同于先前的120盎司,他的真实回报率保持不变。结果是商人们很有可能在价格收缩的时段里夸大他们的亏损。大多数商人有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相信他们在价格普遍扩张的时段总是盈利,而在普遍收缩的期间总是亏损。上述例子也许正是这个观念的成因,但这个观念纯粹是幻觉而已。
在这些例子中,市场上的自然利率包含有一个购买力成分,用以纠正真实利率,在普遍扩张的时期使人们收获更多的货币,在收缩的时期减少收获的货币。贷款利率只不过是反映了自然利率正在发生的变化。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讨论内容似乎与费雪观点相似,但我们所说的是实际的影响而非预测的影响,而且费雪的论点无法解释利率为负的情况。我们看到,企业家不愿意蒙受货币上的损失,即便他们的真实回报是相同的,他们也会推迟购买要素,直到要素价格立即下跌到它们未来的较低水平。但这个预测性的价格运动的过程,不止在预期回报为负的极端情况下发生,只要人们预期到价格的变动它就会发生。因此假设所有企业家都普遍预期,价格会在两年内翻倍,预期的上涨会导致现在的价格水平上升,立即趋近于翻倍的价格水平。预期的下跌会导致要素价格即刻下跌,如果每个人都预期到了所有变动,那么购买力成份也就没有施展的空间了。价格会很简单地立即下跌到它们未来的水平。
所以说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购买力成份并非是对于购买力变动预期的一种反映,它反映的是变动本身。如果变动被完全预测到,购买力会立即改变,利率当中也就没有购买力成份存在的余地。实际上,部分的预测加速货币购买力向改变了的条件作调整。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辨别出自然利率的三个组成部分,第一个是纯粹利率,即个人时间偏好的结果,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趋同。第二个是具体的风险利率,这因不同企业而异,因此是不一致的。人们在事前预期这些利率的高低,它们是一位投资者在进入这个领域前预期取得的回报率。因此一个特别有风险的项目,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往往会比预期安全的项目有更高的净回报。自然利率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购买力成份,它因普遍的货币购买力变动而调整。它在价格扩张时为正,收缩时为负,但这都是很短暂的事情。人们越是全面地预测到了货币购买力的变动,购买力成份也就越不重要,货币购买力本身的调整也会更为迅速。
自然利率中还有第四个组成部分,只要在非中性的货币变动条件下它就会存在,而货币变动从来就不是中性的。有时候,产品价格升价快于要素价格,有时候又慢于要素价格升降,又有的时候情况是混杂的,某些要素价格以及某些产品价格上升更快一些。只要产品与原始要素的变动速率存在普遍差异,自然利率中就出现的贸易条件成份。
历史上通常可见产品价格的升降比原始要素的价格升降要迅速。在产品出售价格增长比购买原始要素的价格增长更快的情况下,资本家在这个转变时期的经营有了更有利的贸易条件。这会增加一般回报率,构成了自然利率中积极的贸易条件成份。这当然会在贷款利率上有所反映。在价格收缩时,要素价格下跌缓慢,造成了利率中有一个普遍为负的贸易条件成份。当要素价格比产品价格变动更快,贸易条件的成份正好与之前那种情况相反。只要资本─企业家的贸易条件没有普遍的变动,利率中也就不会出现贸易条件成份。这里我们讨论的贸易条件变动,只是纯粹由对变动条件的反应速度不同所造成的。它们并不包括由于时间偏好变动所导致的基本的贸易条件变动。
显而易见,所有利率的组成部分,除了纯粹利率以外,都是动态的,是不确定性的结果。在均匀轮转经济态中这些成分没有一个会存在,均匀轮转经济体系的市场利率,会等于唯独由时间偏好所决定的纯粹利率,唯一的净收入就是统一的纯粹利息回报以及劳动的工资,土地租金被资本化之后,变成了一项利息回报。
第五节 货币供给
A.货币商品的库存
从一个时段到另一个时段,新的生产会增加货币总库存;而货币在使用中的消耗:或是因为钱币的磨损,或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使用,这两者都会减少货币总库存。由于货币商品的特性之一是它的耐久性,所以长期来看,货币供给的通常趋势是上升的,这就导致了货币购买力的长期趋势的下降。
货币商品的物理形式是无关紧要的,它可以被做成珠宝,派上非货币性的用途,也可以做成条状、块状或硬币。在自由市场上,将黄金从一种形状转变为另一种形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行当,收取这种服务的市场价格,在均匀轮转经济体系中赚取一笔纯粹的利息回报。由于黄金一开始都做成金条,最终被打造成硬币,这时金条就是金币的资本品,所以硬币相比于相同重量的金条,似乎会被收取一点点溢价。不过有时候硬币也会被重新熔铸成金条,以便用于大额交易。所以金币对金条有溢价并非必然。这个溢价被称为铸造货币费。
经济学不可能预测出任何市场结构的细节。私人发行的金块或金币也许会发展成为同质通用的形式,就像小麦市场一样。金币也有可能铸上印记,标上铸币商的商标,作为对产品质量的认证,也许公众只会购买有商标的金币,以确保其精准的质量。有一种反对私人自由铸币的观点,认为强制性地将钱币面额规范化比自由市场中会出现的钱币多样性更为便利,这显然是没有根据的臆测。如果市场真的发现这样更为便利,私人铸币厂会受到消费者需求的驱使,去铸造某些标准的面额;相反如果消费者偏好多样性,那么他们会需求并获得更多种类的钱币。
B.货币要求权:货币仓库
在本书第二章中我们讲过“现在物品要求权”与“未来物品要求权”之间的差异,相同的分析不仅适用于物─物交换,也适用于货币。一个对未来货币的要求权是一张汇票,即信用交易的一个证明。汇票的持有者,即债权人,在赎回日将之赎回为债务人所应支付的货币。与之区别的是,对现在货币的要求权,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事物。它不是一笔未完成交易的证明,不是现在物品换取未来物品的交易,即它不是时间市场上的一笔交易。对现在货币的要求权只不过是对一个现在物品的所有权的证明。出示这一证明,要求赎回,并不是完成了一笔交易,也不等同于债权人要求还债,这只是某人重新占有了自己的物品。在第二章中我们给出的例子是现在物品的仓库收据,以及股份的要求权。不过股份不能赎回成公司的一部分固定资产,我们因此会将讨论限制在仓库收据上,它与货币供给更为相关。
当某人在仓库存放物品,他就取得了一张收据,并向仓库所有者支付一定数量的仓储服务费,但他仍然保留着对存放在仓库中物品的财产所有权。仓库所有者只不过是代为保管而已,当此人向仓库所有者出示仓库收据时,仓库所有者有义务归还此人所存放的物品。专门存放货币的仓库被称为银行。
在市场上,物品的要求权通常被当作物品本身来看待。如果人们没有怀疑存在欺诈或盗窃,那么人们将对某一物品的所有权证明看成是该物品本身的对等物。在很多情况中人们发现,用物品的替代物即要求权或证明来进行交易,会便利得多,尤其是纸质的凭证,在人际间转手起来更为便捷,无需为移动搬运物品花费代价。例如,琼斯向史密斯出售小麦时,他们无需将小麦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他们双方很有可能同意只需把仓库收据从琼斯转给史密斯即可,而这些小麦则仍然原封不动地在留在相同的仓库当中直到史密斯需要使用,或者这个收据又转让给了另外某人。当然出于各种原因,史密斯也可以选择将这些小麦从原仓库里提出,存放在自己的仓库里。
让我们以一个仓库为例,它由托管仓库公司所有。在其仓库中存有各种物品,履行其保管的服务。假设这个公司逐渐赢得了免于盗窃的可靠声誉,人们会因此倾向于长时间把他们的物品存放在托管仓库中,而且对于他们并不经常使用的那些物品,他们甚至会开始转让物品凭证即仓库收据或称物品所有权证明,而无需赎回物品本身。因此,物品凭证在交易中扮演了物品替代品的角色。假设托管公司将这种情况看作是欺诈的大好时机,他可以把储户的物品也就是它代为看管的物品在市场上向人们出借以收取利息,因为任何时间都只有少部分储户要求赎回他们的凭证,人们就无法及时发现这种劣迹。或者还可以换一种方法,它可以发行假的仓库收据,一种没有真实物品与之对应的收据凭证,假的收据会像真的收据一样在市场上流通,因为单从纸据本身人们无法区分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应当明确的是,这种做法是典型的欺诈。仓库挪用了他人的物品财产为自己牟利,这笔财产不是他借来的,因为它并不为使用这笔财产支付任何利息。或者如果它印制了假的仓库收据,它也就是在根本没有物品存在的情况下发行并借出了物品证明。
货币是受这种做法影响最严重的物品。因为我们已经看到,货币通常并不直接使用而只用于交换,而且它是非常同质的物品。因此一盎司黄金可以与任何其他一盎司黄金互换。由于在交易中转让纸凭证比运送黄金更为便利,建立起公众信任的货币仓库或者说银行会发现很少有人赎回他们的凭证。受到巨额利益的诱惑,这些银行就会挪用存放在他们那里的实物黄金,或者发行假的货币凭证,将之作为可接受的货币替代品与真的货币凭证一同流通。货币是同质物品的性质意味着人们并不在乎他们赎回的货币是不是最初存进去的货币,这使得银行欺诈更容易实施。“欺诈”是一个严厉的词语,但用在描述这种做法上是准确的。事实上,要区分发行假收据、造假币与侵占、挪用他人财产这些做法之间的经济差异或道德差异是困难的。当前的法律体系大多数没有禁止这一做法,而且事实上这居然是银行的基本运作程序。但是自由市场的自由主义法律以及自然法原则都会禁止这种行为,根据定义,纯粹自由市场中盗窃和欺诈即隐性盗窃是非法的且不被允许存在的。
即便法律允许,挪用托管的物品或货币,或者发行假的仓库收据,按常规通常是一项危险的生意。仓库一旦没能履行其契约义务,人们就会发现它的欺诈行为,随后必然会发生该仓库或者银行的大规模恐慌性“挤兑”,然后它就会陷入破产,不过这种破产与普通的投机性商业经营失败并不相似,它更接近于潜逃者在归还他所借资金之前被抓住的情况。即便收据字面上没有说,确保物品一直保存在仓库当中,这是发行收据这个行为本身就隐含了的协定。显然,只要发行的任何假的收据,银行都无法立即完全偿付它,因此也就立即犯下了欺诈的罪行。如果一个银行仓库中有20镑黄金,由其储户所有,而它发行的立即可赎回黄金凭证有30镑,那么就有价值10镑的单据是欺诈性质的。哪些具体收据是欺诈性质的,这只能在银行挤兑发生之后才能确定,因为后到的债权人的兑换要求,银行就都无法满足了。
在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体系中,由于市场前提所决定,欺诈不可能发生,所有银行收据都会是真的,即它们只能代表仓库中实际拥有的黄金或者白银。所有银行的货币替代品即仓库收据将同样是货币凭证,每张收据都真实地证明了仓库中货币的实际存在。银行仓库中保有的供赎回的黄金数量称为“准备金”,只发行真实收据的政策因此是现金对需求债务“百分之百准备金”的政策。不过“准备金”是一个带有误导性的词语,因为它在假设:是银行拥有黄金,并独立决定在手边要保留多少。而事实上,拥有黄金的并非是银行,而是它的储户。
已经涌现出大量文献探讨货币收据的物理形式,而货币的物理形式对于经济学来说没有什么重要性。货币收据的形式可以是纸券、辅币或者银行的账户即活期存款。所有者并没有实际持有活期存款,但他可以给银行书面指令,将之转让给他想要给的人,这个指令称作支票。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便利,选择使用哪种形式的收据,选择什么形式理论上没有差异。
C.货币替代品与货币供给
由于货币替代品可以在市场上当作货币一样交易,我们必须将它们当作是货币供给的一部分,于是就有必要区分广义货币,即通用的交换媒介,与真正货币之间的区别。真正货币或者说本位货币在这里就是指货币商品本身。而货币供给的含义要广泛一些,包括所有的本位货币,加上个人现金余额中持有的货币替代品。在我们上面引用的例子中,黄金是真正货币,而收据,即对黄金的要求权,则为货币替代品。
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许可以展现如下:设想一个三人社会有A,B,C3人,以及三个货币仓库X,Y,Z。假设每个人都拥有100盎司黄金,而在任何一个仓库都没有储蓄,那么对于这个社会:
本币总供给量=300盎司(A的+B的C的)
货币替代品总供给量=000盎司
广义货币总供给量=300盎司
这里的本币总供给量就是真正货币的总供给量。现假设A和B各自在仓库X和Y中储存了100盎司黄金,而C把黄金留在手头。货币总供给量总是等于个人总现金余额,它现在的构成为:
A─100盎司的X─货币替代品
B─100盎司的Y─货币替代品
C─100盎司的黄金本币
广义总货币供给=总现金余额=200盎司货币替代品+100盎司真正货币。
将真正货币存入货币仓库或称银行,结果是改变了现金余额中的总货币供给的构成,但总量保持在300盎司不变。不同银行的货币替代品在个人的现金持有中取代了大部分本位货币。类似地,如果A和B要去取回他们的存款,总量会保持不变,而构成会变回原来的模式。
那么存在银行仓库里的200盎司黄金是怎么回事?它们已不再是货币供给的一部分了,它们被储备起来,对应于有待偿还的货币替代品。作为储备,它们不属于任何人的现金余额,现金余额并不包括黄金,而是拥有黄金的凭证。只有银行储蓄以外的真正货币,才构成了个人现金余额,因此也是社会货币供给的一部分。因此,只要所有货币替代品都是完全的货币凭证,现有货币替代品的增加或减少就都不会影响总的货币供给。受到影响的只有货币供给的构成,而且这种构成中的变化没有经济意义。
但是,当法律允许银行放弃100%准备金政策,发行假的收据,其产生的经济影响就十分不同了。我们不妨将那些并不是真正的货币凭证的货币替代品,称为无准备货币替代品,因为它们并不真实的代表一笔货币。发行无准备货币替代品可以加入个人的现金余额,因此也就增加了货币的总供给。无准备货币替代品,并没有被新的货币存款所抵消,因此构成了总供给的净增量。无准备货币替代品的供给,其任何上升或下降都会以相同的程度增减广义货币的总供给。
因此,总货币供给量由如下成分构成:储备外真正货币的供给量+货币凭证的供给量+无准备货币替代品的供给量。货币凭证的供给量不会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规模,这个因素增加只会使第一个因素的规模减少。真正货币的供给量,以及决定其规模的因素,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它取决于使用损耗与每年的产量相比的净增减量。因此在不受妨碍的市场中,真正货币的供给量只会缓慢地改变。至于无准备货币替代品,由于它们本质上不是自由的市场现象而是被干预的结果,所以决定它们的供给因素我们会在之后做进一步的讨论。
下面我们细致地分析一下100%准备金银行与部分准备金银行之间的差异。我们假设斯塔银行是%准备金银行,它的股东投资了100盎司黄金的资本,用于购买房屋和设备,然后成立了这家银行。在我们熟悉的资产负债表上,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和资本,这家银行的情况表现在如下:
斯塔银行已经做好了运营准备。现在有些人前来将黄金存入这家银行,而他则发行了仓库收据,承诺在任何时刻见票兑付,让黄金的所有者即储户取回他们的财产。让我们假设几个月后,5000盎司黄金储存到了银行的仓库里。它的资产负债表现在如下所示:
仓库收据作为货币替代品发挥作用并投入交换,这是对银行中储存黄金的替代而非增加。所有的仓库收据都是货币凭证,该银行维持了100%准备金,因此没有发生侵害自由市场的行为。仓库收据也许以印制票即银行票据或者账户贷款即活期储蓄的形式出现,货币所有者作出书面指令或者开支票可以将之转让。
现在我们再假设法律劣化导致银行不必坚持100%准备金,银行看到它可以通过将储户的黄金擅自借出或发行假的仓库收据,轻而易举的获利。让我们假设斯塔银行不满足于收取仓储服务费所赚取的利息回报,所以印了1000盎司假仓库收据,在信用市场上将它们出借给需要借钱的企业和消费者。斯塔银行现在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显然,假仓库收据在市场上仍然被当做货币替代品在使用。而且我们看到银行像变魔术一般,凭空创造出了新钱。这个货币创造的过程也被称为“债务货币化”,这是一个贴切的术语,因为它描述了负债可以转化为货币的唯一情况。显然,银行创造的货币越多,它就会赚取更多的利润,因为新创造的货币所赚取的任何收入都是完全的纯粹收益。我们知道,在自由市场中,货币只有通过购买,采矿或者接受赠予才能获得。这些途径的每一种都需要有生产性服务的付出。但现在银行有能力改变自由市场体系的条件,银行的通胀性干预创造了获得货币的另一条途径:为不存在的黄金发行收据,从而凭空创造新钱。这个讨论并非有意暗示现在的银行家总是有意地参与到欺诈行为当中。实际上,这些行为加上通常与之相伴随的法律规范以及复杂但谬误的经济理论,已经变得根深蒂固,以至于很少有银行家会把自己标准的职业过程看作是欺诈性的。
D.关于一些对100准备金制度批判的评论
批判100%准备金制度的一个流行说法是,银行会因此无法获取任何收入,或者无法抵偿仓储、印刷等等的成本。这个说法站不住脚,银行完全能够像其他物品仓库那样向其顾客收取服务费用,以及其经营运作,赚取通常的利息回报。另一种流行的反对观点是,100%准备金政策会消灭所有信贷,这也是站不住脚的说法。银行可以借出他们自己的储蓄资金即资本库存和积累的剩余,或者他们可以向个人借取资金,再将之出借给企业赚取利差。瑞士的银行一直以来都在成功地向公众发售期限不同的公司债券,比利时和荷兰的银行也开始了这项业务。在纯粹的自由市场,这种业务无疑会拓展至很大规模。借入货币,比如发行债券,是一笔信用交易,个人将自己当前的货币与一个债券交换,后者是对未来货币的要求权。借入资金的银行为这笔贷款向他支付利息,转而再将这笔钱与商业借款者在未来支付这笔钱的承诺交换。这又是一个信用交易,此时银行是借方而企业是贷方。银行的收入来自两种类型的信用交易利差。这笔钱用于支付银行所做的中介服务,将公众的储蓄引导到投资中去。最后,还有一个对用法律强制推行100%准备金制度的批判,这种观点认为这样也会为政府干预货币体系创造先例,这些批评者鼓吹所谓的“自由银行业”,即除了维护偿付义务之外,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造假,而法律不应该干预银行事务。但是,自由市场并不意味着造假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盗窃的自由,它恰恰反对这些犯罪的行为。强制100%准备金的要求,并不能看作是武断的政府行政法令,而是防范诈骗,保护财产整体的法律基本原则。正如杰文斯所说:“任何当前的受予或让渡,如果所涉及到的物品并不存在,则为无效。这曾被视为一条普遍的法律规则。”这条普遍规则只需要再度生效并得到推行,从而禁止货币替代品造假,则银行业就会保持完全自由,而且也不会脱离100准备金制度。
第六节 货币关系变动期的损益
货币关系变动,必然带来收益与损失,因为货币是非中性的,价格变动也并非同步发生。让我们假设一种在实际当中罕见的情形,某次货币关系变动,造成最终均衡位置与之前的均衡在任何方面都完全相同,包括相对价格,个人评值等等,除了货币购买力发生了改变。我们将会看到,实际上新的均衡形态中,这些因素无疑会发生很多变化。但即便它们没有变动,不同价格从一个均衡位置向下一个位置的运动不会平缓,也不会即刻发生。它不会像大卫·休默和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所给出的著名例子那样,每个人醒来都发现自己的货币供给一夜之间翻了一倍。货币需求或货币库存的变动是一步一步进行的,首先在经济体系的一个领域发生影响,然后在下一个领域。因为市场是一个复杂的交互网络,而且一些人比另一些人反应更快,所以价格的变动会因为对已有的变动的反应速度不同而有差异。
现在我们有如下规律可以宣示:当货币关系的变动导致价格上升,出售价格先于其购买价格上涨的人获益,购买价格先上涨的人损失。转变期间,出售价格最先上涨,而购买价格最后上涨的那个人获益最多。反过来,当价格下跌时,购买价格先于出售,价格下跌的人获益,出售价格先于购买价格下降的人损失。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价格上升有益而价格下跌有害是无稽之谈。在任何一个情形中,因为价格变动有些人获益有些人损失,那些出售和购买价格之间有最大最长的正差值的人是获益者;而变动中有最大最长负差值的人是损失者。任何给定的变动中,哪些人会受益,哪些人蒙受损失是一个经验问题,取决于货币关系要素变动的位置、制度条件、预期以及反应速度等等。
让我们试想一下因货币库存增加而出现的受益与损失。假设我们从一个货币均衡位置开始,每个人的货币关系都处于均衡状态,他的货币库存与货币需求相等。现在假设琼斯先生发现了一些之前无人知晓的黄金,琼斯的数据发生了改变。在他的现金余额中,相比于他对货币的需求,有了过多的黄金库存。琼斯采取行动将他多余的现金余额花掉,我们假定这笔钱用在了史密斯的产品上。史密斯现在发现他的现金余额超过了他的货币需求,于是他用多余的货币去购买另外某人的产品。琼斯增加了的货币供给也提升了史密斯的收入和史密斯产品的出售价格。史密斯的出售价格在其购买价格之前上升。他把钱花在了罗宾逊的产品上,结果又提升了罗宾逊的出售价格,而大多数购买价格都还没有上涨。随着货币不断转手,购买价格不断上升。比如说罗宾逊的出售价格上升了,但他购买的产品已经有一种比如说史密斯的产品变贵了。随着这个进程继续,越来越多的购买价格上涨。那些离得到新货币的行列越远的人因此会发现他们的购买价格都上涨了而他们自己的出售价格还没上涨。
当然,货币供给以及价格的变动也许是无关紧要的。但不论货币库存变动是多是少,这个过程必然会发生。显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货币库存增加越多,它对价格的影响就越大。从上文中我们已经看到,货币库存增加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库存减少导致货币购买力上升。不过货币购买力并不是简单均匀地升降,因为货币库存的变动并不会自动同时发生。新货币在某个具体点进入经济体系,然后以这种方式扩展到整个经济体系。最先收到新货币的人是货币增加最大的受益者;最后接收到新货币的人是最大的受损者,因为他们所有的购买价格都已经先于他们的出售价格上涨。显然,从货币上看,差不多前一半新货币获得者的收益刚好被后面一半的人的损失所抵消。反过来说,如果货币因为损耗或者遗失之类的事情而从经济体系中消失的话,那么最早的损失者减少他的开支,蒙受最大的损失,而最后感受到货币供给量减少影响的人收益最大,这是因为货币供给减少导致第一位所有者蒙受损失,他的出售价格先于购买价格下跌,而最后一位受益者是因为他们的购买价格先于他们的收入下跌。这段分析表明,货币供给量增加不会带来社会效用,供给量减少也不会造成社会负效用,这在转变期间仍然有效。只有在黄金增加可以满足非货币性的直接使用黄金的需求的情况下,对于社会而言才是有益的。对社会有益的意思是,对于某些人有益但却不损及其他人。
如果像我们一直假设的那样,相对价格和评值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不变,那么除了整体价格改变之外,新的均衡会与旧的相同。那样的话收益与损失都只是暂时的,会随着新的均衡到来而消失。不过实际上这种情形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即便人们的评值冻结不变,相对货币收入在转变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本身就改变了需求结构。这个转变期间的财富获得者会与财富损失者有不同的偏好和需求结构。这就会导致需求本身的结构发生变动,新的均衡将有不同的一系列相对价格。同样,这个变动很可能对于时间偏好并不中性。一直收益的人,无疑会有与一直以来的损失者不同的时间偏好结构,所以一般时间偏好也有可能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这一变动究竟会怎么样,或者向哪个方向,经济学当然不可能预测。
我们不妨注意,即便在想象中的那种情况,即每个人的现金余额中的货币供给在一夜之间自动翻倍,货币变动仍然有着上述这种驱动力。这是因为,即便每个人的货币库存翻倍,它也并不意味着所有价格都会自动翻倍。每个人都有形状不同的货币需求表,我们不可能预测每个表的具体形状。有些人会用掉他们更多比例的新钱,而另外一些会在他们的现金余额中保留更多的比例。很多人倾向于把他们新的现金余额用于购买与他们以前用旧钱所购买的不同物品。所以,需求结构会改变,下降了的货币购买力不会使所有价格翻倍,有些价格上涨高于一倍,而另一些则不到一倍。
第七节 物品侧和货币侧的价格决定
我们现在即将要把所有决定物品价格的线索串在一起。正如我们所知,一个具体的价格是由物品的包含交易和留存两项在一起的总需求,以及物品库存所决定的。价格随着总需求的增加而上升,也随着库存的减少而上升。所以我们不妨称需求为价格的“正向因素”,库存为价格的“反向因素”。
每个物品的交换需求,也即等于交换物品将会用到的货品数量,等于社会中的货币库存减去所有其他物品的交换需求以及货币的留存需求。简而言之,花在物品X上的货币数量,等于总货币供给量减去花在其他物品上的货币数量再减去保留在现金余额中的货币数量。假设我们忽视涉及的困难而设想所有物品的价格,也就是货币购买力的倒数。一般物品价格现在会由对所有物品的货币需求,即正向因素,以及所有物品的库存,即反向因素,这两项因素所决定。现在当我们考虑的是所有物品,物品的交换需求等于货币库存减去货币的留存需求。总物品需求于是就等于货币库存减去货币的留存需求,加上所有物品的留存需求。
所有物品的价格的终极决定因素有:货币库存以及物品的留存需求即正向因素,还有物品的库存和货币的留存需求即反向因素。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与此相对的一面:货币购买力。就我们所知,货币购买力是由货币需求正向因素与货币库存反向因素所决定的。货币的交换需求等于所有物品的库存减去所有物品的留存需求。因此货币购买力最终的决定因素是:所有物品的库存以及货币的留存需求这两项是正向因素,还有货币库存以及物品的留存需求这两项反向因素。我们看到这些因素正好与决定所有物品价格的因素相反,也就是说,所有物品的价格就是货币购买力的倒数。
因此,对于价格的货币侧以及物品册的分析,是完全和谐一致的。不论我们讨论的是一个物品还是所有物品,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价格或者所有价格都会随着货币库存的增加而上升;随着物品库存的增加而下降,还随着物品留存需求增加而上升;随着货币留存需求的增加而下降。对于每件物品,当对此件物品的具体需求增加,它的价格也会上升,但除非这是社会的货币留存需求下降的反映,否则这一变化了的需求将同时意味着其他某些物品的需求下降,它们的价格继而下跌。所以,具体需求的变动并不会影响货币购买力的价值。
在增进式经济体系中,四个决定性要素的长期趋势很有可能是:随着新产黄金加入到先前的总库存中,货币库存逐渐增加,物品库存随着资本投资积累而增加,短期投机在长期中消失,所以物品的留存需求也趋于消失,货币的留存需求未知。比如,清算使这一需求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减少,而更多数量的交易倾向于使之增加,所以我们难以准确地说出在增进式经济体系中,货币购买力会如何运动,不过我们也可以做最简略的猜想,货币购买力因为物品库存增加的影响而增加。无疑,物品侧的影响是指向价格下降的,而货币侧我们则无法预测。因此,货币购买力以及具体价格的终极决定性因素,是个人的主观效用与物品给定的客观库存这两项因素。这也就证实了威克斯蒂德的价格理论适用于经济体系的所有方面。
最后要提醒一点,一定不能忘记货币从来不可能是中性的。一系列倾向于提升货币购买力的条件,从来不可能精确地与另一系列降低它的条件相抵消。比如,假设物品库存增加,趋向于抬升货币购买力,而与此同时货币供给量增加,趋向于将之降低。其中一项变动从来不可能抵消另一项,因为一项变化会使某个系列的价格降低更多,而另一项则会使整个价格数组当中一个不同系列的价格上涨。两者变动的程度取决于具体物品,以及受影响的个人,而且也取决于他们具体的评值。因此,即便我们可以从历史上判断,货币购买力大致保持不变,其实价格关系在价格数组中已经发生了变动,所以我们的判断并非经济科学的判断,也从来不可能准确。
第八节 地区间交易
A.货币购买力的地理一致性
任意商品的价格,在整个使用它的区域是趋于相同的。佐治亚的棉花比纽约的棉花定价低,但这并没有打破这条规律。当纽约的棉花是一种消费品时,佐治亚的棉花则相对于前者而言是资本品。佐治亚的棉花与纽约的棉花并不是同一种商品,因为物品必须首先在一地加工,然后运输到它们被消费的地方。每种商品的价格在整个使用它的地区趋于一致的规则,货币也不例外。事实上,货币商品的使用范围更广。其他商品在某些中心生产,必须运输到其他中心以供消费。所以不同地理位置的相同商品并非相同的经济学物品。在生产中心它们是资本品。货币也要首先被开采出来,然后运送到使用的地方。但货币商品一旦开采出来,就仅仅用于交易。出于交易的目的,它从此之后便开始在整个世界市场上来回运送。因此对于货币而言,并没有与消费品隔离开来的真正的资本品位置。其他所有物品都是首先被生产,然后被移动到使用和消费它们的地方,而货币在整个市场区域通用,它们可以互换,不断来回移动。因此货币购买力趋于地理一致的倾向,对于黄金和白银这些物理商品而言是存在的,我们无需将这种商品在不同地点区别对待。
货币购买力因此会在整个区域相同。如果纽约的货币购买力低于底特律,那么物品交易用的货币供给会在纽约减少,在底特律增加。纽约的物品价格就要比底特律的高,所以相比从前,人们在纽约会减少花费,在底特律花费更多,货币的移动反映了这一变动。这个行动将提升纽约的货币购买力,降低底特律的货币购买力,直到两地的货币购买力相等。这样,货币购买力会在货币被使用的所有地方保持均等,不论是否有国家边界的干扰。
有些人反对称,不同地区购买力确实存在永久性差异。比如他们指出,纽约餐馆的食品价格比皮奥利亚的餐馆食品贵。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纽约相对皮奥利亚具有某种绝对的优势。消费者在纽约可以买到的物品和服务种类要多得多,包括大学、剧院、音乐会、高品质的珠宝和服饰,以及证券交易所等等,因此,纽约的餐馆服务与皮奥利亚的餐馆服务这两种商品之间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使得两者成为不同的商品,前者允许购买者留在纽约,享受各种优势。纽约餐馆服务价格更高说明市场上绝大多数人评值前者比后者要高。
不过运输成本的确为本分析引入了一个限定。假设底特律的货币购买力略高于罗切斯特,我们会预计黄金从罗切斯特流向底特律,直到货币购买力均等。但如果底特律的货币购买力高出来的部分小于从罗切斯特运送黄金的运输成本,那么相对货币购买力在黄金的运输成本区间内会出现差异。于是向底特律运输黄金过于昂贵,也就无法利用其更高的货币购买力了。地区间货币购买力也许会在这个运输成本边际的范围内出现正负差异。
许多批评家声称,货币购买力不可能在全世界都具有一致性,因为有些物品不可能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比如时代广场或者尼加拉瓜大瀑布就不可能运输到其他地区。因此他们宣称均等化的过程,只有可能发生在那些地区间贸易涉及的物品,它们并不适用于一般货币购买力。这个反驳看似在理,但其实完全是谬误。首先,异质的物品,比如时代广场与其它大街相比是不同的物品,因此没有理由期望它们有相同的价格。其次,只要有一个商品可以交易,货币购买力就能够均等化。货币购买力的构成很有可能发生改变,但这并不能否定均等化的事实。即便如我们将要看到的,货币购买力不能被度量,因为它的构成并没有保持一致,但均等化的过程可以从人的行动的事实推演得知。最后,由于任意物品都可以被交易,所以又有什么可以阻止比如说奥什克什的资本家去购买时代广场上的一座建筑呢?奥什克什的资本家不需要原原本本的将物品运回奥城,就能将之买下,并通过他们的投资获利。那么,每件物品都进入地区间贸易本地与跨地区或国际物品之间是不可能做出区分的。比如,假设奥什克什的货币购买力高于纽约,纽约人会倾向于在奥什克什的购买更多,奥士克什人在纽约的购买倾向于更少。这不仅意味着纽约会购买更多的奥什克什小麦,或者奥什克什会减少购买纽约的服饰,它同样意味着纽约人会在奥什科什投资房地产或者剧院,而奥什克什人会出售他们在纽约的一些资产。
B.地区间交易中的清算
清算对于地区交易而言尤其适用,因为从一地向另一地运输货币的成本很有可能比较高昂。每个城市所欠的借据,即汇票,可以互相抵消。假设底特律有两个交易的A与B,罗切斯特有两个交易者C与D。A以200克黄金的价格将一台冰箱出售给C,D以200克黄金的价格将一台电视机出售给B,这两笔债务可以清算掉,也就无需从一地向另一地运输货币。另一方面,D出售的电视机价格也许是120克黄金,现在假设他们是这两个社区中唯一的交易者,那么有80克黄金需要从罗切斯特送往底特律。在后面这个情况中,底特律的公民决定在他们的净余额上增加他们的现金持有,而罗切斯特人决定减少他们的现金持有。
经济学家通常使用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来描述地区间贸易。不过这种表述假设,即便两个地方都使用黄金货币,说一个地方对另一个地方的货币汇率是有意义的。这个汇率定在货币运输成本所确定的边界之间,即黄金输入点与黄金输出点之间。可是这在自由市场上并不适用。在这样一个市场上,所有钱币和金块,都以黄金重量为单位来表达,不论怎样,讨论一个地方的货币对另一地方相同的货币汇率没有任何意义。一盎司黄金与一盎司黄金之间怎么可能有汇率呢?自由市场上不会有一种法定货币或法律,将一个地区的钱币价值与其他地区的货币价值隔裂开来。因此各地的货币购买力也许有轻微的差异,这种差异处于黄金运输成本的界限内,但地区间汇率不可能有本质上的差异。自由市场上不存在汇率,除非存在两种或多种并存的货币商品。
第九节 收支平衡
在第三章中,我们详细分析了个人的收支平衡。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收入可以被称为他的“出口”,他收入的物理来源,即是他的出口货物;而他的开支可以称为他的“进口”,他说购买的物品是他的进口货物。因为一个人选择把他的一些收入用于增加现金余额,而说他的贸易平衡“有利”,或者反之因为他决定减少现金余额,以至于开支大于收入,而说他的贸易平衡“不利”,这纯属荒谬之谈。每一个行动或说交易,从进行这次交易的人角度看都是有利的,否则他就不会参与其中。进一步的结论是,任何人都不需要担心别人的收支平衡。
一个人的收入与开支构成了他的“贸易平衡”,而他的信用交易添加到这一平衡上,就形成了他的“收支平衡”。信用交易也许会使平衡变得复杂,但它们没有改变其实质。当一个债权人借出一笔贷款,他根据贷款的数量,将之加到他的“已付货币”一栏,为了购买在未来归还的承诺。他将自己当前现金余额的一部分转移给债务人,以此作为交换,购买了债务人的归还承诺。债务人将这笔款加入到他自己的“已收货币”一栏,这笔钱来自他出售在未来归还的承诺。这些归还的承诺也许在未来任意日期到期,这取决于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决定,通常它们的期限范围从一天到若干年不等。在到期日,债务人偿还贷款,将自己的部分现金余额转移给债权人。这会出现在债务人的“已付货币”一栏,即这笔钱用于偿付债务,以及债权人的“已收货币”一栏,既来自债务人偿还的债务。债务人向债权人所作的利息支付,也会类似地反映在各自的收支平衡上。
相比任何其他经济学领域,有关收支平衡的论述充斥着几乎最多的胡言乱语。这是经济学家未能将他们的分析建立、发展在个人的收支平衡基础上所致。相反,他们采用了诸如“国民”收支平衡之类笼统整体论的概念,而没有将它们建立在个人行动和平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罗干个人的收支平衡合并到一起,也可以做出无数种分组。但在这些情况下,收支平衡,只记录了一个群组中的个人与其他个人之间的货币交易,而未能记录群组内部人们的交易。例如,假设我们在一个时期内将安特勒斯宿舍的收支平衡合并在一起。宿舍有A,B,C三名成员,假设他们的个人收支平衡如表16所示。
如果我们将收支平衡仅仅理解为合并后的个人交易,将国家平衡理解为不过是个人平衡与为零的世界收支平衡之间一个随意的中间点,思考对外贸易也就不会陷入谬误当中。比如人们一直担心贸易平衡会持续“不利”,以至于该地区黄金会流失直至一无所剩。其实,黄金流失并非什么上帝的神秘行为,而是民众的意愿。在净平衡上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希望缩减他们的黄金现金平衡。平衡的状况只不过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群体自愿减少现金余额的明确体现。
对国家收支平衡的担忧,是国家边境内交易数据比其他地方更容易获取的这个巧合的错误遗留。应当明确的是,对美国使用的收支平衡原理,对于美国一个地区、一个州、一个城市、一个街区、一处住宅乃至一个人都是同样适用的。显然,没有人或者群体会因为这种所谓“不利”的平衡而受到损害,人们只会因为低水平的收入而受损。那些看似有道理的呼声,类如“让货币留在美国”,“不要被外国廉价的劳动力产品冲击”等等诸如此类,我们可以换一个新的视角代入一下看看是否荒唐,比如有一个琼斯三兄弟的家庭,每个兄弟都劝告他人“必须购买琼斯家的东西”,“保持货币在琼斯家内部流通”,“杜绝向收入低于琼斯家的人购买产品”,上述两种“要求”完全是等价的。
第十节 物品的货币属性
A.准货币
一种或若干种商品,如果被市场选做交换媒介,因此大大地增加了它们的适销性,并得到越来越普遍地使用,直到它们可以被称为货币。其中隐含的假设是:媒介有充分的适销性,即总是能够出售的,而其他物品都只是对货币出售。总会有一些物品比其他种物品更容易出售,而有一些物品非常容易出售以至于它们实际上升到了准货币的地位。准货币并不是国家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要决定它们是不是货币,可以看它们是否用于清偿债务,或者它们是否能以面值作为这种支付手段。人们认为它们易于出售而作为资产持有,因而市场上对它们有了额外的需求,它们的存在降低了对货币的需求,因为持有者可以通过将它们作为资产持有而节省货币。这些物品的价格因为准货币的地位而比没有这个地位的情况下要高。珠宝在东方国家传统上被当作准货币。在发达国家准货币通常是短期债务或者证券,它们有广阔的市场,能够轻易地在市场中以可实现的最高价格出售。准货币包括高等级债券,某些股票,以及某些大宗商品。被用作准货币的公司债券会有更高的价格,它们的利息收益因此也会比其他投资的低。
B.汇票
我们已知,汇票不是货币替代品而是信用工具。货币替代品是对当前货币的要求权,等同于仓库收据。有些人认为,十九世纪之交的欧洲,汇票确实是作为货币替代品流通的,它们在到期日之前作为最终支付的手段流通。而实际情况是:汇票持有者是债权人,每个票据承兑人都必须背书其支付,而每个背书人的信用状况都必须被检查,以判断汇票是否具有偿付能力。简而言之,汇票背书事实上不是最终支付,它只是在有限程度上解放了债务人,如果汇票没有偿付,那么他的负债将以比之前更严重的程度重新出现。因此,汇票不能被归入货币替代品一类。
第十一节 并存货币的汇率
之前我们都是根据单一货币及其购买力分析市场的,这种分析适用于市场上存在的每一种类型的交换媒介。如果市场上并存着一种以上的媒介,各种媒介之间的汇率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尽管在不受权力干预的市场上,有逐渐确立起单一货币的倾向,但这种倾向的进展也是十分缓慢的。如果有两种或更多种商品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便利,而且都非常适销,那它们也许会作为货币而在市场上并存。每一种都会被人们当作交换媒介使用。许多世纪以来,黄金和白银是作为货币并存的两种商品。两者在非货币目的上的可欲性,在数量上的有限性,在物理性质上的可携带性和耐久性等等方面都有相似的优势。不过黄金由于它每个重量单位的价值相对来说比白银高得多,所以在大额的交易中更为有用,白银则适用于小额交易。
我们不可能预测出,市场本来究竟会一直使用黄金白银,还是一种会逐渐将另一种的一般交换媒介地位排挤下去。因为在19世纪晚期,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发动了反对白银的政变,用强制手段确立的单一金属本位制度。黄金和白银能够也确实在同一个国家或者整个世界市场并存,或者可以是其中一种在某个国家发挥货币的作用,而另一种是另一个国家的货币。我们对汇率的分析对于这两种情况而言是相同的。
两种不同货币相互兑换有一个比率,这个比率与用其他所有物品表示的每种货币的购买力的比值相对应。比如假设有两种并存的货币,黄金与白银,且黄金的购买力是白银的两倍,即每件商品用白银计的货币价格是用黄金计的两倍。1盎司黄金就倾向于交换2盎司白银,黄金与白银的汇率会趋向于1:2。如果某个时间该比率偏离了1:2,市场力量会在购买力与两者的汇率之间重新建立平衡。两种货币之间的这个均衡汇率,被称为购买力平价。
比如,假设黄金与白银之间的汇率是1:3,3盎司白银兑换1盎司黄金。与此同时,1盎司黄金的购买力是一样是白银的两倍。现在,将商品出售换得黄金,将黄金换成白银,然后用白银再换成商品,这样可以赚取明确的套利收入。例如,人们会出售50磅奶油换取1盎司黄金,用它换取3盎司白银,然后用白银与75磅奶油交换,从而赚取25磅奶油。人们还能从对其他所有商品的这种套利行为赚取类似收益。套利会修正白银和黄金的汇率,使之回到购买力平价。黄金持有者增加了他们的白银需求,以通过套利行为获利。他们这样做会使白银相对黄金变得更为昂贵。反过来也就是说,黄金对于白银变得更为便宜,汇率向1:2的方向趋近。而且商品的持有者越来越多地需求黄金,以借此套利获利,这样就抬升了黄金的购买力。白银的持有者也在购买更多的商品,从而获取套利利润,这种行动降低白银的购买力。所以购买力的比例从1:2向1:3的方向趋近,这个过程直到汇率重新回到购买力平价才会停止,此时已无法套利,即套利的收益有自我消除,产生均衡的倾向。应该注意到的是,长期而言,购买力的运动在均衡化的过程中也许并不重要。随着套利收益的消失,需求很有可能回到它们原来的情况,原始的货币购买力比率重新建立起来。就上面这个例子而言,均衡比率很有可能保持在1:2的水平。
因此,任意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倾向于处在购买力平价的水平,偏离平价往往会自我消除,重新确立评价比率。对于任何货币而言,都是如此,包括那些主要用在不同地理区域中的货币。无论货币交易是发生在相同还是不同地区的居民之间,除了有运输成本外没有经济性差别。当然,如果两种货币分别在两个完全分隔的地理区域使用,两地住户没有任何交易,那么两种货币之间也就没有汇率。经济学不能得出结论说,如果货币市场保持自由,黄金和白银本来是否会继续作为货币并流通。货币史上,对于是否要允许货币以自由波动的汇率流通,人们有着奇怪的犹豫。但究竟是一种还是两种货币作为记账单位使用,是市场根据自己的便利决定的。
附录 对一些谬误理论的批判
一、费雪交易方程式的谬误
二、货币购买力度量及稳定论的谬误
三、熊彼特商业周期理论的谬误
四、凯恩斯体系的谬误
五、加速原理的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