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午后,一部韩国电影《马拉松》看得我眼泪哗啦啦。
它被称为韩国版的《阿甘正传》,讲述的是一个自闭的男孩子楚原如何跑完马拉松的过程。
电影原型是一位叫金辉的自闭症患者,19岁时参加春村国际马拉松比赛,用2小时57分跑完全程;一年后参加铁人三项全能比赛,比赛全程为228.195公里,他的成绩是15小时6分,成为韩国最年轻的国家纪录保持者。
曾经有幸在一个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做过义工,这些孩子仿佛都经过上天的遴选一样,一个个都异常的纯洁、漂亮。从外表上看,和正常儿童没有任何区别。
可是他们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
这是一种特殊的病,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在被发现后的几十年中,人类一直找不到导致疾病的病因,找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这样的孩子叫作“星星的孩子”——自闭症儿童,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世界,独自在天空闪烁。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自闭症患者突破千万,0-14岁的的儿童患病者达200余万,已占中国精神残疾的首位。自闭症男女发生比率是5:1,约2/3患儿成年后无法独立生活。
电影中,楚原的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愿望很简单,我希望比楚原活得久。”这句话道出了无数自闭症母亲无奈的心声。
楚原是幸运的,因为他有着一个坚定的母亲。
她教导楚原什么是雨,什么是风,什么是树,什么是明媚的阳光,什么是凉凉的小溪;
当她发现楚原唯有跑步和正常孩子没有什么不一样时,便开始训练他,并为极力说服原全国马拉松冠军训练孩子;
当发现丢功十年、生活颓废的教练,在训练过程中不经意地教会楚原一些脏话和陋习时,会和教练大吵大闹;
当楚原因为喜欢斑马而去路见斑马纹背包就去摸,被人误当小偷受到贬损时,妈妈会像一只被激怒的母鸡一样去训斥路人。
.......
在母亲的悉心照顾和教练的用心指导下,楚原终于松开了母亲的手,这是一个成长的开始,也是一个梦想的开始。
楚原以一个独立的姿态去面对人生,面对社会。路上摔倒了,他爬起来继续跑,迎着和煦的阳光跑在马拉松跑道上,他想象着跑过熟悉的街道、泳池、超市、非洲大草原......最终他完成人生的第一次全程马拉松。
通过马拉松,楚原得到了这个世界的认可,得到了自己的认可。
他的世界不再只有非洲塞伦盖蒂大草原的动物世界,他学会了接受和分享,学会了保护妈妈,学会了“回家”的意义。
养育一个自闭症孩子是痛苦与焦灼的。
曾经做过义工的那个自闭症康复中心的院长,就是一位自闭症患儿的母亲。
当知道孩子是自闭症患儿后,她带着孩子全国各地求医问药。在这过程中,她深深体会到照顾和训练自闭症儿童的不易,最后下定决心自己创办一家非盈利康复中心,共享康复训练资源与信息。让这些特殊的孩子有机会接触同伴,也家长有个交流的机会。
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是一场马拉松
期间有的人一跌不起,有的人离开,有的人放弃后又回来
每个人的奔跑都是一道风景
期间风在吹,狗尾巴草在飘摇,家人和朋友在一旁鼓劲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
只要跑到最后,哪怕是挣扎着走到最后,我们都已是生命的赢家。
无戒365挑战营第7天
老师点评:
总体来说这个算是一个影评,故事写得很棒,叙述也非常流畅,看得很舒服,但是,我觉得写影评,除了要描述一些电影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电影,你想到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或者说,你一些原本的思想或观念是否有所改变?读者最想看到的,不是关于电影讲了什么内容,他们最想看的,是你从电影中的收获,因为你收获的东西,极有可能也是他们想从电影中得到的东西。所以,写影评的时候,要时刻谨记一个概念,“用户思维”,学会为你的读者提供价值,有价值的文章,大家才愿意去看,去读,去花时间。
不过整体看,你的文章写得还是非常不错的,结尾有自己的思考,建议加一些金句,可以使文章的精华集中地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