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是开学季,很多的学生都陆续报道了,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季节里,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希望和自己的期望迎接接下来学校的新生活。对于开学这件事,很多人都会觉得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是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
有一位来访者说自己家的孩子就是不愿意去学校,无论怎么劝,都不行。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感觉是束手无策。其实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安安心心去上学,去读书,这样自己也能够有很多时间来处理工作上或者生活上的事情。
孩子大了,并不是自己想要怎样就能够怎样的,那么面对孩子不愿意去上学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去处理呢?
第一点:问一问孩子是怎么想的?每一件事发生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并不是无缘无故就产生的。关键点是询问孩子的内心真实想法是什么?在询问的过程中不要有责备和严厉的语言,而是充满友爱和关心的语言。一个人的学习动力一方面来自于自己想要,另外一方面来自于周围的环境。而孩子不愿意去学校读书,那么应该有让他不开心的点,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
第二点:家长不要担心和着急。孩子自己不想学习,那么自然而然就会觉得自己是真的不想去,这时候家长太过着急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相反还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既然孩子不想去上学,那就暂时性尊重他个人的意见,让他自己去思考和想一下。家长不担心和着急,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想法:为啥父母对于自己不读书这件事不关心呢?自己是不是应该反思下自己的行为,在家待着无趣,还是去学校读书吧。
第三点:多用交朋友的思维,少用管教的思维。家长都会觉得自己走过的路,自己的经验可以让孩子少走一些弯路。殊不知这是家长的思维,孩子的思维方式自然有他自己的想法。当我们对身边的每个人有要求的时候,身边的人势必会产生一种紧张和反抗的情绪出现。所以以交朋友的思维方式去操作,往往会事半功倍。孩子很喜欢是以朋友的思维方式和他们进行对话的。
第四点:共同探讨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读书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巨大的作用,也不知道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这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读书?读书后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其实读书的意义点在于自我成长,但是要让孩子自己意识到成长的点是什么?随后家长可以以自身或者身边优秀人的例子进行列举:读书可以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不上学会损失什么?不上学会有哪些遗憾?这些问题和思考的点是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去探讨的。
每一对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阶段,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选择。因为言传身教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而且具备一种拓宽性。孩子在某一个阶段不想上学,这就相当于是人生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会让孩子重新思考学习的意义点是什么?也会让孩子自己的情绪会影响自己的未来方向选择。
生而为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通过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才会更加珍惜,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绩才会更加珍惜。优秀是一种习惯,在优秀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别样的精彩。当自己学习不行了,奋发向上,也许就能够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