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跟大学生们聊,大学是社会化进程,如果大学中无法实现基本社会化,走入职场会出现短暂的痛苦,从而在职场完成社会化进程。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之外的诸多能力都可以对接社会化,比如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恋爱、兼职、社团及社会活动、求职。
交友是跨越自我,和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属于社会化的初级阶段。面对集体或多个不同个体的过程才是社会化的进阶阶段,最后到达一种水平:用普遍适用的,行之有效的,类似“规则、规矩、习俗”的方式、方法、手段等行事时,社会化基本完成。
二人世界比较简单,看透自己并试图分析别人,利害关系较少,相对容易。社会化不能简单理解为对付某个具体身份的个体,比如和女票、舍友、老师、家长、领导等具体角色的交互,而应照应角色对应的一类人及一类身份。每类人和身份内在遵循某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制度、风俗,有对应的能力、氛围,有一套行之有效、一以贯之、相互传承、广泛认可的行为规范,知晓之后可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真正的社会化。
懂规矩,知礼仪,有眼力,会说话办事。象牙塔里的规则相对简单,与传统教育简单评判标准一脉相承——以相对公平的规则(成绩、贡献)评价,角色单一,时空有限。有些同学受家庭或社会影响,在领导力、心机、泡妞、手腕等方面与学生的单纯格格不入,实质是用社会化的规则手段对付相对单纯的大学生,属于“信息不对称”,不值得推崇。
当年我试图研究厚黑学、成功学、心理学,慢慢领悟送礼的诀窍,在参与或组织学生工作时,逐步积累面对集体的经验,在接触学生外的各种社会角色、社会职业时,虚心请教他们需要的能力,典型的日常生活,经验与教训,试图挖掘表象背后的规则与潜规则,时间久了才慢慢领悟。变得外圆内方,知道规则运用规则,不过分争论,寻找最实用的方法,越来越“俗”。
太俗并不是好事,忘了初心不得始终。所以我开始反思大学中的两个极端,两种极其让人讨厌的人群——一类是拒绝社会化的,一类是完全社会化的。拒绝社会化的同学天天学习,变成了书呆子;完全社会化的太过钻营,成了老油条,油腻的让人恶心。大部分同学通过道听途说,书本、言传身教、个人观察领悟了社会化的知识,只是很少对接应用场景,知却未行,所以算是一知半解。
依我经验,知道离做到距离很远。理论和方法论是两回事,最可怕的是知道的同学抱怨、诋毁社会化的规则,坚持高风亮节。面对自我时,道德操守起作用,但它不是约束别人的工具,是自律的工具,法律才是约束罪恶的工具,不要搞混。意思是,面对社会化,个人的高风亮节是被鄙视的,如何协调内心和社会的矛盾,是这类同学急需解决的难题。
我必须重申,完全社会化,痴迷社会化是可怕的病态的。须知社会化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灾难,年轻人的压力、心理疾病、抑郁等文明病,或社会化进程中造成的“富贵病”都是社会化的副作用。试想,桃花源式的生活中人们压力何来?原始文明中人们只有饥饿与恐惧,很少有压力、抑郁,人们在社会对比中有了高下善恶羞耻压力。从某种程度来说,高度社会化的人带着面具,功利的活着,不一定快乐。
于是,我提出“去社会化”概念,这个概念更多指向自我,直指本心。很多人贫穷的时候仇富,无能时抱怨,一旦都具备了却变得功利,这些状态并不太好。曾经沧海难为水,连湖泊都没见过,就说大海没啥了不起的人无疑坐井观天痴人说梦,他们用谩骂对方掩饰自我的无能,不值得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事实相反,穷则抱怨,达则功利,有才有钱有能之后,看不起穷亲戚,自我感觉良好,感觉这些都是个人奋斗或社会化成功得来的,那些愚昧的人不可救,于是另一个层面合理化自我,也是不可取的。
“去社会化”指的是这些曾经沧海,物质精神地位达到一定层次的达者,尤其指社会化成功并在社会化过程中得利的人群。这群人熟稔规则套路,通晓人情世故,八面玲珑游刃有余,大部分人外圆内方,人前笑脸背后哭,深知社会艰辛。久之伪装的社会角色给本我造成压力,在面对自我时会陷入空虚,分析问题时陷入功利,慢慢变成理性的实用主义,缺少幽默和自我感受的人,这时肯定不快乐,甚至会出现社会心理病变。
“去社会化”是让我们找到自我,面对自我时沉潜内心,回归本性,找到初心,得到始终。要严格区分自我和社会角色,给自我留足空间。面对自我,寻找真善美,以本性和兴趣行事,只有快不快乐,没有对错,更不用对比,何来痛苦?社会角色是我们的工作,我们长袖善舞舌灿莲花又如何,人生如戏全靠演技。除此之外,兴趣和特长,角色和责任,个体与他人(社会)等关系都应协调统一,越清晰人就越快乐。
人啊,总是跨不过一些规律,早晚经历一遭,再回归原点,这个回归是扬弃。所以,我不劝诸君,因为这些大家都会经历。年轻时盼望长大,长大之后怀念懵懂时光,垂垂老矣,壮心不改,却多了几份平淡,几分顽皮。从大学的青葱,到社会化的老油条,再回归初心寻找自我,每个人不都如此嘛!吃饱喝足,及时行乐,快哉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