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3日上午培训学习
今天是2021年河南省“义务教育师资薄弱环节改善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省级骨干教师培育项目培训学习第19天。
今天是省级骨干教师培育项目培训学习的最后一天,很荣幸再次接到主持会议的重任。一大早我就做好准备,早早来到会议间等待培训学习。上午8:30,培训学习开始了。今天上午由济源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河南省优秀教研员,河南省名师,人民教育出版社聘任的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培训专家王海燕老师为我们授课。王海燕老师的专题讲座题目是《科学识字写字,夯实低段基础》。王海燕老师主要从识字和写字两个方面和大家做了分享。
一、识字部分
王海燕老师围绕识字部分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准确把握识字目标;恰当选择识字方法;牢固掌握识字工具;努力整合识字元素;积极联动识字资源;注重渗透汉字文化。
一、准确把握识字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摘录》: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3.有独立识字能力。
统编版一年级: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700个(上下册)。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 4.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低年级在识字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求认识的字,不要求书写。2.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复现生字,使识字得以巩固。3.教学时渗透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4.调动学生识字积累,鼓励自主识字。 5.倡导生活识字。
二、恰当选择识字方法
(一)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
我们常用的识字方法有:妙用故事教识字、利用问题教识字、巧用对联教识字、借用字谜教识字、联系字源教识字、创设游戏教识字、吟诵口诀教识字、通过竞赛教识字、成语俗语教识字;识字方法还有直观演示、字理讲解、儿歌记忆、自编谜语、形近比较、加减替换、编顺口溜、字族文识字、看图识字。
识字方式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有字理识字,以意赋形、以形写意,反复吟咏,传统蒙学学,儿歌,联系生活,看图识字,创设游戏识字等。
字理识字。什么是字理识字呢?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的形体中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这种意义信息,是汉字形体的构造具有可解释性。汉字的构形理据,简称字理。字理识字教学法就是依据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从汉字形、意、音关系入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
字理识字基本方法。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有图文对照,油形见义,学好象形字;明确符号,查而见义,学好指事字;多种方式析形索义,学好合体字;还有其他方式。
字理识字,核心是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揭示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的汉字学习从生动的形象过渡到抽象的符号这些方法可以综合使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教学的过程才能比较轻松。”这样的识字教学,让汉字在学生心中,不再是一个个无意义的符号,而是变成了一幅幅形象的图画,一个个动听的故事,一个个朴素的动作。学生不仅认识了字而且了解了华夏文化的起源。
字理识字的原则:1.适度原则。2.准确原则。3.适量原则。4.适时原则。
字理识字常见误区。
在识字教学中,王老师建议在字理教学时要明辨是非,明确目的,以防过犹不及,花拳绣腿。只有理性、规范,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三、牢固掌握识字工具
1.汉语拼音。汉语拼音定位是识字的工具,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2.笔画、笔顺。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字有6种基本的结构形式(上下、左右、上中下、左中右、半包围、全包围),七种基本的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合体字占到80%以上。在识字教学的最初阶段,学生识字的主要困难是认记字形。笔顺和笔画可以帮助学生认清字形和结构。
3.偏旁。什么是偏旁?什么是部首?偏旁和部首的区别是什么呢?偏旁是合体字独有,用于分析字形。汉字在整个字的左、右、上、下、中间或四周都有某些相同的部分,比如“没、河、油”等,字典上把这些相同的部分综合归类,作为一部,就是部首。有一些偏旁可以用作部首。字形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通过笔画、笔顺教学,学习独体字;在掌握独体字的基础上,通过偏旁教学,学习合体字。认识偏旁,在于引导学生用部件去看待汉字,不再以笔画为单位来观察汉字。可以利用偏旁进行集中识字。
4.基本字。“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300个基本字,构字能力非常强。这些字大多是成字部件。基本字是构成汉字大厦的基础。
四、努力整合识字元素。
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并不是以识字为“孤”点,要关注识字本身形、音、义的联系,以及识字与学词、阅读、表达的联系。具体来说:1.教材编排中体现综合性。2.汉字本身的形、音、义相结合。3.识字和学词、阅读、表达相结合。
识字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而是培养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学生认识了200个左右的字的时候,最好的巩固方法,就是和阅读有机结合起来,这也体现了学用结合的原则,学生把学到的字用来进行阅读,让识字促进阅读阅读,又巩固了识字。在阅读的过程中既复习了熟字,又学习了生字,特别是让他们具体懂得了这些词是怎样运用的,开始感受到人们是怎样用这些词语来进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使他们把所学的字词变成鲜活的不有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兴趣,培养了阅读的习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学词。学词的范围很广,既包括积累词语,也包括词语的感受与理解,还包括词语的运用。
五、积极联动识字资源。
识字的社会资源最为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社会是一个广阔而充满活力的学习汉字的天地。1.课内渗透生活识字。2.课外多种渠道识字。利用学校资源,如参观学校机构,轮值识字、贴标签等;利用家庭资源,为家用电器制作名片,制作佳肴等;利用社会资源,如路名、店名、广告牌等。3.形成长效机制。对于汉字的学习来说,生活是一本教科书,社会是识字的大课堂。识字教学应注意开发生活的学习资源,在生活和学习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实现自主识字。
六、注重渗透汉字文化。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一个美丽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一个字义用怎样的字形来表示,反映着古人的构想和设计,而这种构想和设计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王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1.汉字中的文化。 2.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 3.弘扬汉字文化。 把识字教学作为体认文化的过程,使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得到文化的陶冶和精神的洗礼,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感情,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汉字的文化,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写字部分
王老师围绕写字部分讲了六大方面:明确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落实细致的写字指导;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重视写字的育人功能。
一、明确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写字部分总的来说是降量提质。书写正确、端正、规范、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强调书写的育人功能。
二、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正确的读写和写字姿势非常重要,尤其是起步阶段将会关系到孩子的一生,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纠正,示范演示。
三、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良好的写字习惯贵在细节和坚持。
四、落实细致的写字指导。1.对正确、端正的理解。2.练好笔画基本功。3.注意笔画规则。4.写好间架结构。5.注意字的大小。6.匀速书写。7.发挥示范的作用。
五、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
有效的评价要遵循以下原则:明确要求、准确原则、尊重原则、主体原则、合力原则。
六、重视写字的育人功能。
低年级要“夯实基础,全面启蒙”,这里的“启蒙”,不仅是知识,还有情感和习惯,引导学生在书写中体验汉字的形体之美、变化之美、力量之美、和谐之美,培养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和语言文字的热爱。在掌握书写技能的同时,锻炼学生规范做事的态度,持之以恒的能力。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多一些规律的发现,多一些文化的渗透,多一点教学的情趣,多一点价值的引向。我们老师要做到一笔一画夯实基础,一点一滴关系发展。
识字写字是低级段的重要学习任务,老师要合理安排多样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识字,好好写字,树立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