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三、略說一切五取蘊苦(分三科) 亥一、標【如是當知略說一切五取蘊苦,謂由生等異門唯顯了苦苦;由此五取蘊苦亦顯了所餘壞苦、行苦。】 前邊說到「生苦」、說到「老苦等」,這是這兩科。現在第三科「略說一切五取蘊苦」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如是當知略說一切五取蘊苦」,「如是」就是前面這個生苦、老苦等是這樣子,那麼「當知」最後一個「五取蘊苦」,「謂由生等異門」,這個「五取蘊」什麼理由說它是苦呢?前面那七種苦是「為苦因緣」說它是苦;那麼「略說五取蘊苦」是什麼理由呢?什麼理由說它是苦呢?「謂由生等異門,唯顯了苦苦」,這個「生」是一個立場,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各式各樣的立場,各式各樣的因緣「唯顯了苦苦」,那七種因緣唯是表示「苦苦」,三苦裡面的「苦苦」的意思。「由此五取蘊苦亦顯了所餘壞苦、行苦」,這個「苦苦」是表示那七種苦;那麼這「五取蘊苦」是顯示什麼苦呢?五取蘊苦它也表示苦苦,但是也「顯了所餘壞苦、行苦」,那個壞苦、行苦在那七種苦裡面沒有表示這件事;這樣子,在五取蘊苦裡面表現出來。這樣這個八苦,前七苦是苦苦;五取蘊苦包括了苦苦、又包括了壞苦和行苦這二種。這壞苦和行苦不是前面的七種苦所表示的。 這是「標」,下面「徵」。亥二、徵【所以者何?】 為什麼這麼解釋呢?下面第三科就解釋。亥三、釋【如五取蘊具攝三受,如是能與如前所說苦苦為器;當知此中亦即具有前所未說壞苦、行苦。】 「如五取蘊具攝三受,如是能與如前所說苦苦為器」,如這個「五取蘊」,這受想行識這五蘊,它裡面包括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三種受它都包攝了。「如是能與如前所說苦苦為器」,既然包括三受了,「如是」指它能包括三受,所以能與如前面所說的那個七種苦;七種苦就是苦苦;「為器」就為承載那七種苦的器,足見它本身也有這個苦苦的意思了。「當知此中亦即具有前所未說壞苦、行苦」,那你應該知道這五取蘊裡邊,也就具足了前七種苦所沒有說的那個壞苦、行苦也具足了,就在五取蘊苦裡面包括這個壞苦和行苦的。這是解釋。酉二、顯異說(分二科) 戌一、問【問:何故世尊,苦苦一種以自聲說;壞苦、行苦以異門說?】 前面是「釋得名」,得苦的名的原因。現在第二科「顯異說」,表示不同的立場的說法。分二科,第一科是「問」。 什麼原因「世尊」「苦苦一種以自聲說」?以它本身的語言來表示它的苦,它本身就是苦,就說是苦,這叫「自聲說」。 「壞苦、行苦以異門說」,壞苦是樂受,樂受本身是個快樂的境界,那麼若從它本身的語言來說,它是樂,它並不是苦。現在說它是「壞苦」,「壞苦」就不是樂受正面上的意思,所以是「異門」;從另一個立埸來說樂受是「壞苦」,所以這是「異門」。這個「行苦」,「行」也是不苦也不樂,但是也說它是苦,那麼這就不是它正面的意思;從另一個立場來說它是苦,那麼「以異門說」,就是從不同的立場來說它是苦。世尊為什麼這樣講法呢?「苦苦一種以自聲說」,「壞苦、行苦」這二種苦不以它自己的立場來說,從另一個立場來講它是苦;為什麼要這樣說法呢?這是「問」。《披尋記》九三四頁:《苦苦一種以自聲說等者:謂於苦受安立苦苦,是名以自聲說。依樂受、不苦不樂受安立壞苦及與行苦;是名以異門說。》 「苦苦一種以自聲說等者:謂於苦受安立苦苦,是名以自聲說」,以它自己的語言來說的,它本身是苦就說它是苦。「依樂受、不苦不樂受安立壞苦及與行苦,是名以異門說」,這就是不同的立場說的。 前面是「問」,下面是回答。戌二、答(分三科) 亥一、由等轉【答:於苦苦中,若凡若聖一切等有苦覺慧轉。】 在這「苦苦」這一種苦受裡邊,這個「苦苦」的道理,不管是凡夫是聖人,「一切等有苦覺慧轉」,所有的人,平等的有苦的感覺,感覺它是苦;你感覺是苦就是智慧了。這個「轉」就是現起,現起這樣的感覺,現起這樣的智慧。凡夫也能感覺到苦,聖人也感覺到苦,有這種智慧現起,這是平等的,所以就這樣講。這樣講使令人生厭離心,容易得解脫。 這是第一個「由等轉」,第一科是「由等轉」。現在第二科「由厭惡」。亥二、由厭惡【又苦苦性極可厭患。】 這個「苦苦性」說它是苦而又苦,那是極可令人生厭惡的事情,人就容易發道心,容易修學聖道,所以就這樣講。亥三、由易入(分二科) 天一、於纔說【又從先來未習慧者,纔為說時則便易入。】 這是第三科「由易入」,分二科,第一科「於纔說」。「又從先來未習慧者」,「又從」以前他沒有聽聞過佛法,沒有學習過佛法的智慧的人。「纔為說時則便易入」,你剛一為他說:這是苦苦,他很容易就明白;這個「入」實在說就是信,容易信受。說是「苦苦」他容易信受。這句話也是可以包括壞苦、行苦在內;說這個樂受壞了就苦,那麼這也容易信受;說行苦,現在雖然不苦不樂,你向前進的時候終究遇見苦了,不是壞苦就是苦苦,這也是容易信受。容易信受他就容易發道心,你若是不這樣講;樂受是快樂的;使令人生貪心了,就不容易發道心了。天二、於諸諦【又於諸諦,令所調伏可化有情,易得入故。】 這是第二科「於諸諦」。由於苦、集、滅、道四諦,四諦裡面你能這樣講,說這是苦苦、這是壞苦、是行苦。你能這樣講,「令所調伏」所調伏的煩惱,可教化的有情;或者說調伏的眾生,可化的眾生,教化的眾生。這個「調伏」指惡說,能調伏這個惡;「化」指生善。「又於諸諦,令所調伏,可化的有情,易得入故」,他容易從佛法上生信心,容易發道心,容易修學聖道;所以說這是壞苦、這是行苦、這是苦苦,所以從異門說。酉三、廣建立(分二科) 戌一、徵【云何建立三種苦性?】 這是第三科「廣建立」。第一科是「釋得名」,第二科是「顯異說」,現在第三科「廣建立」。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建立三種苦性?」佛陀為什麼建立三種苦性?這個理由何在呢?這是問。 下面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苦苦性」,又分二科,第一科是「總標義」。戌二、釋(分三科) 亥一、苦苦性(分二科) 天一、總標義【謂先所說生苦、乃至求不得苦、即顯苦受及所依處為苦苦性。如是名為建立苦苦性。】 「謂先所說」,一開始所說的「生苦」…乃至到「求不得苦」這七種苦,這七種苦「即顯苦受」,就是顯示出來眾生有這七種苦的時候,這七種苦都是苦的感覺。「及所依處為苦苦性」,「所依處」就是,這個苦受就是你的心有苦的感覺,這個心以什麼為所依止處呢?就是六根為心的依止處,六根也要面對色聲香味觸的六境為所緣,六根、六境是心有苦受的依止處,這個「所依處」就指六根和六境說的。這生了苦的感覺,這是一種苦;能為苦受做依止處的、也是苦,所以叫做「苦苦性」。 「如是名為建立苦苦性」,建立苦苦就是這樣的原因建立的。苦的因緣令你有苦的感覺,所以是二個苦,苦而又苦。《披尋記》九三五頁:《即顯苦受及所依處為苦苦性者:前說生等異門唯顯了苦苦,又說生等為苦因緣故名為苦;由是當知此說苦受即彼苦苦,此所依處即苦因緣。》 苦的因緣就是六根、六境,生出苦來。天二、別釋相【諸有是彼所對治法;謂少是老所治,無病是病所治,命是死所治,親愛合會是怨憎會所治,非愛別離是愛別離所治,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 其實這下邊有壞苦的味道,但這科說是「別釋相」。前面是標義,下面「別釋相」。 「諸有是彼所對治法」,就是眾生有這個色受想行識身體,就有「彼所對治法」所破壞的;什麼呢?「謂少、是老所治」,這個年輕的時候「是老所治」,這個老來了就把這個「少」破壞了。這樣說年少是和老年對比,年少是快樂的,老是使你不高興的;你不高興的老把你所高興的少破壞了,那就是「壞苦」的意思。「無病是病所治」,說我身體健康沒有病,但是忽然間有病了,這個病就把你那個不病破壞了,「是病所治」,這也是「壞苦」的意思。「命是死所治」,說我的身體健康、我的壽命很自在,但忽然間死來了就把你的命破壞了。 「親愛合會是怨憎會所治」,親愛的人在一起是人所喜樂的,但是忽然間變成怨家了,就把這親愛合會破壞了,是「怨憎會所治」。「非愛別離」,不可愛的怨憎我不歡喜,但忽然間離開了我心情快樂了,「是愛別離所治」,但是你這個愛還是「愛別離」所對治,終究又變成怨家了,「是愛別離所治」,又沒有這個愛了。「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你所希求的一切事情令你滿意了、成功了,你很歡喜,但是也有求不得的時候又破壞了「所求稱遂」了。這有「壞苦」的意味。《披尋記》九三五頁:《諸有是彼所對治法者:此中諸有,謂諸有情有所依身。由是便為眾苦之所隨逐,是即名為苦所治法。》 「諸有是彼所對治法者:此中諸有,謂諸有情有所依身」,有這個色受想行識的生命。「由是便為眾苦之所隨逐,是即名為苦所治法」,解釋前面這一段。(2018.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