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豆腐
春节临近,想起了“米豆腐”,那是我家乡--川东北的南充地区家家必备的年货之一。米是主料,因何有“豆腐”之名,已无从考证,然它确诚深深地印在每一个南充人的记忆里,与川北凉粉、南充冬菜一样成为游子对家乡的美食记忆。
进入腊月,除了香肠腊肉,家家户户也开始做米豆腐。在精米中加入适量糯米混合均匀,浸泡几个小时,用石磨推浆,一人推磨,一人填料,孩子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你追我打嘻嘻哈哈围着磨盘转,到处充满欢声笑语。烧一锅开水,加灶堂里的草灰熬煮,然后用豆腐帕滤净,得到的是碱水;米浆倒入大锅煮沸,徐徐加入碱水,不停搅动,锅中慢慢变得浓稠,进而趋于凝固,这时大家围住灶台,在冷水中泡泡手,各自挖一大坨米浆,迅速搓成椭圆状,摆到蒸笼里;另烧一锅水,大火蒸上一个小时,米豆腐就可以出锅了。
累了大半天,取一块米豆腐,趁热用筷子夹开,分成小坨,蘸上自己喜欢的调料即可一饱口福,因为含碱,不能吃得太多,否则不易消化。
米豆腐冷透后变硬,颜色微黄,胖胖的十分可爱。记得村里有人长得矮胖,别人就给他取了个绰号叫“米豆腐”,大家一叫,气得他直翻白眼,正是“横眉冷对”,如今想来竟暖暖的。
米豆腐可在常温下长时间保存,忙碌一次,享用一年。吃面时可以切成颗粒,和肉丁芹菜一炒就是美味的臊子;或者切成薄片,在炒锅里炕至微焦,肉片、蒜苗或其它什么喜欢的菜下锅一起翻炒,一道可口的佐酒菜就做好了。
……
春节就要到了,又想起家乡的“米豆腐”,想起爹娘当年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还有我儿时的伙伴们,今年我想早些回去,亲手做一次“米豆腐”。
物流孤客
2017、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