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些误区,我其实并不太愿意讲。因为这些误区大多都是一些显而易见的道理。
如果,我总是把一些显而易见的道理拿出来讲。还不惜用长篇大论来完全解剖这些误区,你肯定对我厌恶不已。
创业者是一群有朝气、有志气,在心态上处于青壮年的一种成年人,他们不仅有气魄、有胆量、敢闯敢拼,而且充满智慧。
勇敢的开拓者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智慧、最伟大的人。
我相信,创业者会先耐心看看我想说什么。
这个世界上,不管是什么事情都存在个体差异、地域差异?
有些事情别人做不了,你就能够做成。有些事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就是一个坑。但是由于你得天独厚的一些条件和孜孜不倦的努力、苦苦追寻的勇气,那么,你也能把事情做成。
我们纵观历史,没有哪一个伟人成就的一番伟业,是一朝一夕之间完成的。都是经过很长时间,不断改变和调整策略,不断改进方法。最后,事情才慢慢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壮大。
那么,这几个误区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我为什么还要讲呢?
新手创业。比如说大学生创业,普通青年创业。
这一类人,他们没有太多资源,没有背景,可能还没有专业知识,他们没有的东西太多。试错成本太高。
但是,如果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已经在某一个行业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专业水平,比如说你已经在一个上市公司,一个世界500强企业干到了高层管理。
或者说你的父亲有雄厚的资金力量,有夸张的社会背景和社会资源来支持你创业的话。
只要你属于这两类人,那么这篇文章你都可以跳过不读。因为这两类人可以允许自己出现错误。
而对于大学生创业和普通青年创业。
这其中的很多人,他们一头扎进创业堆,可能有的仅仅是满腔热血。
初创企业太脆弱,可能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导致满盘皆输。
尤其是在创业的起步阶段,如果他们没能安全顺利的度过起步阶段,他们的启动资金全部出去了,但是一分也没有回来。没能成功的吸引住第一波客户。那就会导致企业走向失败。
当然,我真诚祝愿:
每一位创业者都可以打破常规,取得成功。
他的做法可能和那些墨守成规的人的做法截然相反,甚至表面上看起来有悖常理,这些都没有关系,但是最终都不影响成事。
好了,我们还是来简单的说一下,这几个误区吧!
第一,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
创业者比较容易盲目,听别人说风就是雨。
随便听到一个点子就觉得:哇,这个行业不错,这个点怎么这么好?然后经过几天的考虑,短时间的考虑。马上说干就干。
这种说干就干的劲头,很值得表扬,执行力很强。
而隔行如隔山,你进入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首先是你对这个领域里面的一些基本规则没有了解;其次就是你对于很多概念的了解都还不是很全面,市场情况你都没调查清楚,你就开始干了。
如果你进入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那么首先就是你人际网络关系,你的这个生意往来和客源方面都没有基础和保障。
其次,这个行业的一个资金周转率,应收账款情况,固定设备和流动资产投资额,然后对投资效益如何?最大花销在哪里?你也没有清晰完整的认识。
你针对这个行业的大方向,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都没有准备。
你带着一群未知的人,去一个未知的地方和一群未知的对手干架,你觉得你成功的几率是多少?
第二,用错误的方式去管理自己的合伙人。
对于一个初创企业来说,我们的合伙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你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单枪匹马的去打斗,尤其是在现在这种复杂的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我想,你会有自己的团队。
对于一个初创企业来说,他得资金不足,核心技术短缺,管理经验匮乏,这些东西对于任何一个大企业来说都会致命。
企业越大,就越脆弱,也就越容易被一些小事情(黑天鹅事件)造成很大的影响,大企业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但是,初创企业不一样,有些缺点对于大企业来说是致命的,对于小企业来说可能反而影响没那么大。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取得一个总体上的平衡,比如核心技术短缺,初期我们根本不需要核心技术,或者我们会在合伙人身上得到弥补。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选合伙人或者是管理合伙人呢?
在这个方面,刚开始创业的创业者很容易犯以下的几个错误。
第一,选择的合伙人在某一个方面专业能力过于强大。
专业能力很强,自然是一个优点。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
很多在华为、格力、阿里巴巴这种大企业出来的高管,他们离开了大企业都过不下去。
他们去到别的小公司,他们就会达不到这么高的成就。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们的专业能力很强,同时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很弱,他们已经陷入了一个能力陷阱当中。
因为,他们从一开始擅长于某一个方面的工作,然后他们就不停的去从事这个方面的工作。
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的专业能力越来越强,其他的所有方面的工作能力都变得很弱。
在一个大公司工作的话,他的缺点可以在其他人的身上得到弥补。
但是,小公司刚刚起步,一个创始人常常需要身兼数职,许多工作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专业领域的,也都想要由同一个人来完成。
比如,A创始人是最高管理者也是销售经理。
所以,我们并不推荐在选择合伙人的时候,除了你一个人之外,其他人都是这个专业领域内的专家。
尤其是除了他的专长,其他方面能力一无所能的专家。
相信我,你没法在短期内说服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并且开始学习他的专业领域之外的技能。
第二,选择一个比自己弱小很多的合伙人,过度的迷恋自己的主导权。
有的人创建企业,只是为了让自己过一过老板瘾,想当大哥,想变成一个团队里面说一不二的人。
他不会真正的站在一个企业的角度,为这个企业去考虑问题。
这样的创始人不会去考虑:站在企业的角度,哪一个岗位应该由谁来胜任,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企业,让企业往更高效率的方向上去发展。
比如,创始人的管理能力本来就不行,你还偏要把自己放在“一哥”的位置上。
到最后就可能是你带着这个企业走向失败。
你过度的迷恋主导权,你担心选择一个实力强大的合伙人,他会把“一哥”的位置抢走,然后自己又存在被吞并的风险。
然后,你就选择一个实力较为弱小的合伙人,你就能够体验到做决策的痛快。
如果你只是一味的想要去当这个老大,而忽略了你们两个人合伙的一些基本要求。
当你们合伙的项目出现了一些问题的时候,你这个弱小的合伙人,他就没有办法给你及时的提供帮助,最后就会给你们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然后,你们一起把企业带向深渊。
第三,不经过仔细的调查,就草率的决定合作伙伴。
诸葛亮当初创业,选择合伙人刘备的时候,就造就了三顾茅庐的佳话。
这还不说诸葛亮前期做的市场调查工作。
古人尚且知道,今人呢?
脸书的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最近卸任了,桑德伯格被称为脸书的二把手。
桑德伯格是2008年4月从谷歌加入脸书的。
当初,在桑德伯格加入脸书的之前。脸书的老大扎克伯格和她进行了半年多的“约会”。
桑德伯格的丈夫说:“不管妻子在谷歌的工作有多忙,每一周她们都会进行一次约会,她的其他事情从来不影响他们的约会。
从第一次开始。当时扎克伯格急需一个负责运营的管理者。扎克伯格在一个酒会上认识桑德伯格,然后了解到桑德伯格有跳槽的意向,到最后桑德伯格加入脸书。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
这一段时间里,他们两个人总是在不停的交谈,深入的了解对方的看法。
那一年,扎克伯格24岁,桑德伯格39岁。
在桑德伯格加入脸书的三年后,脸书的用户量几乎翻了十倍,从7000万到将近七个亿。而在桑德伯格加入脸书的4年后,脸书上市。
可见,对于合伙人的选择,对企业的影响有多大。
如果你面对诱人的商机,没有冷静和理智,急于求成,急于发展,简单的选择自己的合伙人。
在没有仔细调查对方的背景、信誉、实力、口碑的时候,以及对方对于你所要做的事情没有完全的了解,这种情况下你就选择与他合伙。
没有仔细的去考察对方,在没有做到知根知底的情况下,你就合作,那么你就为企业埋下了很大的风险。
第四,尚未达成共识,急于合作。
选择了合伙人之后,你们在对这个企业的管理和职位的分配上面需要达成共识。
比如说作为你的项目合伙人,他是否有管理上的决策权?他是否有参与决策产品运营的这个权利?
在投入资金、技术、人力的这些方面,你们怎么样去平衡这个关系。
你要完全尊重你的其他合伙人,不能独断专行。
所以,在实施具体的行动之前,你们需要达成共识,对具体的细节有明确的规划,对市场有客观的、真实的、细致的观察。
你们的意见和分歧出现的时候,要进行协调统一,不能等到行动了一半,然后达不成共识,就会对企业造成损失和失败。
选择合伙人,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达到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如果你不能够管理好合伙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激化矛盾,然后造成两败俱伤。最后,受到伤害的不仅是你们之间的关系,还会导致企业失败。
那么,合伙人的管理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要推行民主化管理。
只要是合伙人,都是项目的一份子,都有知情权和参与权。因此,你不能因为合伙人的投入的不同而歧视合伙人,搞区别对待,不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这是不民主。
第二、保持战略的眼光。
你的合伙人,永远是你在这条路上的朋友、好兄弟。
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你们都要用战略的眼光去看待这种关系,不要因为一点分歧和矛盾就影响了你们的这种关系。相反,你要站在为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上去保持这种关系,达到一种平衡。这个时候,你们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最后实现双赢。
第三、优化资源配置。
不管你们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背景,下面的合伙最重要的就是你们要取长补短,永远保持对于企业来说,1+1>2。
你们要发挥所有人的优势,去弥补其他人的能力缺陷。还要把所有的资源都调配起来,这种时候才有可能你们所有人加在一起的力量,远远大于你们单打独斗的力量。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很客观认识,我们合伙人各方有什么样的优势,有什么样的劣势。
然后站在企业总的角度,以企业的利益和发展为最高导向去调配和使用各种资源。增加你们合伙人的实力。
第四;明确公司实施合伙人机制的目的。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理念及管理方式,被誉为“京瓷经营成功的两大支柱之一”。“阿米巴经营”基于牢固的经营哲学和精细的部门独立核算管理,将企业划分为“小集体”,像自由自在的重复进行细胞分裂的“阿米巴”——以各个“阿米巴”为核心,自行制订计划,独立核算,持续自主成长,让每一位员工成为主角,“全员参与经营”,打造激情四射的集体,依靠全体智慧和努力完成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企业的飞速发展。
不同于阿米巴改造聚焦于公司内部的经营思维,合伙人机制是着眼于产业的创业者思维。合伙人机制旨在为公司导入优秀的人才和产业资源,使得公司在横向扩张和纵向延展成为可能,通过“运营分利”实现“战略获利”,通过短期内利益的让渡实现业务规模和公司体量的大幅提升。
第二、明确合伙人与公司的责权边界。
京瓷的阿米巴经营借助管理会计工具,在内部实现模拟结算,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员工与组织的关系。但合伙人与公司则是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双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的设计过程中,需明确合伙人单位的能力要求、经营权限、标准(分级)。
关于合伙人的管理模式,我们在之后的文章中再来详细的讲解。
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讲了,容易导致创业失败的两个误区。第一是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第二是用错误的方式管理合伙人,缺乏管理智慧。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继续讲解容易导致创业失败的误区。
你好,我是xiaolang读书。我在简书人云亦云,纸上谈兵。
我打算在简书写作三年(2021年8月~2024年8月),然后出版书籍。
我的简书主要写作方向是:个人成长心理学、不确定性研究、企业管理、用户需求、品牌营销、广告学、写作方法、读书方法。
现在,我完成了236 81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