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五点十二分,考试月的压力铺天盖地地袭来,我却依然不愿放弃写作。在接连早起写了二十多天后,早晨写作似乎成了我的一个习惯。
因为接连半个月的练习,好像没有取得什么效果,我几乎想要放弃,投出去的稿子也都是石沉大海,毫无回应,挫败感大大地打击了我,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写作。
但任何付出迟早有一天是回报的,我看小红书上那些学习博主分享写作经验时,都提到的一句就是,刚开始写作的前两年几乎是没有什么收入的,写作至少坚持五年,才能达到基本工资水平,只有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写作,才能最终收获自己想要的高薪。
所以,我别无选择,既然写作不是我一时兴起的东西,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无论经历过多少次拒稿,坚持写作,坚持积累,迟早有一天,我能写出自己和编辑都满意的文章。
坚持,说起来特别容易,可做起来却很困难。当为了某件事辛苦了半天,却始终看不到成效时,这时候是最容易放弃的。
小时候,曾学过很多东西:三岁开始学习舞蹈,六岁开始学习毛笔字,十岁学习竹笛演奏,十一岁学习绘画……可这些本该成为我现在的一项技能的兴趣,却因为我的放弃而逐渐荒废:五年级时,因为字丑而放弃了毛笔字;六年级时,因为忙碌于小升初的考试而放弃了绘画;初二为了中考的体育合格,周末训练放弃了竹笛演奏;高中迫于学业的压力放弃了舞蹈……
从小到大,我几乎都在不断地学习新的技能,而又不断地放弃学习。放弃,似乎成为了我生活的常态,以至于,如果坚持下去,现在的我,应该是一个会跳舞、有画工、写好字、善乐器地多才多艺的女孩。可是,我不是。因为,很早之前,我因短时间内的训练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就放弃了训练,同时也放弃了掌握一项技能的机会。
现在的我,想要重新拾起它们,却十分困难。课业压力巨大,周围的同学都互相卷着去学习,不甘落后的我也要分出精力,在课堂之余,处理学业的问题。而正是因为这个,我的时间越发紧张,每天的日程都排得很满,想要抽出空闲的时间去培养兴趣都十分艰难。我常后悔,为什么小时候,在有大把空闲时间的时候,没有把最热爱的舞蹈坚持到底,没有把本该掌握的毛笔字坚持到底,没有把绘画的技能坚持到底……
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以前觉得自己没有时间,上了大学就有了,却不想,生活只会越来越忙。我有时候会怀念高中的日子,怀念那段看似忙碌,其实空闲时间还能读一读课外书籍的日子。可能,再过一段时间,我回顾我的大学本科生活的时候,现在经历的忙忙碌碌的生活,在未来的我眼中,也是一段清闲快乐的日子吧。
所以,珍惜当下,抽出空闲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兴趣。曾看过一句话:“大学是最好的试错期。”大学的试错成本是很低的,所以,不要害怕试错,正是因为有错可试,以后才不怕犯错,才会知道自己真正擅长的领域。
辅导员曾经告诉我们:“如果你毕业时回顾你的大学生活,得到的只有你坐在图书馆中的时长数据,那你的大学生活一定是不完整的,如此一来,大学和你的高中又有何区别呢?”
辅导员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既然上了大学,就意味着脱离了义务教育时期的学习方式,该怎么学,该怎么生活,均由自己决定。我不愿意把大学过成高中,也不想在五年后毕业时,得到的只有学位证和毕业证,以及我沉浸在图书馆中,看似闪耀的时长。我希望我的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也希望这五年的时光是帮助我全面发展的,而不是单单只有知识方面的精进。
于是,我开始学习口语,用周末上午的时光,练习口语,望有朝一日,脱口而出的英语不再是现在结结巴巴的样子。我希望看到自己说英语时候的自信大方,希望能站在演讲台上自豪地展示自己,表现出我最棒地一面。
于是,我开始练习写作,利用每天早起的时间,码字练习,望有朝一日,能发表自己的文章,能写出自己的小说,能收获自己的稿费。
于是,我开始学习化妆,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打扮打扮自己,望有朝一日,能提升我的外在形象,表现我的魅力。
我还想学习舞蹈,我曾坚持最久的兴趣,即使现在连基本功都不复存在,我还是想尽力试一试,因为,我真的很爱跳舞;想练习书法,让自己的字不那么难看;想学习绘画,可以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内心所想……
坚持下去,我一定可以!一年没有效果,那就坚持两年,不行就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持之以恒是一种品德,有人说“把一项技能深入学习20个小时就能掌握”,也许每天为之付出的时间并不多,那坚持十几年后呢?我相信,一定可以达到自己的所想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