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小的时候,很多家长会遇到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困惑,一到吃饭的时候家长就犯难了,孩子自己不抬手,喂着有时候张嘴,有时候嘴都不张,让爱子心切的家长们发愁的不得了。其实呢,作为家长要理智的想一想,孩子不想吃饭,说明了什么?说明孩子她并不饿,你逼着她吃,以为这样对孩子是爱、是关心,其实,是没有真正的尊重孩子的感受。你不喂他、不管他,又会怎么样呢?她会不会把自己饿坏呢?孩子会不会饿的饥肠辘辘,然后也不去找东西吃,现在的孩子很少有这么傻的。做父母的养育孩子,需要的不是单方面的爱,更需要智慧。吃饭是他自己的事情,做好了饭,告诉孩子,该吃饭了,如果他不想吃,跟孩子说清楚,过了吃饭的点,没有东西吃了,会饿肚子的,不吃饭,也不要给他买零食去补充。坚持一段时间,他都知道,该吃饭的时候就吃。
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家长下不了那个狠心,总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他不吃我们要费点心思,所以生活中就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孩子玩着玩具,家长喂着饭,家长把饭喂到孩子嘴边,孩子不耐烦的摇着头,甚至会把饭推过去,我们家长坚持喂,孩子被家长们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弄得没有办法,才勉强吃一口……家长的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这样会破坏孩子做事的专注力。孩子玩玩具的时候,不要去打扰,让他玩够了,不想玩了,再换其他的事情做。对孩子关心过度,实际上是一种伤害。孩子天生都有专注做事,专心探索新事物的能力。家长不懂这些,在孩子专心玩耍的时候,一会儿问问渴不渴?一会儿问问饿不饿?,一会儿关心关心他在做什么,然后等孩子长大了,写作业、做家务、或者从事某些工作,他就专心不起来,做事容易半途而废,三心二意。这些毛病都是由于小时候,他专注做事的时候,被家长打扰的缘故。可是做家长的不懂,等到孩子长大了,做事不专注的时候,他还会抱怨说,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能专注而唯独你不能呢?这种情况,真是应了网上流行的那句话:你剪断了孩子的翅膀,却抱怨孩子不会飞翔!
上面说的这些见解,也是学了家庭教育之后才明白的,在我孩子小的时候,我也不懂这些,庆幸的是我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孩子小的时候,她不想吃饭,我没有时间喂她,他吃就吃了,不吃的话,家里有很多零食,所以也不担心他会饿着。另外孩子玩玩具的时候,我很少去打扰他,因为我整天都太忙,难得有可以清闲的时候,所以我巴不得孩子离我远一点,自己玩去,现实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孩子小的时候,我给孩子买很多的玩具,孩子几乎都是在玩具的陪伴下长大的。这可能也是无意中做对的一件事。但这件事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孩子独自玩的时间太长,父母也没有时间引导孩子如何融入集体生活中,也导致孩子长大后,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遇到挫折。
走过来了才发现,我们不懂孩子成长的规律,有时候孩子的正常反应,也会引起我们的焦虑,如果我们能够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懂得这些,就虚心的学习如何养育孩子,那家长养育孩子时,就真的能做到智慧的守望,坦然的应对,愉快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