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管理 -《时间的朋友》

估算时间

任务需要时间估算错误是常见的问题。值得牢记:完成任何一个任务,往往需要三倍与计划的时间——即便,从一开始就考虑到这个因素。如果这个任务你没做过,有太多的意外是你计划时候没有考虑到的,所以你很难按时完成。所以,估算任务时间,先问自己,这个任务我做过没有。

及时行动

有任务出现的时候,更好的回答是“现在就开始”。常见的借口就是,现在不在状态,哪怕拖延的已经内心焦虑,也不开始。拖延最本质的原因在于恐惧:

  • 内部恐惧在于怕做不好的风险。犯了认知错误,误以为其他人能够做好的,都是直接做好的,从容不会出错。而事实是,做事的时候,肯定遇到困难,越有价值的事,困难越大。遇到困难的时候,心平气和的面对就是了。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四个字的解决办法“勤能补拙”

  • 外部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部的评价。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能力评价其他人的是否功过。真正做过的人不会随意嘲讽打击别人,因为他们知道看似简单的事,做好都不容易。

直面困难

许多人,即使立即开始任务,看似努力,其实只是做出努力的样子。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回避困难。任何任务都可以分为,相对简单和相对困难。最优的策略是,快速完成相对简单的,而后把节约的时间放在相对困难的部分。

人们做事的动机往往来自截然相反的方向:奖励和惩罚。但是,接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起点,甚至是唯一的起点。

如果不能控制逃避倾向,再多的时间管理技巧都无效的。

关注步骤

在我看来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三个方面:WHY(为什么要做?)、WHAT(该做什么?)、HOW(如何去做?)。大多数的任务WHY和WHAT都已经确定(表面上如此),而思考主要是HOW。需要不停细分任务,越具体越好,直到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独立完成。

要学会像项目管理者一样思考——他们更多关注HOW,他们花费比别人多时间去落实每一个步骤,在确认无误之后,他们才能够有效地分配任务,乃至团队可以切实可靠地完成任务。

并行串行

思考任务之间的关系:可以串行,还是可以并行。

我们很难做到“一心一意”地长期只做一件事,最直接的办法是尽量并行两个任务。养成一个习惯,把自己要做的事情用纸笔列出来,就可以分辨哪些任务简单而又机械的,哪些任务相对复杂又有机的。然后尝试把一个复杂而又有机的任务与一个简单机械任务搭配起来一起做。

两个任务能并行重要前提:两个任务自己了解所以主动安排。如果被动发生并行任务往往只能效率低下。

并行任务执行方法:把自己的时间切成时间片。先坐下来制定一个工作列表,把任务罗列下来,而后把自己的时间切片。通常使用“20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这么做可以保持相对长时间的“高效率工作”。

感知时间

通过写日志,只是记录每天做了什么。除了自己经历的事情之外,一概不记,不记感受,不记感想,只记录事件本身。同时加上所用时间。慢慢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清晰。就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焦虑时间过的太快而自己一事无成。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量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然后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就是我的说法——“与时间做朋友”

就像理财需要知道钱花哪了?管理时间第一步需要时间用在哪了。第二步就是每天制定你的时间预算。最直接的方法是制作一个列表,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列出来。任务太多就列权重,3个级别就好,太多级别人分不清的。

判断一个任务是否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看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对你的目标达成确实有益,而不是有趣。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然而判断一项事情是否真的紧急很难,不过,经验告诉我,真正紧急的事少之又少。

计划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

有了预期的目标,就可以倒推每个实施步骤,最终自然形成计划。

“失败只有一种,就是半途而废”。相对的有句话。“坚持到底不一定成功,如果你的目标不可达或你不可能坚持到达成目标的那一天”

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证明我的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
1. 已经有人做到了
2. 我与那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已经有人做到了”,并不一定就能说明我也能做到。我需要想他在多长时间做到的?通过什么方式做到的?我和他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哪些是我确实根本无法超越的?我的相对优势在哪里?我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些方法弥补我的相对缺陷?也许需要更多问题,才能确实我的目标确实是现实并且可行的。

现实的尴尬是,如果不行动,根本无从判断我们自己的目标是否可行的。只有在行动的过程中,发现既定目标确实不现实。那么,半途而废不仅并不意味失败,还意味着决策者的无比理智。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李笑来觉得无法一开始作出长期计划,已自己的职业规划举例。“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计划总应该是有的。只不过,制定计划需要考虑变化。每个计划期限究竟应该设为多久才能用平庸的能力顺利完成。开始的时候,试试1周的计划,能不能顺利完成,在小心的扩展到1个月和半年,直到1年。

长期计划是一种能力,需要挣扎很久才能习得的。

有一些时候计划是没有必要的。当计划非常简单,就显的可有可无了,即使没有但有行动,也能产生良好效果。比如要锻炼身体。另一个是“初始状态下,往往没有能力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因为做任何事情,都可能要经历:逐步熟悉,小心摸索,失败失败再失败,认真反思,卷土重来,直至成功。

列表

列表从来都是最有效的组织工具之一。把你的新鲜主意记录在“下一阶段任务列表”,保持对当前任务的专注。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列表一旦开始执行就一定要执行到底。很少有更好的方向,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坚持,取得一定成绩。

流程

是要遇到重复性任务,在做过一次之后,马上总结整理,将流程梳理清楚,而后经过后来实践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情。

预演

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预演就越发不可或缺。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练习),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

验收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是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不仅代表最终结果验收,对每个子任务也设计对应验收机制。

这是任何一个领导者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哪怕只是一个很小团队,你也必须向团队成员指派各种各样任务。如果你不懂验收机制,最终非常气馁,因为做好做坏都一样。如此团队的执行能力等于零,承担责任的是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