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本美国作家罗娜.雷纳的书《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本书的作者曾经是一名护士,她自已也有四个孩子、两个孙子。她献身于帮助家庭解决麻烦、减少痛苦。她是“童年时代的事情“的创始人,她主持该广播秀在十年之久。
阅读此类书籍,最好的方式就是问答式,带着疑问去看书,寻找需要的答案。
Q1:为什么家长会发脾气?
A:家长发脾气通常是因为事情没有按照他们的想法或愿望发展,而且他们不知道还能怎么办。
Q2:如何理解吼叫?
A:吼叫达到的效果是让孩子们知道你对他们或者他们的行为非常生气。吼叫往往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只是通过威胁或者恐吓阻止某些行为,只是表达了你的负面情绪。吼叫的声量或许每次不同,但效果是一样的,总会导致过度的紧张。
Q3:我为什么吼叫?
A:从内部或者外部,观察一天当中怎样的环境和哪个时间段是你最容易情绪崩溃的时候。要了解它们的模式和节奏,并且明白我们不必被它们所控制。
Q4:我为什么那么生气?
A:当你又朝孩子吼叫时,抓住这个机会自我觉察:深入挖掘,找到藏在你的愤怒之下的东西。直面你的恐惧,用爱关照你的羞愧,或者原谅自已因为在公共场合里发火而感到尴尬。藏在愤怒下面的感受需要被发现,被注意,被同情。
Q5:气质会带来什么影响?
A:气质是一个人的行事风格,不是”做什么“,或者做了什么事,也不是”为什么“,或者行为的动机,而是”怎样做“,是我们行动的方式,是行为的另一种表达。不同的气质——你的和你孩子的——影响着你与孩子在一起的日常生活。
Q6:如何运用吼叫追踪表?
A:第一步:记录事件
第二步:记录你的反应
第三步:记录你的回应
第四步:后续情况
第五步:记录相关的气质
第六步:记录你的评估
经过一到两周的追踪,你就能够理解自已吼叫的模式。导致你发脾气的具体事情就会更加清晰,而你的好奇心和努力将帮助你降低自已的反应强度。追踪将帮助你提升积极反应的能力,尤其是当你的自我同情逐步加深时。自我同情应该是能使所有家庭成员受益的行为。它能平息风暴,让你更容易与孩子沟通。
Q7:不吼不叫的A-B-C-D-E法则
A:1.自问(ASK)
2.呼吸(BREATH)
3.平静自我(CALM YOURSELF)
4.确定孩子的需要(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
5.同理心(EMPATHIZE)
该法则能帮助你退后一步,头脑清楚,心态开放地看待你所面对的失当行为或难题。
Q8:管教的4C法则
A:4C是以尊重为基础的管教的核心要素:
沟通(COMMUNICATION)
选择(CHOICES)
结果(CONSEQUENCES)
连接(CONNECTION)
4C法则帮助你关注当下的问题,为之制订必要的规则。孩子将学会如何做出适合的选择并且在出错时承担后果,你将不再诉诸吼叫或者严厉的惩罚,而是在管教的同时与孩子保持连接。
Q9:更多选择代替吼叫
A:1.用道歉修复过往
2.根据孩子的气质制定合适的计划
3.使用定时器代替大吼大叫
4.规划家庭会议
Q10:如何处理家庭其他成员的吼叫情况?
A:你不能让别人停止吼叫,但是可以增加自已的同理心,多多关注别人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如果家里的某个人怒气频发,你要后退一步,看看这个人身上背负着怎样的重担,然后和他一起分担。
这是我阅读本书之后的摘录,觉得这是一本在教育孩子方面实用性很强的书。在这个孩子越来越调皮的时代,他们正在不停地挑战着我们的忍耐极限,吼叫只能在某种情况下很容易制服调皮的孩子,但经常使用吼叫,则会让孩子容易在心理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这些孩子将很难学习到积极的社交方式,比如轮流参与和同理心。而且他们的青春期将更加叛逆。
用作者的话来结束本文:
为人父母是一门需要即兴发挥的艺术,没有一定之规,总在变化当中。只要你对孩子的管教是以他的身体和情感需求为中心,只要你能够时常关照你自已的想法、情绪和呼吸,那么,再加稍许运气,你就能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