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许久不曾出现大师了。的确,严肃文学在夹缝里生存,几乎后继无人。许多稍微有些文笔的年轻人供稿于自媒体,以10w+文章作为目标,终日为阅读量的增长蝇营狗苟。
而读者呢,碎片化的浅阅读让人逐渐失去了面对复杂、深邃问题的能力,不去探讨、不去思考,只需要看那些充斥着煽动的字眼,任一腔热血喷涌而出。民粹是可怕而巨大的声音,而身处其中疾呼的人们却以为自己是为正义呐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一类问题越来越突出,给网络监管造成了严峻的挑战。肃清轻浮而煽动性的话语,而留下客观的事件真相,原本就有着巨大的难度。因为这实在太容易挑起人们心中对所谓“言论控制”的害怕,以及对自由不了解却偏执的向往。网络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不清理也不行,清理却既清不干净、又容易起反作用,着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有操守的媒体在网络的话语环境中,也不得不为网民的习惯做出让步,而对自己的标题做出修改。纵观历史,文字理应忠实而准确的记录下当时的事件,作为后世追忆的记录,是重大事件的见证者。倘若百年后的人们分析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看到我们如此轻浮、情绪化的文字,该作何评价?可能如今发表和清楚一样东西实在易如反掌,文字的厚重和记录意义消失得无影无踪。
叹息之余,自媒体的10w+爆款文章却依旧刷屏。“对年轻人兜售思想、对女人兜售容颜、对老人兜售健康”,那些披着观点的营销文章流传在网上,如同消灭不掉的平庸之恶,令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