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复杂的事情是看人。每位上司都各有各的用人哲学,不同上司的看人观甚至同一上司不同时期的看人观,都神神秘秘的,有时还互相“打架”。咱们打工仔如果看一篇就学一套的话,估计也是云山雾罩的。其实,也没有神秘的,总结起来,就是“五看”:
一看人品。
其实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德”。在民企、私企、外企,就是忠诚上司,保持一条心,执行力强。说白了,看你是不是自己人。自己人的标准是看是否真心为上司出力,推举上司更上一层楼,上司吃肉,你可以喝汤。下属有个三心二心,耍个小心眼,上司站高一层,往往眼底透亮。许多下属往往就栽在“第一看”上,你让上司感到不放心、靠不住,再有本事也不敢提拔你。
还有一个层次,看你是否懂得感恩,提拔你之后对上司有没有好处,能不能帮助上司担事,如果上司调离了,能不能帮上司擦屁股,收拾烂摊子。有一位上司精心培养了一位嫡系,自己要调走前,极力举荐嫡系接班。嫡系接班后,为了向新上司邀功,把部门的底牌都亮出来,把屎盆子都扣在原上司头上,后来为人所不齿,新上司好几年都不敢用这个人。
二看本事。
网上经常提的“靠得住、有本事”,靠得住是指人品,有本事就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这三点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特别是“干成事”这一点,是检验“有本事”的唯一标准。有能力、有专业的人很多,懂方法论会干事的人也很多,但干成事的人怎么就少了呢,这是因为干成事,还需要有勇气、有毅力、有韧性、有不要脸的精神。
记得有一家公司老板安排几个得力干将去某部门办一个资质,前三个都回来了,说什么都办妥了,就是那个处长怕担责不盖章。结果第四个人蹲在处长家门口一个月硬是把章盖回来了。有些下属经常抱怨,自己有学历、有经验、有能力的硬件,主观上也很努力,就是客观条件不允许。这都是借口,能干事、会干事,但干不成事,都是白费劲。
三看眼光。
一位下属有没有思路、有没有眼光、有没有大局观,上司接触几次就了然于胸。尽管有的下属只是负责某一项具体事务,从岗位职责上讲,没有顾全大局的职责,但是在实践中,这一点恰恰就是区分下属境界高低的关键。
有些下属干工作就是就事论事、按部就班,浇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知足了。总有少数个别的下属,好像天生就有当领导的潜质,人家干着手里的活,想着公司的事,从全局角度出发,从局部工作入手,有时候甚至能够超前思考,手头上的工作也能超前布局。一旦上司问到这种下属,人家都能从大局到局部说出个一二三来,自然会被上司高看一眼,默默地加以重点培养。
四看慎独。
慎言慎行慎微,其实都好过关,许多人最难过的还是慎独关。平时在老板眼皮底下,都是表现良好,往往自己独当一面,特别是手上有了自由裁量权的时候,就容易起私心,以为自己操作神不知鬼不觉,甚至想利用上司对自己信任,狐狸尾巴容易露出来。
有时候高层选拔接班人,往往用这招去考验人,就是要考验一个人在独自负责、独立运作、又拥有自由裁量权时,能不能继续忠诚老板、能不能抵住诱惑、能不能以公司利益为重。有时候本来热门的人选,负责一项肥差后,就被老板挂起来晾一边去了,懂行的人可能知道此人自己打败了自己,没过这项“大考”。
五看带人。
高层选拔干部,往往选的不是业绩最好、能力最强的中层骨干,一定会选那个团队带得好、整体业绩比较突出的中层。道理很简单,越是层次高,越需要指挥能力和协调艺术,而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本事。这一点最容易让你不理解,甚至让你郁闷,明明你是业绩第一名,但偏偏不提拔你。
如果你是一名业务骨干,这固然是一大优势,但不是提拔的充分必要条件,切不可居功自傲,一定要内审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善于带领一支团队,有没有吃独食或者揽功推责的毛病,好好修炼自己带队伍的综合素养,把队伍带好了才是高层具备的主要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