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我最忐忑时刻的举动:
1. 那时 高考没考好,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没有分量的,都是不合适的。然后我摊在床上 发呆。
2. 那时 我好吃懒做还想强词夺理,结果没有夺到,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是做什么都不对。我顶着内心的负疚,拿钱去网吧打游戏。
3. 那时 家庭拮据,矛盾重重,我想做点什么发现没有任何能力。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每顶着不情愿洗完碗,我都感觉到解脱。
4. 那时 我心气颇高,不想做最无脑的流水线劳动。然而,不忍这‘无脑’落在其他人身上。忿忿跳脚之中,做了一天事情。脑海中却演绎了更广的情景。
以为对比:在经历过较为深刻但悔恨的不久之后给我最大但时间自由,我是什么事情都没做的。
我守不住‘开心’。
十分不想承认,在悲伤之下,我更热血。那么我自己解释下这个规律。
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复’的规律?
我想是因为从来没有学会一个人活着。即便一直单身,但内心一直不孤单。偶尔的孤独感都是一些不容易长记性的阵痛。
我喜欢看小说,‘和尚’是一个经常令我记住的角色。因为,这样的人物最让我意识到1年、5年、10年等不同时间段内的‘沧海桑田’变化感。‘和尚’的形象,给我一种出世n久再入世依然可以找到社会定位的既定结论。
看到网上有段子总结此刻5年前后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强制令读着感受到‘世事幻化非常’的感觉。然而,对这样的感觉,我是拒绝的。现在的我是惊叹于变化之快,我也在追赶一些技术。但我还有另一层生活上的认知,我为自己的所见总结了大量的规律,且所有但规律也在不断的矫正。在某一时刻下,我不能够瞬间唤起所有这些规律的描述,但总结以及印证这些规律的感觉令我着迷,也印象深刻。这些认知令我清晰得察觉到我观察世界的感受在变化。同时,也给我一种感觉,把我投放在历史的任何一个时刻,我发现这些认知的心理历程一点儿都不会少。
曾经,我第若干次玩游戏玩一下午之后,终于陷入懵逼的状态。开始接触电脑,觉得玩1h,是分给了电脑太多的时间。陷入其中之后,生活方式改变得太大。怅然若失之中,捕捉到组成日常生活的时间分块感。每一次这么久得沉浸玩电脑之后,我都有失落感。觉得不知道正常的生活是怎么样子的--
1 初三下,每个月回一次家过一个周末,爸妈不在,我自己折腾电脑。随机发生如下行为:装了一天win98/xp、采用不同的目录特点整理一天的文件 、红色警戒一天、偷偷拨号上网。终结的印象是,连续4个月,我坚持玩蜀山群侠传,大伯带我去上学的时候,我突然怅然若失。我开始认为自己每天做的事情要有记录。回想了一下,什么都想不到,除了接下来连续几天要分别叫作业abcde。
2 高中,我一直设想电脑搬到住的地方,每天放学回到家我都可以玩,是多么激动我心的事情,一直没有成真。身体与智力最好的时刻里,我比拼不过别人。这份郁郁堵在了心口。也因此更多的逃自习独自去操场走路,独自去偏僻的阳台看风景,第一次认真得想象从跳楼开始延伸到死亡之后的场景演绎。那时候真是一个情真意切表达一切意愿的时机。每一丝意愿都充注无尽的热情。
3 大学里的怅然。大一,我在自己饭卡充很多钱,去机房上机。我觉得自己很节俭,现在太难以想象我舍得花70元给自己买了个U盘,在18元的内存卡总是坏掉之后。每一个没有课的上午或下午,我都是在机房度过的,过得我一天只吃一顿饭。大二,有了256MB内存的电脑。
4 读研,我把很多自己做过的不合理的事情回想起来,思虑了一遍。给自己纠错,是最令我兴奋的事情了。只有想到终点是什么的时候才会迷茫。
。。。。
我又要一次认真的一个人活着了,因为关注点又更新了一次。这一次我想打破‘悲伤之下’的规律。
却也发现方法也来得简单--以前的我,总喜欢够身边的人。现在我有心情去够理想中的一群人了。她们离我的生活以及过往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