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 || 那个年代的约定俗成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晴

前天刷到一个视频,一位55岁的儿子在家暴打自己92岁的母亲,这可不是摆拍,而是真实发生的。事后G·方发了通报,说儿子和母亲为家庭琐事发生口角,儿子动手打了母亲。

视频是家里的监控,是母亲的女儿也就是那儿子的妹妹爆出来的。据老人家的女儿说,“这不是哥哥第一次打母亲”,多次劝说也不听,无奈才选择曝光。视频先在当地网络传开,迅速发酵后,那儿子被声讨,当地G·方迅速上门了解情况,那儿子也被制服带走,后来看到被ju了,老人被送医检查后被直系亲属接走照顾。

就事论事来说,我看了视频,感觉儿子家庭条件还可以,西装革履,母亲也能自理,通报说的琐事,知情人说是因为老母亲做饭盐放多了,当天记性不好几次过问儿子的花销,这说明92岁的老母亲能自理,还能帮家里做饭,那就应该不存在那种“卧床”导致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说辞。

随拍木芙蓉

这事儿曝出来后,很多人谴责那儿子,儿子也得到了应有惩罚(被ju)。也有少数人说不加评论,似乎说没有照顾过老人的人就不知道个中缘故不随便乱说,我觉得这又不是失能老人,这么明显地虐待老人,凭啥不能说?就算失能,也不是儿子暴打母亲的理由

我还看到一博主写的文章,居然说那母亲的女儿:她明知道母亲“经常被打”,为什么只是选择装一个摄像头?而不是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去?或者,为什么兄妹之间,不能轮流奉养……等等之类的观点,这些貌似看不无道理,但脱离了那个时代的特定环境就站不住脚。

要知道,这母亲92岁了,那应该是三十年代出生的,这儿子55岁,也就是七十年代初的人,他母亲年近不惑才生下他。那个年代,每个家庭都生养好几个孩子,每个家庭都盼生儿子养老防老。通报没说老人家具体的家庭情况,这老人多半没有退休工资,不然她儿子不敢如此对她。


那个年代的父母,都是约定俗成:有儿子的儿子养老,没儿子的女儿在家招女婿养老。那么女儿们干啥呢?女儿们出嫁了也要负责丈夫那边的父母养老的,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养老约定俗成。当然,如果女儿愿意,女婿也愿意,那子女共同养老没话说。如果女婿不愿意,女儿想接过去也没辙。

且不说父母的继承都是给儿子的。那个年代的父母多重男轻女,就算有的父母不重男轻女,那继承权也都是给儿子的,女儿没份。不能随便用现在的观点去看那个年代的养老问题。视频中的老母亲应该就是这种养老的约定俗成:女儿都出嫁了,儿子负责赡养父母。但这儿子不孝,经常打骂老母亲,出嫁的女儿们如果遇到明理、大度的女婿,可以接父母过去,但那种真的少之又少。

虽然拿到法律层面说,子女都有共同赡养的义务(这个复杂不展开),但法··G们也会结合具体时代背景来解决此类矛盾的。所以我觉得责备女儿只发视频不接走母亲赡养是不公平的,女儿也要赡养丈夫那边的老人,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养老约定俗成。所以,无论儿子还是女儿,我们都要在自己的位置上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不孝儿子暴打母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